吳 颯
《安娜與狼》:卡洛斯·紹拉的隱喻迷宮
吳 颯
隱喻是電影重要的表達方式與組成部分,巧妙地運用隱喻,可以使電影更意味深刻,更具有想象力和張力,同時,也擴展了電影的深度和廣度,反映出電影的境界和眼界??v觀百年世界電影史,許多有影響力的導演,都極為擅長在電影中純熟運用隱喻技巧。他們通過不同視角,精心布置各種隱喻,緊扣主題,激發并引導觀眾深思與共鳴。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西班牙著名導演卡洛斯·紹拉。隱喻與象征是紹拉電影的重要特征,拍攝于1973年的《安娜與狼》為其經典的隱喻之作。這部電影講述了年輕的英國女教師安娜在馬德里一戶沒落的資產階級家庭里擔任教師的遭遇。觀看影片的過程,仿佛置身于一個隱喻的迷宮之中。在表面的平靜之下,隱藏著諸多可怕的欲望。隨著劇情的發展,一個家族,乃至整個國家的謎題,借助隱喻的手法一點點被揭開。對于其中抽象隱喻和表象隱喻的解讀,有助于我們了解那個時代西班牙的社會政治狀況,體會電影隱喻的藝術魅力。
電影之所以具有藝術感染力,就在于常用一種借此喻彼的方式,喚起觀眾相似記憶與情感,對其深刻的含義和象征性產生共鳴。其本質就是對觀眾意識和潛意識的一種挖掘和引導,甚至改變。這顯然充滿了挑戰性,需要導演在對人性充分熟悉的基礎上,循循善誘,借助各種若隱若現的線索和藝術表現方式,與觀眾的意識和潛意識進行碰撞,讓觀眾在意識和潛意識兩個層面了解和思考導演希望表達的、需要意會的內容。所以,有人說,電影本身就是隱喻的藝術。電影隱喻通過鏡頭、音響、蒙太奇、色彩、動靜等元素來表現。對于其作用以及分類,學術界一直莫衷一是。筆者認為,電影隱喻可歸納為兩大形式:一類是概括性的抽象隱喻,另一類是細節性的表象隱喻。

電影《安娜與狼》海報
我們把表象隱喻定義為,導演根據電影發展演繹的需要,設計出的各種帶有隱喻性質的場景(橋段)、人物、畫面等,是細節性的、可察覺的直接隱喻表達。類似于語言學范疇中的以相似性為基礎的隱喻。
而抽象隱喻是對電影中有普遍性、全局性的內容,例如電影的主題、框架和人物特征等進行概括性的隱喻表達。是多個表象隱喻的綜合和抽象,是表象隱喻背后的隱喻。多個表象隱喻,隨著劇情的發展,前后呼應,有機地聯系在一起,組成了一個綜合性的隱喻。與語言學中的以創造相似性為基礎的隱喻接近。各種隱喻素材層層嵌套,猶如迷宮和俄羅斯套娃。其貫穿整個電影,是整個電影基調的重要表達方式,影響到觀眾的意識,甚至是潛意識,以達到和觀眾的潛意識進行交流和溝通的目的。
下文以《安娜與狼》為例,分析這兩種隱喻的運用,同時也進一步揭示隱喻的魅力所在。
生于1932年的卡洛斯·紹拉,是西班牙繼路易斯·布努埃爾之后的偉大導演。鑒于當時的政治形勢,其執導的影片,多采用隱喻與超現實手法,顛倒夢境與現實。在《安娜與狼》中充滿了各種抽象隱喻和表象隱喻。紹拉導演借助影片的名稱、空間、音樂、對白、場景等藝術表現工具,集中反映了三個主題:暴力與專制,資產階級腐化墮落的生活,以及對保守宗教勢力的嘲諷。
(一)軍隊與暴力的隱喻
紹拉導演設計了各種表象隱喻元素,對老大何塞這個隱喻軍隊與暴力的人物進行了精心的刻畫。具體闡述如下:
