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對小組課堂教學的觀察,筆者發現教師在課堂設計中存在著兩種傾向并命名為:分散式教學設計和整合式教學設計。本文對分解式教學設計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對整合式教學設計的優勢及實踐成果做了細致的闡述,建議教師改變傳統教學的設計思路,優化教學設計。
關鍵詞:小組教學;教學設計
近年來,小組教學因其對學生學習主體的高度重視、對“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生動表達,受到了越來越多教師的喜愛。但是在嘗試和摸索時,教師們也遇到了許多問題。聽了幾十節校內外的小組教學課后,我發現:教學設計的不當是造成課堂學習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為此,我把小組教學的設計歸為分解式和整合式兩類,并試著做了如下分析。
一、分解式教學設計存在問題及成因
許多教師備課時,先把整節課的內容劃分成依次進行的學習任務,然后再對每一內容設計小組活動。這種把教學內容分解開并逐一設計活動的思路,我稱之為“分解式教學設計”。
(一)分解式教學設計的問題表現
(1)教師的教學計劃很難完成。在教學中,教師會常感覺時間不夠用,進度完不成。例如上表中的設計,在進行到內容二時,時間就已非常緊張,最后的當堂檢測根本就不能顧及。
(2)學習不深入、重難點不能解決。與設計愿望相反,教學中的每個內容都有完整活動但基本都不能充分進行。尤其是教學的重難點問題,當需要更多時間進行討論、質疑學習時,教師卻戛然而止。
(3)學生討論的內容不能自主。教師對內容的選擇往往不能做到以學定教。如有些內容很簡單,學生不需要討論,但教師也安排了;有些內容很重要,學生也希望多討論會,但時間卻不夠了。
(二)問題分析
(1)活動多使教學進度無法完成。一個完整的自學、組內互學、班級交流學習活動至少需要十幾分鐘時間。把學習內容由大整體分成不同的小部分,而每部分內容又要求活動逐一體現,自然造成教學時間嚴重不足。
(2)內容多使重難點任務不能深入進行。教師備課思路是先內容后時間,預先把每一內容所需的時間安排好。而為完成每一個學習內容,教師對既定的時間不敢延長,壓縮的只能是學習效果,學習問題不能深入解決。
(3)過細的設計使課堂的靈活性、學生的自主性不能充分發揮。學情是隨時變化的,分散式設計對每一內容和活動都進行細化,結果卻變成了僵化。學生自主性發揮受限制,不需要討論也得討論、需要合作卻沒有安排。
總之,分解式教學設計仍未脫離傳統講授式教學思路,在選擇學習內容及課堂活動時仍從教師角色出發,不能真正根據學生需要而設計。這一切最終導致:教學進度完不成、教學目標無法實現。
二、整合式教學設計的優勢及實踐效果
如何改變呢?我覺得在教學設計的思路上,教師必須做根本的改變:先整合學習內容為一個任務,然后對任務進行充分的自主合作交流學習活動。我把這種設計思路稱為“整合式教學設計”。建議設計如下:
(一)整合式教學設計的說明
(1)先活動時間后不同內容。教師在設計時,先把三種基本學習活動所需要的時間計算好,如上表左側時間舉例。然后,再根據學情把學習內容挑選好,按整體學習、重難點學習的不同穿插進不同的活動中去,并再次預估時間,如上表右側時間舉例。
(2)活動和內容相匹配。整合式設計的學習任務就只有一個,它可分為簡單內容和重難點內容。在獨立學習時,學生對任務整體初學,通過自查自評解決其中較簡單的內容;在組內合作學習時,學生對不能獨立解決的難點或重點內容進行第二次的互學互查及互評;在班級組間交流時,學生對最重要的重難點問題進行第三次的班級共同的互學、互查、及互評。
(3)學習環節有機融合。整合式設計從活動形態出發進行設計,就把學習過程直接簡化為三個大活動:獨立學習、組內合作、組間交流。而檢測反饋(即查)、小結反思(即評)不僅沒有淡化,反而通過自查自評、互查互評在三個活動中不斷強化。
(二)實踐效果
(1)最直接的效果就是既定的課堂任務及流程基本都能順利完成。整合式設計可以從整體上更好地把握教學時間。此外,設計思路相對簡單,便于操作。如我現在任教初三政治,常態教學的設計基本如下:學生首先對本節課的所有學習內容進行獨立學習,然后在組內合作解決一些疑難,最后班級(組間)共同交流學習小組內不能完成的任務或者直接由我來講解。如此,每次上課時我都很輕松。
(2)由于有更多的自主、互助學習的機會,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明顯增強。整合式設計注重學習的有效安排,討論交流的內容由學生選擇決定,學習更富有成效。在我的課堂上,學生們學和講的機會都很多,而且養成習慣,遇到問題他們總是自己研究嘗試解決,最后再來找我。我的放手不僅沒使學生在學習上退縮,反而促進他們的合作探究。
(3)教師在這種設計里教學更輕松,學生的成績會更好、能力會更強。由于整合,每一活動時間都很充分,從而使學生得以學會和會學。其次,每一活動中的檢測反饋、小結反思的強化既是對下一活動學習的鋪墊,也使學生對所學及時鞏固、整理和提升,即步步走實。每一步都學得扎實,造就了學生的學習步步攀升。
總之,整合式教學設計對學生小組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活動做了有意義的整合,其著眼于學生及其學習需要的思路,使得教師得以靈活教學,輕松而又快樂。而這一切,僅僅需要我們換個思路。
(作者單位:徐州市第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