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提升基層黨政干部公共危機管理能力是快速有效解決突發公共事件的關鍵。文章分析了公共危機管理能力的具體表現,包括危機識別防范能力、快速決策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和善后處理能力,并提出提升基層黨政干部公共危機管理能力的途徑。
關鍵詞:基層黨政干部;公共危機管理;能力
當前我國處于經濟轉軌、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既是改革戰略機遇的重要時期,又是各類矛盾凸顯的非常時期,更是突發公共事件的高頻發生期。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來避免突發公共事件的發生,維護社會穩定,已成為各級黨政部門著力解決的重點、難點問題。這就對黨和政府的執政能力以及行政人員的執政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基層黨政干部,直接和廣大群眾接觸,在應對突發公共事件中處在前線,因此,快速提升基層黨政干部的危機應對能力已顯得刻不容緩。
1基層黨政干部公共危機管理能力要求
在各類突發公共事件中,基層黨政干部是處理與解決危機的主體,對整個危機過程的預警、判斷及其當時的心理狀態和果斷程度都直接影響能否處理好突發公共事件。根據《國家公務員通用能力標準框架(試行)》(國人部發[2003]48號)規定:作為一名國家公務員必須具備九種通用能力,即政治鑒別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務能力、調查研究能力、學習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創新能力、應對突發事件能力和調適能力。其中,應對突發事件能力要求公務員:首先,有效掌握工作相關信息,及時捕捉帶有傾向性、潛在性問題,制定可行預案,并爭取把問題解決于萌芽之中;第二,正確認識和處理各種社會矛盾,善于協調不同利益關系;第三,面對突發事件,頭腦清醒,科學分析,敏銳把握事件潛在影響,密切掌握事態發展情況;第四,準確判斷,果斷行動,整合資源,調動各種力量,有序應對突發事件。[1]它是基層黨政干部在管理應對突發事件時所表現出來的心理素質、知識水平和技能的綜合表現,[2]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1公共危機識別防范能力
基層黨政干部公共危機識別防范能力包括危機意識和危機防范兩個方面。首先危機意識直接左右著基層黨政干部對公共危機預警信息的判斷和面對危機時的反應。而危機防范是能根據過去、現在的數據、情報和資料,運用科學的預測方法,對某些突發事件出現的約束性條件、未來發展趨勢和演變規律等做出估計與判斷,進而指導人們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突發事件預防的一系列活動。[3]
1.2公共危機快速決策能力
突發公共事件的特征是意外性強、發展快、擴散效應明顯,這就要求基層黨政干部在出現緊急情況后,要堅決果斷,防止錯過最佳時機,同時統籌全局,重點解決主要矛盾,以最快的速度做出應急決策。
1.3公共危機處置組織協調能力
在應對突發公共事件中,能否及時有效地組織調動相關的人、財、物等社會資源,有序進行處置和救助工作,是突發公共事件處置能否成功的關鍵。這種組織協調能力還包括公關溝通能力,能在突發公共事件處置過程中積極開展公關活動,加強對公眾情緒的疏導和控制,加強對社會輿論的引導與控制,維護社會穩定,及時處理突發事件。
1.4公共危機善后處理能力
基層黨政干部要善于對突發公共事件發生的主要原因和相關預防及處置的全部措施進行系統的調查,總結公共危機處置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善于對整個公共危機管理工作進行全面評價。同時,善于學習,通過對工作中的錯誤和漏洞的總結剖析,防止同類錯誤再次發生,進一步增強危機管理能力。
2提升基層黨政干部公共危機管理能力的途徑
2.1重視調查研究,加強公共危機模擬演練
首先要重視調查研究,通過深入調查研究掌握一些苗頭性問題和事物異常狀態的信號,防患于未然。其次通過危機模擬演練訓練來提高領導者的危機防范意識與處置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掌握公共危機處置的整體思路、工作原則、基本程序,明確危機處置工作的組織指揮體系與職責和相應的措施與方法。第三,建立有效的信息溝通系統。基層黨政干部對公共危機的識別防范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其所掌握的信息,切實做好危機預警信息的分析及傳達工作。
2.2規范授權,科學決策
對于基層黨政干部而言,公共危機管理快速決策能力是基于思維模式形成的綜合能力與素質,同時是基層黨政干部綜合應急能力的本質表現。首先,要規范基層黨政干部管理范圍和決策權限。以法律、法規形式明確規定政府組織如何對領導干部授權以及授權的內容。其次要堅持科學決策的方法,搞好調查研究,掌握突發公共事件的起因、發展趨勢、社會影響等情況,精準處置;同時根據事件的動向,不斷調整應對,靈活處置;要充分考慮突發公共事件的發展變化,決策時留有余地,超前處置;要對各方面的意見求同存異,群策群力,集思廣益,共同處置。
2.3完善更新公共危機應急預案
完善并不斷更新公共危機應急預案,可以使基層黨政干部在處置危機時迅速召集預案中規定的各類機構、相關部門及其他社會資源到崗到位,立即投入到處置和救援工作。由于公共危機管理的主體涉及眾多部門,這就需要應急預案統籌兼顧、強力協調、優化配置、有序調動,進一步提高基層黨政干部的組織協調能力。
2.4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
在危機事件中,基層黨政干部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而其危機管理能力的發揮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心理素質的影響。要保證基層黨政干部對危機事件的有效管理,就必須確保基層黨政干部公務員應具備一定的心理素質:首先是冷靜,臨危不亂。基層黨政干部可以通過直接或間接地體驗危機的方式來增強自身對危機的心理承受力,以確保面臨危機時能處變不驚。其次是慎重,多謀善斷。各級黨政組織在選拔、任用干部時,可以有意識地通過職業素質測試、個人工作能力調查等方式考察領導者的性格特征是否適合工作職位的要求,有意識地選拔和任用具有慎重和果斷性格特征的干部。此外,身體素質是其他素質的載體,要重視身體素質的鍛煉,有強健體魄,才能擔負起公共危機管理的重任。
參考文獻:
[1]人事部.國家公務員通用能力標準框架(試行)[Z].2003:12-16.
[2]盧濤.應對突發事件能力[H].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3.
[3]劉潔.我國農村基層公務員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研究[J].學理論,2010(20),114-115
基金項目:廣西哲學社會科學“十二五”規劃2011年度立項課題階段性成果,項目批準號:11CGL018。
(作者單位:廣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