1.家中有三兄弟,性格迥異。老大何塞對軍人生活的愛好達到了難以自抑的程度,為此他在家里建立了一個小型軍事收藏室,電影中有關何塞的大部分鏡頭主要集中在那里。他帶領安娜參觀收藏室,用自豪的口吻介紹自己的軍事藏品,并穿上其中的一套軍裝,在鏡子前面顧影自憐。為表現何塞對軍隊的向往,導演特別設計了一幕場景: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后,全家人都在房前的空地上嬉戲,生活顯得寧靜而愉快。這時候軍樂突然響起,何塞全副武裝,騎著馬居高臨下地出現在大家面前。這里并沒有戰爭,沒有硝煙,何塞以這種不合時宜的形式出現,暗示了他對軍人生活的酷愛,也意味著某種暴力行為的臨近。
2.他專制武斷,掌管家中大權,性格中充滿了暴戾之氣。這一性格特點通過一系列對話場景隱喻表現出來。觀眾從何塞與安娜以及與家人的談話內容與語氣中,可以感受到他表面上很有修養,但實則專橫霸道的性格。例如,他講話往往簡短干脆,語氣冷漠。為了反映何塞的專橫與控制欲,導演設計了一個鏡頭:何塞仔細查看安娜的護照后,又一點點地翻看安娜行李箱中的書籍,顯得漫不經心地說:“這些書很危險?!绷硗?,在安娜質疑為什么不是向孩子們的父親而是向他匯報孩子們的情況時,他冷冷地說:“因為我負責維持這個家庭的秩序?!边@些對話場景可被認為是表象隱喻,它們最終匯合為一個抽象隱喻,以體現佛朗哥政權對人民思想的鉗制。
3.為了暗示何塞內心潛藏的暴力,導演專門設計了一個片段,何塞正在親切地與安娜談話,突然間卻像失控了一樣,向著窗外飛來的紙鳶瞄準,將它一槍射了下來。同時也為后邊槍殺安娜埋下了伏筆。最后,當安娜被老二胡安強暴,被老三剪掉頭發以后,何塞也突然舉起槍,眼睛里閃著寒光,對著安娜射出了罪惡的子彈。
隨著上述精心設計的表象隱喻場景的不斷縱深推進,觀眾潛意識里會萌生一種共鳴和認同感。通過老大何塞所處的空間、服飾、言談內容、表情的變化等表象隱喻的有機組合,《安娜與狼》中雖然沒有出現軍隊、軍人以及戰爭,但觀眾卻一直隱隱感到軍隊、暴力與專制的無處不在。這種抽象的隱喻,從人性深處揭露了佛朗哥政權的本質。
(二)資產階級的隱喻
紹拉導演將老二胡安設計為佛朗哥時代過著腐化墮落生活的資產階級的典型代表。他對妻子不聞不問,與女仆偷情。用各種方法不斷騷擾安娜,甚至給她寫匿名信。最后當安娜要離開的時候,他無情地強暴了她。我們可以從各種細節中去解讀體現胡安形象的表象隱喻。如,將胡安活動的范圍,設計為他自己的臥室以及安娜的臥室。有一次他偷偷睡在安娜的床上,嗅床單上安娜遺留的味道,偷用安娜的洗漱用具。還有一次,安娜發現在胡安的臥室的窗簾下露出一雙女人的腳。這些表象隱喻的層層推進,不斷為觀眾提示胡安的性格特點:色迷心竅,淫蕩墮落,性格變態扭曲。一系列表象隱喻的背后,都有一個明確的隱喻指向,讓觀眾在潛意識里感覺到,當時的西班牙資產階級已經頹廢沒落,整個西班牙社會籠罩著一種壓抑的氣氛。
(三)宗教的隱喻
