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信息資源的全球交流與共享是現代圖書管理和發展方向,圖書管理的數字化建設從虛擬走向現實,知識的范圍已不僅僅局限于知識的搜索,文獻的整理;信息的服務等方面,其現代圖書管理模式向智力型多元化方向發展。
關鍵詞:信息化;圖書管理;策略
作為交融感情的媒介、成就記錄的工具以及獲取知識傳承經驗的載體之一,圖書承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對人類文明進步起著巨大推動作用。就圖書而言,因種類繁雜且數量眾多,如何管理是難點問題。尤其在當今追求便捷和效率的時代背景下,如何探尋更優適宜的技術手段和方法模式,以實現圖書的優化管理,是當務之急。本文提出了現代圖書管理發展的趨勢、提高管理人員綜合素質,加強管理工作隊伍建設、創新信息化建設等措施,以期切實保障圖書信息化管理的落實。
一、信息化是現代圖書管理發展的趨勢
知識經濟以現代科學技術為核心。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存儲、使用和消費基礎上,依賴于知識和掌握知識的人力資源。知識經濟時代要求人們要有極強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在金球信息數字網絡化時代,人們要有極強的接受信息、處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在知識經濟和網絡信息技術時代條件下,一系列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網絡化技術應用到圖書館中,圖書館也要面向全社會提供聯合化的信息服務。將自身轉換成為多功能的現代信息中心。圖書館肩負著傳播科學文化知識,進行社會教育的職能。一方面,它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塑造社會成員的道德觀念和行為規范,另一方面,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更新越來越快,終身教育成為世界趨勢。圖書館公益性、公共性和開放性的特點。能貼近群眾、服務社會,社會上每一位公民都可以在這里根據自己的需要自由平等地、隨心所欲地進行終身學習。所以現代圖書館不僅僅被譽為“大學的心臟”,而且會得到全社會的重視。必將成為“社會的心臟”。傳統圖書館正在被網絡化、數字化圖書館代替。
數字網絡化建設是現代圖書管理發展的主體方向。我們不是不要傳統圖書館,不是全盤否定它,而是要使它適應現代信息化社會的發展,進行技術革新和服務創新。這樣,才能煥發蓬勃的生機與活力。館藏資源信息化和社會信息資源館藏化,圖書網絡與科技、教育、經濟網絡實現大范圍的信息資源共享,實現信息資源效益最大化,這是現代圖書管理發展的必然趨勢。
二、高素質的圖書館員成為圖書館最重要的資源
現代網絡化、數字化圖書館中館員的工作也不再是簡單的借借還還,服務工作已由單一、被動轉向了開放、多方位和主動。圖書館員要真正擔當起信息專家、信息向導、信息管理者、信息顧問、系統專家等角色。他們既是圖書館員。又是知識經濟的參與者。這就需要圖書館員必須具有較強的現代信息意識和廣博的專業知識,要有極強的洞察力、創造力,靈敏思維和強烈的事業投入精神。從“圖書保管員”變成“信息領航員”和“信息工程師”。美國的圖書館學專家邁克爾·戈曼就提出:“圖書館擁有三大資源,一支由訓練有素和知識淵博的圖書館員和其他圖書館工作者組成的隊伍、館藏、供檢索館藏使用的書目控制系統。”在美國,還有這樣一種說法:圖書館服務所發揮的作用,5%來自圖書館的建筑物,20%來自信息資料,75%來自圖書館員的素質。可見,優秀的圖書館員是圖書館最重要的資源。
三、圖書信息化管理的保障措施
鑒于圖書實施信息化管理的多項利好之處,采取切實可靠措施保障信息化管理的實現極其關鍵。
(1)樹立信息化管理意識。實施信息化管理的先決前提在于樹立明確的信息化管理意識。管理意識不到位,即便關聯措施再完善,落實再到位,也難以收獲預期成效。總而言之,管理意識是制約圖書信息化管理落實效果的核心因素之一。對此,為幫助樹立正確堅定的管理意識,可通過定期舉辦專家座談會和優秀管理經驗交流會的形式,不間斷提高思想認識。
(2)構建信息化平臺。信息化平臺,即提供海量圖書資源,圖書信息化檢索所需類別、主題、目錄及索取號等必需信息的平臺。進入平臺入口,選用主題或關鍵詞查找的方式可輕松實現圖書資源的檢索和讀閱。考慮到該平臺涵蓋豐富的數據信息,對于其的構建,須借助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數據處理技術等高新技術,以保障具備預期功能并發揮出最佳效用。
(3)實施信息整合。信息整合具體指圖書管理知識、網絡知識和計算機應用知識等多方面知識信息的整合。實施圖書資源信息整合和必要重組,有利于滿足讀者多樣化的需求,并一定程度助力于圖書信息化管理的深化實施和良性發展。此外,還可實現圖書管理服務的開發性和交互性提供,使得服務更趨綜合且全方位。
(4)提高管理人員綜合素質,加強管理工作隊伍建設。具體而言,提高管理人員綜合素質即儲備豐富的理論知識(涵蓋網絡技術知識、計算機應用知識、現代管理技術知識和數字化技術知識等方面),熟知且能嫻熟運用科學高效檢索方法和管理方式,并掌握一定的信息加工處理能力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加強管理工作隊伍建設即加大對專業管理人才的培養力度和對專業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引進力度,以及改良圖書信息化管理需依托的基礎設施。可以說,提高管理人員綜合素質并加強管理工作隊伍建設可一定程度提升圖書信息化管理的軟實力。隨著信息化發展提出愈高的要求,制定易于落實的管理人才培養計劃,創建規范化、專業化管理人才培養模式,培養造就更多管理技術復合型人才,同時實現圖書管理模式向網絡化模式、信息化模式的平穩過渡,頗具現實意義。
(5)資金投入及政策配套。信息化管理雖然可帶來諸多便利,但如何持久維系是關鍵所在。從本質上講,依賴于大量的資金投入及相關配套政策的出臺,并且著眼于長遠看極具緊迫性,這對推動圖書信息化管理的優質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6)改革并創新信息化建設。信息化和數字化發展進程的加速,迫使圖書管理亟需進行全方位改革和創新,如構建集成加工、存儲和交互傳播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管理體系,同時從多方位入手加大信息化建設投入力度,并加快改造和創新步伐,以適應潮流和趨勢,邁向信息化時代。
四、結束語
隨著我國信息化建設的加快和計算機網絡的普及以及公共信息資源共享趨勢的到來,現代圖書館管理正面臨機遇和挑戰。在培養高素質管理技術人員的基礎上與現代化的技術手段結合起來,是現代圖書館發展的有力保障,改變服務模式是其發展的前提。展望我國的圖書館事業,在數字化信息時代,與國際接軌的腳步正在逐漸加快。
參考文獻:
[1]李明華.信息交流與現代圖書館系統.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2006,8.
[2]單甜甜.淺談高校圖書館的信息化管理[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1(1).
(作者單位:內蒙古通遼市科技經濟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