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時期是學生身體發育和形成認知的重要階段,這一時期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促進小學生學習和成長必不可少的關鍵因素之一。在小學教育中建立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需要老師細心觀察并付出諸多的努力和實踐,才能更好地實現以德育人、以識服人、以情感人、以身正人的素質教育的良好目標。
關鍵詞:小學教育;和諧新型師生關系;素質教育
師生關系是學校教育管理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人際關系,它包含十分豐富的社會、倫理、教育和心理方面的內容,它不但是開展學校工作的主要心理背景,直接影響著教育教學的效果,而且是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溝通與交流的最直接的途徑。對教學活動以及素質教育的展開都有重大影響。新世紀呼喚著一種能適應時代發展的新型的師生關系即和諧的師生關系。
一、和諧師生關系的特征
1.師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
教學活動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得教師和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能夠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機遇和諧的師生關系,師生能夠在教學過程中,積極主動地參與,分享彼此的情感、觀念、認識、思考和經驗,在分享的過程中,師生能夠相互促進、相互補充、相互啟發和相互溝通,并能夠不斷地豐富教學內容,獲取新的發現,實現真正的“教學相長”。
2.師生能夠友好地合作對話
友好對話是和諧師生關系的重要特征,和諧的師生關系下,教師不再是嚴不可批,學生也不再是幼稚無知,而是能夠以平等的姿態就溝通和對話。首先,友好對話使得師生之間實現良好的溝通和交流,在溝通和交流中獲得相互促進。其次,友好地合作對話能夠使得師生之間達成相互理解,而不是一味的相互責備和刁難。再次,友好對話促進師生之間共同參與、合作和創造良好的教學活動,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參與。通過友好對話,師生之間逐步形成相互關懷、相互理解、相互促進的良好關系。
二、和諧師生關系在教學中所產生的效應
1.讓學生對學科學習產生興趣
通過對實際教學情況的研究發現,小學生會對一門學科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原因大多是喜歡這個學科的任課教師,因為喜愛任課教師,雙方交流的時間就更長,對教師所教的課程也有更多的了解,學生自然會將對教師的喜愛轉移到教師所教的課程中,正所謂“愛屋及烏”。隨著知識的不斷增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不斷增加,由量變發生質變,從而真正喜歡該學科。
2.讓學生保持學習的興趣
小學生的情緒不太穩定,對一門學科的愛好之情很容易消退。要讓學生始終能夠保持興奮的情緒,就需要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來促進。由于教師對學生的愛護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可以使學生在學習中豐富知識,并發現學習的樂趣。
三、充分把握小學生的心理特點
小學階段是小學生長身體、個體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他們在學校里不僅學習知識、接受教育,而且其道德品質與世界觀會逐步形成,在認知、情感、意志、性格諸多方面產生巨大變化。他們一般有以下顯著心理特點。
1.內心孤獨,渴望交朋友
現在的小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他們在家庭中基本上處在缺乏兒童伙伴的狀態,內心很需要獲得同伴的支持和友誼。他們會在班級集體活動中學會尊重,學會相處,學會關心,學會幫助,增進彼此的了解。因而在小學教育中,教師應該在課堂以及課外多采取小組式活動,讓小學生的心理需求得到滿足,從而改變習性,樹立自信心,同時增強集體主義觀念。
2.情緒情感波動大,自我控制能力差
小學生的情緒情感波動性較大,對周圍的反應很敏感,喜怒哀樂很容易從他們的表情上反映出來,他們需要平等、友善、關心、理解、尊重。在得到老師的表揚和夸獎后,常喜笑顏開,在被老師批評后,會感到難為情,低頭不語或哭泣,其情緒情感易受具體事物的支配,不容易自我控制,遇事后他們并不是首先接受周圍人的叮囑、輔導、說教,而是考慮周圍人對自己的態度。在小學教育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的情緒情感關注充分地尊重小學生,傾注愛心、耐心,幫助他們克服困難,解決矛盾,消除挫折。
3.興趣強烈,耐心不足
小學生正處在長知識的階段,求知欲很強,大千世界的種種微妙和奇異無不吸引著他們那顆童稚的心,尤其在科技發展的時代,他們更渴求知識。很多小學階段的學齡兒童們由于其生理特征、心理發展水平、家庭教育環境、學校教育環境等因素的制約而導致缺乏耐心,這些缺乏耐心的孩子一般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能獨立解決問題,遇到困難,喜歡求助老師和同學,或者抄襲等。教師應該從自身出發實施耐心教育,不僅教小學生學好書本知識外,還應教他們學會做人,學會處理各種矛盾,面對挫折,要培養他們的勇氣,培養他們實際生存與發展的能力,教他們生活的技能。
四、注意師生間的溝通
師生之間良好的溝通不僅能夠提供信息,有助于教育教學活動的完成,而且有助于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溝通有一定的方式,更有一定的技巧,教師首先應以一種對學生尊重、關愛、負責任的心態去與學生溝通。
愛是成功教育的基石。教育是充滿愛的事業,“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師生之間的愛具有特殊的魅力,它能融化冰凍的心靈,溫熱自信的希望,點亮起航的明燈,揚起前進的風帆。李鎮西說過:“以人格引領人格,以心靈贏得心靈,以思想點燃思想,以自由呼喚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以寬容培養寬容。”令人遺憾的是,現在一些教師對學生缺乏足夠的耐心和愛心,他們只關注學習成績好的少數學生,冷落打擊大多數學生。陶行知先生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與學生溝通,胸中要有愛,理智的嚴格的愛,而非溺愛、縱容、放任。
綜上所述,素質教育蓬勃發展的今天,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教師必須以學生為主體,以構建和諧良好師生關系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能主動參與到學習實踐中來,進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交流能力。此外,在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時,教師的自身素質和教學水平發揮了很大作用。所以,教師必須時刻保證自身素質和教學水平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崔曉虹.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策略研究[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2009,12(08).
[2]高銀霞.淺議小學教育中的和諧師生關系[J].教育革新,2010,(05).
(作者單位:貴州省盤縣平關鎮龍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