紹拉導演將三兒子費爾南多設定為一個禁欲主義者,狂熱的天主教信徒,幻想著某一天能與上帝真正融合。他隱居在一個簡陋的山洞里,表面上清心寡欲,平和善良,言必引用西班牙偉大哲學家的語錄。他最初的良善行為使安娜對他產生了好感。但他的真實目的其實在于控制安娜的思想。紹拉在這里采用了一個絕妙的表象隱喻“剪掉頭發”。最初被剪掉頭發的是家中三個小女孩兒的布娃娃。有一天,安娜發現布娃娃的頭發沒了,全身臟兮兮的,被埋在泥里。此時的她,并沒有意識到危險的臨近,這是第一次隱喻和鋪墊。安娜陪費爾南多在山洞里修行時,他想乘機剪掉安娜的頭發,沒有得逞。這里是又一次隱喻。最后,在安娜要離開的時候,他終于失控,奮力剪掉了她的頭發。安娜擁有獨立的思想,自由的意志。她飄舞在風中的長發是自由的象征,費爾南多剪掉布娃娃的頭發以及幾次試圖剪掉安娜的頭發的行為是表象隱喻。通過這些表象隱喻的組合演繹,讓觀眾意識到到當時宗教的虛偽性,并揭露了宗教對自由的壓制的本質,暗示著天主教保守勢力對西班牙大眾思想的鉗制。
紹拉導演拍攝的許多電影,其題目本身就蘊含著深刻的隱喻,反映出作品的主題?!栋材扰c狼》也不例外。安娜與狼的故事,是一個單純、天真、自由、隨性的女子與三種具有狼性的勢力較量的故事,表現了固有黑暗勢力對外來新生力量的無情扼殺。三兄弟所處的這個令人窒息的家庭也就是當時整個西班牙的縮影。
片名中的狼,旨在運用三兄弟抽象地隱喻當時西班牙三種保守勢力,即佛朗哥政權的三大支柱:軍隊(專制與暴力),資產階級與宗教。在三人貌似彬彬有禮的外表下,隱含著對安娜的不同欲望。老大何塞意圖讓安娜順服自己,臣服于自己的專制;老二胡安對她充滿了淫欲,企圖占有她;而在老三費爾南多表面的清心寡欲之下,也隱藏著控制她思想的意圖。這三個男人身上的狼性,在影片的結尾,同時也是電影的高潮部分,得到充分的體現。安娜要離去的時候,遇到了三兄弟。老二胡安強暴了她,凸顯了資產階級的荒淫無度。宗教狂人,老三費爾南多強行剪掉了她的頭發,體現了保守宗教勢力的虛偽。而代表軍隊與強權的老大的何塞則槍殺了她,意味著軍隊與暴力對西班牙人民的戕害。無辜的安娜死去了,軍樂響起,畫面定格在電影中唯一血腥的一幕:安娜躺在荊棘叢中,頭發凌亂,滿臉鮮血。
總而言之,紹拉導演將佛朗哥的軍隊抽象隱喻為殘暴之狼,將資本主義抽象隱喻為荒淫之狼,將宗教抽象隱喻為虛偽之狼。所以說,片名本身就緊扣作品主題,構成了一個絕妙的隱喻。對這一抽象隱喻的解讀是切入作品主題的捷徑。
本文中提出了細節性的、直接的表象隱喻與概括性的、間接的抽象隱喻兩個概念。同時以隱喻大師卡洛斯·紹拉的早期作品《安娜與狼》為基礎,具體形象地分析了二者在其中的運用??梢哉f,正是由于導演將這兩種隱喻獨具匠心地融合為一體,影片的主題以及人物形象才得以清晰地呈現在觀眾面前。本文希望通過以上隱喻解讀為電影研究與拍攝人士提供一定的借鑒作用。具體而言,如果編劇或導演想在電影中巧妙運用隱喻技巧,筆者建議:首先,在場景中添加各種表象隱喻元素。其次,使一系列的表象隱喻都指向同一個關于主題、人物性格或某種概念的抽象隱喻。從而建立起一個表象和抽象巧妙嵌套的隱喻體系與框架,讓觀眾更切近地體會到隱喻的最高境界:妙不可言,卻可意會。
吳 颯,女,山西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外語學院西班牙語系副教授,主要從事西班牙語國家文化與文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