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累語言,是小學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欲加強課外閱讀,就要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積累的興趣,也能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課外閱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指導學生體會語言的魅力,激發學生閱讀積累的興趣
漢語是世界上最富有表現力的語言之一,它具有思想美、意境美、節奏美、音韻美等特點。因此,必須指導學生在理解品味語言的過程中體會語言的魅力,激發積累語言的興趣。在進行閱讀指導時,就要常常使用比較、想象、情感朗讀等賞析方法以激發學生積累語言的興趣。比較法可以省略原句原段中的某些詞句與原句原段比較,也可以用其他詞句替換原文的詞句再與原文比較。《藏戲》中“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是帶著面具演出的呢?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在演出時是沒有舞臺的呢?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是一部戲可以演出三五天還沒有結束呢?”指導學生朗讀這三段時,為了讓學生領悟表達方法,我讓學生將句子改為陳述句對比朗讀,與原句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引導學生體會課文開篇用三個反問句先聲奪人,強調了藏戲的三個特點,為本文具體描寫藏戲的特點埋下伏筆,再通過多種形式朗讀加以體會,學生在品讀中感受到語言的魅力,從而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
對意境優美的句段或全文可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體會文中意境之美。在教學《牧童》這首詩歌時,我引導學生由“不脫蓑衣臥月明”展開想象。學生有的說牧童在欣賞大自然演奏的樂曲——青蛙呱呱、小溪潺潺,有的說他在跟天上的星星聊天,學生的腦海里有無窮無盡的新奇想法。在想象中學生體會到了古代兒童生活的自由自在,野外生活的美妙、愜意,然后在有感情的朗讀中體會到詩歌的意境之美。
二、激發學生閱讀積累的需要
當學生原有的知識不能適應課內學習的需要時,就會引起他們新的閱讀需要——課外閱讀。因此,教師必需通過多種途徑引起學生閱讀的需要。課內交流匯報課文中沒有介紹的相關資料,會激發學生課前閱讀的興趣,課中讓學生欣賞名著的精彩情節也能誘發他們的課外閱讀激情。我在教學六年級下冊《各具特色的名居》這課時,在感受完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鮮明特色后,讓學生介紹資料袋中的皖南民居、蒙古包等各地特色民居,這些民居書上只有圖片沒有文字,有的學生課前預習了積累了部分資料,此時他們侃侃而談,其他的同學向他們投來了羨慕的目光,在后面教學《和田的維吾爾時》我再在提出讓大家介紹維吾爾族的其他習俗時,同學們個個積極踴躍,因為他們課前已經閱讀了相關的書籍,查找了大量的資料,誰也不想落后。此時他們的閱讀已經成為了一種自己主動的閱讀。
三、指導學生在掌握方法中體會閱讀積累的樂趣
培養學生積累語言的興趣,還必須在閱讀教學和課外閱讀指導中訓練學生掌握語言的方法。常用的有:①熟讀成誦法,教給學生熟讀成誦的基本方法,然后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哪種方法最適合自己。背誦某一段或幾段,以段落中的重點詞為主導詞,然后循著主導詞熟讀成誦。在背全文或篇幅較長的段落,列出段落的層次提綱或全文的段落提綱,然后按提綱熟讀成誦。還有手抄與背誦結合法。有的人目視口誦記得慢,而過手一遍則能很快記住。因此不妨讓學生試試,這種方法是否適合自己。②摘記法。對優美詞句應摘記在本子上,有空時經常拿出來看一看,讀一讀。③歸類法。對摘記的優美詞句,一個階段要做一次歸類工作。把同類的抄在一起,以便查看,如可按寫人、寫活動與場面、寫景、狀物,名言警句等歸類。學生掌握了積累語言的方法,就有可能在實踐中樂此不疲,成為一種愛好。
四、在交流中激發學生閱讀積累的興趣
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后,往往會滋生出一種表達讀書收獲或者感受的欲望,希望自己的讀書收獲,得到老師、家長或同學的認可與贊許。針對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各種讀書活動,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與交流的平臺,定期展示學生的積累成果。我們的學生已經有積累的習慣,只是沒有加于整理。于是,我讓學生給自己新的積累本取一個好聽的名字如“采蜜本”。在語文綜合實踐課上,學生們為自己所要釀的蜜分類,有心情篇、動作篇、動物篇、語言篇、景色篇等。其中心情篇又分為激動蜜、緊張蜜、快樂蜜、傷心蜜、憤怒蜜等。就像為電腦里的資料建立文件夾及子文件夾一樣,既井然有序又豐富多彩。課余時間,學生們總不忘為自己的“采蜜本”釀蜜。還可以利用語文綜合實踐課進行知識競賽活動,內容可以涉及古詩、成語、寓言故事、佳句、歇后語等,如“請背出五首李白的詩”“請說出四個描寫名勝古跡的詞語”“請說出兩個描寫月光的佳句”“請講出《精衛填海》這個故事”“請說出兩個描寫做人誠實的諺語”……課堂上,氣氛激烈,學生們情緒高漲,生怕錯過每一個精彩的瞬間。經過比賽,相互提問,提高了小組的凝聚力。課間時,學生還在愉悅中積累著,討論著。此項活動豐富小學語文教學內容,學生喜聞樂見,吟誦成趣,促進綜合素質的提高。既滿足了他們的成就感,也增加了他們的信息量,就會激發他們積累語言的動機,擴大了他們的閱讀量。還可以在學習園地上開辟“優美詞句賞析專欄”,選登同學摘記的優美詞句。把“優美詞句共賞析”作為手抄報的內容,交流手抄報時,也交流了優美詞句。同學間定期交換讀書筆記,把每個同學的讀書筆記作為全班同學的共同財富。以上的做法,只要持之以恒,相信一定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五、在運用語言中增強閱讀積累的樂趣
(一)鼓勵學生在作文中運用積累的語言
對學生摘記的優美詞句,要鼓勵學生在作文中運用。學生在作文中運用積累的語言常犯的毛病是堆砌詞句,這時學生最需要的是鼓勵和指導,而不是指責和嘲諷。否則,學生就有可能從此失去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興趣。對學生作文中堆砌的詞句,哪些可保留,哪些要刪除,哪些應替換,教師應予以悉心指導。學生會在教師的指導下體會到運用語言的方法和積累語言的樂趣。對學生作文中的好詞好句,教師可用紅筆標出并加以賞析,增強學生積累語言和運用語言的樂趣。
(二)鼓勵學生在課外語言實踐中運用語言
在語文活動課上,可用成語接龍方式,找近、反義詞方式,指定一個意思要求用各種形式表達的方式等,指導學生運用積累的語言,展現自己的語言能力。
閱讀興趣的培養是指導學生課外閱讀積累的第一步,只要持之以恒地激發學生閱讀積累興趣,培養良好的閱讀積累習慣,掌握正確的閱讀積累方法,閱讀積累就逐漸成為自覺行為。課外閱讀將讓孩子們在知識的海洋中自由自在地遨游,給孩子撐起一片多彩的生活空間。只要我們能為學生打開課外閱讀的大門,他們一定能夠從那里看到一個廣闊的世界,一個浩瀚的海洋,一個蒼茫的宇宙。
(作者單位:江西省信豐縣陳毅希望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