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數學課堂煥發(fā)涌動的活力?筆者通過幾年來教改實踐中探索出在優(yōu)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質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經驗。
一、細化課堂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前提基礎
教學目標,是整個教學活動的指導思想。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活動,都應該圍繞教學目標展開。只有目標明確、具體,組織教學時才能有的放矢。由于數學學科的系統(tǒng)性很強,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十分密切,教師應對各年級教材的內容了如指掌,還要把它細化到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中。不僅要知道每堂課的教學內容,而且要知道為什么教學這些內容,它和前面所學的知識有什么聯(lián)系,對后面要學的知識起什么作用。要抓住教學內容中主要的、本質的東西,結合班級和學生的實際,確切地制訂出每一課時的教學目標,增強自己教學的意識性。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主要的、本質的知識上,把有限的教學時間花在最核心的教學任務上,使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處在完整、有序、發(fā)展的進程之中。細化教學目標,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前提。
二、優(yōu)化組合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所在
教材為教師提供了適用一般教學的材料,但它不可能適應各種不同程度的學生。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只是照本宣科,孤立地讓學生記憶,必定激發(fā)不起學生的求知欲,影響智力的發(fā)展和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應根據教學要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按照學生的認識特點合理地組織教材,對教學內容進行優(yōu)化組合,把教材中靜態(tài)的、概括的知識納入到知識結構中去,化為動態(tài)的、具體的知識。如教學梯形面積公式,可作如下組合:先讓學生拿出課前剪好的平行四邊形,量出它的底和高,計算出它的面積。問:一個平行四邊形怎樣分,才能得到兩個相等的梯形?(讓學生畫、剪、說)再出示某學生剪的兩個相等的梯形。問:其中一個梯形的面積是多少呢?(這個梯形的面積是原來那個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讓學生把這兩個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并列式計算其中一個梯形的面積。學生通過先剪后拼易知一個梯形是整個平行四邊形的一半,面積也就是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乘積的一半。再引導學生觀察圖形,可知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和就是平行四邊形的底,所以梯形的面積是上底與下底的和再乘以高所得積的一半。學生通過動口、動手、動腦,在信息不斷的傳遞中,揭示出梯形與平行四邊形的內在聯(lián)系,導出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優(yōu)化組合教學內容,有利于學生借助舊知,主動積極地探索新知,有利于學生智力、能力的發(fā)展,使每一堂課都處在一個有序、發(fā)展的整體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適當選擇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
課堂教學的方法多種多樣。不同的內容、不同的課型,有不同的教法;相同的內容、相同的課型,由于各自的風格不同,習慣不同,教法也不相同。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師應根據不同教學內容的不同要求,不同教育對象的不同思維特點,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如低年級偏重直觀操作學習法,高年級偏重于知識遷移學習法及嘗試學習法等。但是無論采用哪種教法,教師為了完成教學目標,都要重視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因為它是學生學習動機中最現(xiàn)實最活躍的成分。教學中要盡量從內容上求異,從題材上求趣,從形式上求新。要加強直觀教學,充分運用電教手段,擴大容量、化難為易、化靜為動。屏幕上光、色、形的變化,能給學生以新奇的刺激感受,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學生用電腦繪制組合圖形。通過錄像展現(xiàn)日常生活中的柱體和錐體,引入“柱體和錐體的初步認識”的教學等,可激發(fā)學生潛在的認識興趣。采用動態(tài)圖像演示,還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識直觀顯示出來,促使學生理解,把握它們的本質屬性。如教學“線段、射線和直線”時,可將線段在投影儀上向一邊像光線射出一樣勻速地延伸成為射線,使學生看后懂得射線是怎樣形成的。還可將線段先后兩邊適當延伸,然后再繼續(xù)向兩邊延伸,引導學生想象直線是無限長的,它沒有端點。化靜為動的電教手段,使學生獲得的概念清晰,對知識的理解深刻,掌握得牢固。
人的最高層次的需要是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它可以引發(fā)最強烈的學習動機。在教學中,可從激發(fā)學生獲得成功的欲望入手,通過教師引發(fā)性的談話,創(chuàng)設情境、設置懸念,調動學生的自我表現(xiàn)意識。如教學《年、月、日》,教師可通過“年、月、日,同學們平時聽說過嗎?老師有幾個問題不明白,誰能從這張月歷上給我一個正確的答呢?”的談話引入新課,然后出示月歷和思考題①一年有幾個月?②每個月的天數是一樣的嗎?有幾種情況?③哪幾個月是31天?哪幾個月是30天?哪個月是28天?④這一年一共有多少天?⑤每年都是365天嗎?(出示閏年月歷)這一年有多少天?⑥根據一年的不同天數,年可分為平年和閏年,怎么判斷哪一年是平年?哪一年是閏年呢?⑦為什么四年中就有一個閏年呢?讓學生眼看、腦想、手算,通過獨立思考后獲取知識,感到成功的喜悅。尋找、發(fā)現(xiàn)、認識問題的過程,也就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根據教學內容,選擇適當的教法,使學生愿學、愛學,才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所學知識。
四、及時抓好效果反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因素
教學活動是師生共同進行的雙邊活動,教學過程是一個動態(tài)的可控制的系統(tǒng),反饋是控制的基本方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課堂教學質量如何,要看學生課堂效果反饋的情況。信息反饋要及時,一節(jié)課一般應有至少兩次的反饋練習,以保證教師能夠及時獲取信息,根據學生反饋的實際情況,準確、有效地調控教學過程,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還必須遵循循序漸進、重點突出、形式多樣、開拓發(fā)展的原則,精心設計反饋練習,通過練習不僅優(yōu)生和中等生積極思維,掌握知識,還要使中下等學生也能學有所得,以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信息反饋要全面,要面向全體學生,不能根據少數尖子學生掌握得如何,判斷教學效果。對學習上暫時落后的學生,要多給他們一些回答問題、板演和面批指導的機會,要把他們容易出現(xiàn)的錯誤誘發(fā)出來,努力使他們對知識的疑惑減少到最低程度。對于反饋信息要給予正確的評價,要看到學生所作的努力,正確的要及時鼓勵,錯誤的要及時糾正,疑惑不解的要認真剖析,不足的要及時彌補。
五、強化課堂教學管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保證
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管理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這一工程的實施,要通過教師去組織、去執(zhí)行。因此,教師必須具備較強的組織和管理能力,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課堂教學的組織和管理者要善于創(chuàng)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這是開展富有成效的教學活動的重要條件,而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是在師生相互交往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師生關系是平等的,學生渴望老師能尊重他們的感情和人格,熱愛學生,愛字當頭,嚴在其中,使每個學生都獲得熱情關懷和嚴格要求。這樣,學生的智慧和潛能才能充分發(fā)揮出來,才能獲得最佳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江西省信豐縣大塘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