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陽光體育運動在各個高校之間展開,具有非常廣泛的影響力。為了讓陽光體育運動發展的更好,很多高校對于體育教育工作做出大膽的改革與嘗試,構建新的教學模式,培養更多身心健康的人才。本文闡述了當前我國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的情況,并且提出了更加適合體育教學發展的教學模式,以期吸引更多學生發揚陽光體育運動精神,走上操場進行運動,形成全民參與體育鍛煉的熱潮。
關鍵詞:陽光體育;教學;改革;現狀
我國各個高校為了貫徹《關于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通知》指示,發揚陽光體育運動精神,對校內的體育工作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多管齊下,助力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在教學模式方面,做到推陳出新,堅持可持續發展,為提高大學生身體健康水平做出貢獻,從而促進高校體育教學的良性發展。
一、陽光體育運動背景下大學體育教學模式改革現狀
(一)更加重視以人為本,實現師生互選
在教學方式上,大學體育教學更加重視“人”的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該輔助學生,讓其自主選擇學習的內容、任課教師、上課時間等等,為學生創造自由活潑的學習氣氛。在高校中,體育教學更加符合指導綱要與學生自身的需求,在選課的形式方面可以進行師生互選,在一定程度上鼓勵了學生進行積極的健身活動,提高身體素質,這也是陽光體育運動的精神內涵。
(二)課程類型更加齊全,重視學生發展的個性化
秉承陽光體育運動的精神,高校在體育課程方面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財力。在教學內容方面,一改傳統體育課中跑步、打球、做操等單一體育活動的狀態,課程類型更加齊全,增加了很多在社會上很熱門的項目,比如跆拳道、街舞、輪滑等。有的高校資金比較充足,教學資源也比較好,還開設了游泳、攀巖等項目,各種各樣的課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參與度,同時對于學生來說還培養了學生的實踐本領,一舉多得。學生在進行課程選擇的時候,一般都是按照自己的興趣進行選擇,這對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很有好處。
(三)更加注重教學方法的推陳出新
在陽光體育運動的背景下,各個高校對于體育的教學方法進行了深入探索,讓教學方法變得多樣化、有效化。作為大學體育教師,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創新的教學方法,融入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效果。同時更加注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注重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運用逆向思維法、創造教學法、情景設置法等新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接受和掌握知識。在陽光體育運動精神的感染下,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更加注重教學方法的推陳出新。
二、陽光體育運動背景下大學體育教學模式構建
(一)一體化模式
所謂“一體化模式”,指的是課內與課外的一體化。陽光體育運動的宗旨在于培養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好習慣,提高自身身體素質,各個高校對于課內課外一體化這種模式的探索有助于實現這樣的目標。大學體育課上的時間用來學習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能,課外的時間進行一系列的活動有助于形成完整的體育教學模式,不但能夠讓教學效果變得更好,也讓學生養成了課下鍛煉的好習慣。讓學生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如課間操、游戲活動等,提高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
(二)俱樂部模式
“俱樂部模式”最大的優勢是可以充分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熱情,在社會中,很多白領花費大量的資金用于健身鍛煉,健身俱樂部中的那些器材和專業的健身教練都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將這種“俱樂部模式”引入大學校園,抓住學生感興趣的點,讓學生自覺主動的參與進來,學校在運用這種教學模式的時候也要結合學校自身情況,摸清學生感興趣的項目,讓學生通過參加到俱樂部中來,培養體育習慣。
(三)分段型模式
“分段型模式”更加注重的是學生對體育基礎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旨在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讓學生的體育能力得以提升。在課程設置與選擇方面,根據大學生所處的年級階段或者是學期進行分劃。比如,低年級的大學生可以選擇基礎課程,中年級的學生可以選擇專項訓練,高年級的學生可以更加自由的選擇選修課。這種模式非常符合大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有助于開發其潛力,強化體育能力。
三、結束語
大學生的身體素質與體育素養直接關系著我國全體國民的整體體育水平,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正是本著改善大學生身體素質,提高其體育水平的目的。通過各個高校的全力配合,推進體育教學模式的深入改革,實現高校體育教育水平的整體提升,讓大學生更加熱愛體育,增強體質,為將來能夠更好投身國家建設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薛瑞妮.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如何適應陽光體育運動的需求探討[J].才智,2014,(34):222-222.
[2]崔秀云,蘇國慶.陽光體育教學模式的探討[J].科技信息(學術版),2008,(32):221-221.
[3]楊綺.對高校陽光體育教學改革實踐的思考——以開封大學為例[J].體育科學研究,2014,18(2):83-88.
[4]汪浩寰.基于陽光體育運動背景的高校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構建[J].雞西大學學報,2013,(6):140-141.
(作者單位:南昌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