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次研究提出了一種“自學閱讀提綱式”的語文閱覽課教學模式。這是一種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思維水平、鍛煉學生綜合能力的閱讀教學方法。
關鍵詞:初中語文;語文教學;閱讀教學
語文教師要通過閱覽課引導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傳統的語文閱覽課存在種種教學問題,為了優化語文閱覽課的教學效率,本次研究提出了一種“自學閱讀提綱式”的語文閱覽課教學模式。
一、初中語文閱覽課概述
(一)初中語文閱覽課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提過,在教學的過程中,有時他不詳細的布置教學內容,而是給學生一個學習的主題,由學生自己擬出活動提綱、記錄學習詳情、完成學習活動。這種教學思路可以應用到教師引導學生自主閱讀語文文本的課程上,這就是本次研究提到的初中語文閱覽課教學的思路。這種教學方法與傳統的語文教學課最大的區別為教師不再給學生規定學習的主題,也不再為學生設計各類提問,學生要自主的完成這一系列學習活動,教師只是課堂中的引導者。
(二)初中語文閱覽課的特點
本次研究提到的語文閱覽課,是一種“自學閱讀提綱式”的語文閱覽課。這種教學模式的實施分幾個環節:教師為學生選定學習的范圍,學生選定自己要閱覽的文本;學生個體擬出自學閱讀提綱,與其他學生合作學習交流,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分工收集整理文本;學生閱讀完畢后,教師驗收學生的閱讀成果,給予評估。
(三)初中語文閱覽課的價值體現
“自學閱讀提綱式”的語文閱覽課最大的特點為由學生選定學習的內容,發揮學生最大的學習能動性;由學生自己決定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鍛煉思維水平;讓學生在和其它人合作、交流的過程中鍛煉綜合的能力。
二、初中語文閱覽課的現狀與問題分析
(一)閱覽課的教學內容虛化
過去,初中的閱覽課最大的問題為教師為學生布置學習的主題,這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反感開展語文閱覽課。比如說,曾有初中的語文教師引導學生閱讀經典文學名著《紅樓夢》,無論語文教師把《紅樓夢》一書夸得有多好,說這篇名著文字好、描寫人物很生動,很多男生依然不喜歡閱讀《紅樓夢》,這些男生認為:“這些‘家長里短’的內容有什么好看的?”學生如果不喜歡教師布置的學習主題,就會用消極的態度對待學習,讓閱覽課的教學內容變得虛化。“自學閱讀提綱式”的語文閱覽課尊重了學生的學習意愿,讓學生能根據自身的層次找到需要學習的文本。
(二)弱化了教師的主體地位
在傳統的語文閱覽課中,教師貌似占據著主體的地位,實際上當學生不配合教師教學的時候,教師的主體地位反而是弱化的。比如在傳統的語文閱讀課上,教師會叫學生劃分段落大意,學生們根本不愿意跟著教師的教學思路想問題,不愿意劃分段落大意。“自學閱讀提綱式”的語文閱覽課則是把學習的主體權交還給學生,獲得的成果是教師獲得了教學的主導權。
(三)教學策略相對較為單一
在傳統的語文閱覽課中,教師的教學策略是比較單一的,因為所有的教學策略都是由教師想出來的,所有的教學策略都帶著教師的個人風格。“自學閱讀提綱式”的語文閱覽課的教學過程由學生來決定,讓語文閱讀課能變得豐富多彩。
三、初中語文閱覽課有效實施策略
(一)注重拓展教師的視野,提高閱讀教學的能力
“自學閱讀提綱式”的語文閱覽課的學習范圍是由教師指定的,這意味著教師必須博學多才,而且能根據學生的層次指定學習的內容。比如有一名初中語文教師引導學生學習葉君健翻譯的《安徒生童話》,剛開始有一些學生不理解教師的教學意圖,認為童話不是應該在小學的時候學習的嗎?童話的內容那么簡單,為什么到了初中還要學童話?這一名教師把葉君健翻譯的《海的女兒》與通行版本翻譯的《海的女兒》給學生看,令學生發現,原來其他人翻譯的《海的女兒》就像一本流水帳,匆匆把整個童話故事描述完畢,而葉君健翻譯的版本則生動、優美、貼切,能把人吸引到瑰麗的童話世界中。于是學生從文學性的角度開始學習《安徒生童話》。
(二)轉變傳統教學觀念,提升教師在閱覽課中的主體地位
“自學閱讀提綱式”的語文閱覽課非但沒有降低語文教師的教學地位,反而強化了教師的教學地位。在這種閱讀教學課程的模式中,教師要做好三導:把握教學目標,導正學習范圍,以教師引導學生閱讀《安徒生童話》為例,教師為學生選定這一學習范圍,是為了讓學生深入的了解語文文學性,加深對語文文本的理解;重視思維訓練,導正學習方法,教師要引導學生制訂學習計劃,比如學生需要了解粗讀的時候要掌握哪些內容、細讀的時候要掌握哪些內容、交流時想交流哪些主題,學生只有掌握了高效的學習方法,以后才能應用這套方法自主的拓展語文知識;尊重學生個性,導正思想境界,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閱讀時不盲從他人的見解,不人云亦云,自主的思考文本的內容。
(三)創新閱覽課的教學策略,及時進行教學反思
教師在開展“自學閱讀提綱式”語文閱覽課時,要創新教學策略,讓學生在課程中能感受到新意。依然以教師引導學生閱讀《安徒生童話》為例,有一名語文教師引導學生小組為單位,讓學生開展“安徒生童話的特點演講”為主題。有些學習小組以研究安徒生的文字特點為主題、有些學習小組以研究安徒生的思想特點為主題。學習小組的成員確定了學習主題以后,每一名學生選擇閱覽一篇文本,以這篇文本為案例,說明主題的某一部分的內容。當學習小組的成員全部學習完畢后,小組成員要通過討論的形式分享交流學習的內容,完成學習主題的組織活動。最后,學習小組以某一個主題為中心,小組的成員要一一上臺演講。這種確定學習主題——分工閱讀文本——組織上臺演講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表示以后還想參與這種語文閱覽課程。
四、總結
如果語文教師能夠有效的組織語文閱覽課教學,學生便能從閱覽語文文本的過程中吸收大量的語文知識,從而就能夠提高語文學習水平。本次研究提出了“自學閱讀提綱式”的語文閱覽課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的核心,就是教師要發揮“三導”的作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水平、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語文教師可在教學中實施這種教學模式開展語文閱覽課教學。
參考文獻:
[1] 李紅葉. 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思考[J]. 快樂閱讀. 2012(16)
[2] 李悅,馬偉平. 如何設計語文閱讀教學目標[J]. 快樂閱讀. 2012(16)
[3] 高秋紅. 初中語文閱讀的教學方法探討[J]. 新課程(中學). 2012(04)
(作者單位:弋陽縣清湖百事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