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fā)展,計算機技術已經在社會各個領域普及,因此,新形勢下掌握計算機信息技術非常重要。在新課改的推動下,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發(fā)生了一定變化,但是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不太理想。本文針對高中信息技術有效課堂教學進行探討,提出具體的改進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教學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目標是讓學生具有獲取信息、操作信息、傳輸信息的基本能力并能正確認識信息、吸收信息。然而,目前高中信息技術課堂中,大部分學生在接觸電腦之后,多是先看能不能聯網,然后自行瀏覽各種網頁,或是欣賞一些視頻、玩玩簡單的電腦游戲等,導致大部分教師在信息技術課堂上講解乏力,難以將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相關知識的興趣激發(fā)出來。筆者就教師應該如何上好一堂信息技術課堂提出具體的措施。
一、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系統性不強,而且在教學實踐中往往很難得到重視。原因在于對于信息技術的教學質量的好壞由學生的興趣愛好所決定,而教學結果卻沒有像數語外等科目一樣納入嚴格考察范圍。因此,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沒有受到重視,信息技術并不能作為主要的學習任務,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就出現了以下問題:
1.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方式不規(guī)范
因為信息技術在高中教學中不是主修課,所以就出現了很大的選擇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隨意性比較大,而且由于某些教師對課堂教學方式也不特別用心,直接導致實踐課堂教學有效性差。由于對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內容沒有一個量化的標準,這些問題也就直接影響了教學方式的規(guī)范性。在教學模式上由于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缺乏系統的安排,教師在教學中也經常會被學生這種排斥感到難以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最終只好任由學生的興趣來決定教學進程的推進。
2.課堂教學中教學目標執(zhí)行力低
教學的目標就是要確立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目標,教學目標是任何科目課堂教學很好完成的教學任務的前提,因此教學目標的執(zhí)行力高低直接影響課堂教學質量的好壞。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實踐中,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信息技術的教學目標從教師到學生都不能更好地得到執(zhí)行,其目標在不受到評估和考核的制約后,自然地教學的目標就很難實現了。
二、如何提高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
1.改變傳統課堂教學觀念
在當今充滿激烈競爭的社會,一個人擁有的知識量不再是衡量一個人能力高低的唯一尺度,更多注重的是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因而在學校教育中,提出了提高學生的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實踐運用能力就成為當前素質教育的重要價值取向。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改變學生對信息技術教學的不正確觀念,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yǎng),拓寬學生信息運用的渠道。
2.精心設計課堂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個良好的導入能將學生的生活經驗激活,有效喚醒學生的知識記憶系統,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更有積極性,為形成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教授“信息以及特征”一課時,因為以理論知識為主,教師可以利用“我來解釋,你來猜”的游戲展開,加強學生對信息理論知識的掌握。這個游戲很簡單:第一個學生看了卡片上的信息之后利用肢體語言傳遞給第二個學生,第二個再傳遞給第三個……整個游戲就是一個信息傳遞的過程,而卡片上的內容就是學生需要學習的內容。游戲結束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深入討論,這就很自然地開始了一節(jié)新課。
3.營造和諧氛圍,加強情感教育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目標中明確提出,要在課堂中滲透情感教育,并將情感的發(fā)展列入評價人發(fā)展的重要指標。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在情感教育開展過程中都比較刻意,甚至是喊口號、講道理,沒有實質的效果,久而久之,學生也會感到反感。當代教學中,要對這種狀況進行改進,從手段與思路上入手,加強情境的創(chuàng)設,努力營造和諧氣氛,讓學生可以在輕松、愉快、和諧的環(huán)境中學習。例如,學習“Word操作”相關知識與技能時,教師可以以節(jié)日為主題,比如母親節(jié),鼓勵學生運用信息技術為母親制作一張簡單的賀卡,學會感恩父母。又如,在講解資源評價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方式了解網絡游戲帶給生活的利與弊;學習“Photoshop”相關知識與技能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圖片,讓他們親自處理。這樣將情感融入到實際例子中,信息技術課堂很自然地就獲得了情感滲透。
4.恰當設置課堂亮點,點燃思維激情
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一定的亮點是教師可以實現的。在備課的過程中,教師要依照教學內容對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設計,讓課堂有自己的特色。例如,教授“因特網信息的查找”相關知識與技能,教師總結歸納搜索技巧時應該點撥:任何搜索都不要局限于一個搜索引擎,若是在一個搜索引擎中沒有搜到理想的資料,可以大膽嘗試使用另外的搜索引擎,將這類搜索引擎展示給學生之后,能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對于一個頁面同時實現百度與谷歌的關鍵字搜索,學生甚至感到震驚又有趣,并且加深了對知識點的印象,最終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5.加強信息技術科學網站建設,拓寬課外知識范圍
有效教學課堂其實不僅局限于課堂之內,當前,信息技術課堂作為新課程標準積極推崇、整合的重要學科,應該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例如,學習“信息的編程加工與智能化加工”相關知識與技能時,教師可以簡單地建一個網站,內容包含本章節(jié)所涉及的學習內容、學案、教案、課程要求以及拓展任務等,還可以利用校園網的優(yōu)勢,進行一定的傳播。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瀏覽網站里的學案,明確學習任務與學習要求,然后教師再根據網站里的教案組織教學,最終讓學生完成基本任務,并順利提交電子版作業(yè)。實際教學過程中,課本內容是有限的,網站里的拓展任務是要求學有余力的學生對校園網進行課外訪問,繼續(xù)學習,這樣能有效解決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吃不飽”的問題。
三、結束語
有效的課堂教學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認知需求,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總之,課堂教學是一個復雜的師生互動過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更要求教師要致力于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改革,立足素質教育,講究實效技能,總結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增強學習的興趣,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自覺性。
(作者單位:內蒙古通遼市第一中學北校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