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紀委是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重要組織保障,其履職成效直接關系高校的黨風、教風、學風。本文從紀委履行監督責任的內涵,內容和途徑三個方面,對高校紀委落實監督責任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校紀委;監督責任;思考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黨委負主體責任,紀委負監督責任。”
這是黨中央在新形勢下對紀委履行監督責任,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重要指示。高校紀委作為高校黨內監督的專門機構,如何在“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新形勢下,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履行監督責任,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
一、紀委負監督責任的內涵
“各級紀委履行監督責任,既要協助黨委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組織協調反腐敗工作,又督促檢查相關部門落實懲治和預防腐敗工作任務,經常進行檢查監督,嚴肅查處腐敗問題。”“有權就有責,權責要對等。無論是黨委還是紀委或是其他相關職能部門,都要對黨風廉政建設簽字背書,做到守土有責。出了問題,就要追究責任。”紀委負監督責任,從監督職責來看,紀委不僅要對腐敗和違法違紀行為進行監督,還應當協助黨委進行黨風廉政建設,包括監督黨委是否履行好黨風廉政建設的主體責任。就監督責任來看,有權必有責,紀委承擔著對黨委組織和領導干部履行職責和行使權力的監督責任,因紀委監督不力或不到位,導致領導干部發生違法違紀行為,同樣要追究紀委責任。當然,在監督方式上,紀委擁有對違法違紀行為進行問責的權力。
二、高校紀委履行職責的內容
履行監督責任是紀委的主責,落實到高校,就是紀委如何有效加強監管,規范權力運行。
1.領導班子、黨員領導干部是其重點監督對象
《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第九條強調了黨的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是紀委監督的重點對象。高校紀委在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監督的實際工作中必須把握三點:一要堅持黨委的統一領導,積極協助學校黨委開展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倡廉工作,為黨委出好主意、當好參謀。二要監督領導班子、領導干部貫徹執行好黨的紀律和中央決策部署。重點監督領導班子、領導干部嚴格執行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財經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確保政令暢通。三要監督領導班子、領導干部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決策制度。涉及重大事項決策、重要干部人事任免、重大項目安排等必須嚴格按照各項議事規則、“三重一大”決策制度等規章進行,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
2.重點崗位和關鍵環節是其監督的重點內容
紀委監督內容包括黨章賦予的“三項主要任務”“五項經常性工作”。高校紀委除了應履行好黨章規定的職責外,還應對涉及干部人事、財務管理、基建工程、物資采購、科研經費使用、職稱職級評審、招生考試等容易發生腐敗的重點領域和涉及人、財、物管理的重點崗位作為其重點監督內容。要監督學校黨委嚴格執行《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規范干部選拔任用資格、條件、標準和程序,堅決杜絕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要嚴格監督基建工程、大宗物資采購招標工作,嚴防行賄受賄等腐敗行為發生;要加強對科研經費使用、職稱職級評審、招生考試等的監督檢查,推進權力陽光運行。
三、高校紀委履行監督責任的重要舉措和有效路徑
高校紀委有效履行監督責任,必須按照“三轉”要求,以轉職能為核心,明確職責、突出主業;以轉方式為關鍵,完善監督機制、改進監督方式;轉作風為保障,提高能力、秉公執紀。
1.落實黨委責任為前提,爭取黨委支持
要以落實黨委的主體責任為前,進一步明晰高校紀委監督責任。福建省委常委、紀委書記倪岳峰同志在全省高校黨風廉政建設座談會上強調“高校反腐倡廉工作,如果黨委不主抓不支持,紀委根本辦不到。”由此可見,高校紀檢監察部門作為高校紀委的內設機構,如果沒有黨委懲治腐敗的決心,不發揮黨委的主體作用,不支持紀委落實“三轉”,紀委的監督職責就難以真正履行。另外,只有細化落實黨委的主體責任,才能把紀委的監督重點從參與、配合相關職能部門開展業務工作,轉變到對業務部門履行職責的再監督、再檢查上來,才能把紀委工作重心集中到抓紀律、抓作風、抓辦案上來。
2.以轉職能為核心,明確職責、突出主業
高校紀委是監督主體,主要責任就是監督,不能越俎代庖,不能代替其他職能部門履行職責,要把握好職能定位,解決好錯位、越位、不到位的問題,要下足工夫,種好自己的“責任田”。把該管的事管住、管好管到位,把不該管的工作交還給主責部門,把基建工程、招標采購、科研經費管理、人才招聘、干部選撥和職稱評定等應該由相應職能部門承擔的大量業務監管工作交還給相應職能部門。要抓好權力相對集中的部門和主要負責人的監督,加強決策、執行等重點環節和人財物等重點部位的權力形勢監督。建立廉政預警機制,健全任前廉政談話、誡勉談話以及紀委負責人同下級黨政主要負責人談話等制度,擴大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范圍,使監督的關口前移,逐步形成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錯誤的機制,防患于未然。
3.轉方式為關鍵,完善監督機制、改進監督方式
要改進履職方式方法,把有限的人力和精力放在督促部門依法依規履職職責上。在監督方式可以采用定期抽查、制度控制、流程控制等辦法代替原來的“全程參與式”監督,實現監督方式上的監督再監督。對于需要多部門共同完成的工作任務,要突出組織協調職能,出主意、做方案,做到協調不越位。要結合懲防體系建設,督促相關的職能部門完善制度,形成依靠制度管人、管事、管權的長效反腐機制,從“全能型運動員”轉變為“高從層次裁判員”,集中精力做好內控機制建設。要突出查辦案件職能,認真分析研判反映黨員領導干部的問題線索,加大案件查處力度,發揮查辦案件的威懾力。
4.轉作風為保障,提升能力素質
能力素質決定責任落實、決定監督成效。要按照“探索實現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加強紀檢監察干部隊伍專業化建設。一是要結合學校規模配備相對充足的人員數量,專業背景配備上要合理考慮法律、財會和審計人員的配備。二是要提高紀檢干部的政策理論水平和業務素質,提高紀檢監察監督和查辦案件的能力。在監督基建工程、招標采購、人事招聘等具體事項中,要求工作人員既要了解紀檢監察方面的知識,還需要了解法律法規、管理、財務、人事等方面的知識,只有這樣監督才可能有效。特別是當前腐敗形勢、手段和領域都發生了變化,信息技術含量不斷增強,反腐敗的傳統手段不足正在顯現。比如,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微博、微信等新媒體、自媒體迅速發展,信息傳播方式更加便捷、速度更快、影響更大,這就要求紀檢監察干部要善于利用新媒體,從新媒體中發現線索,并善于利用新媒體做好廉政宣傳。[8]三是要加強黨性修養。打鐵還需自身硬,正人先正己,紀檢監察人員必須帶頭改進作風,秉公執紀,嚴于律己,堅守責任擔當,敢于較真,求真務實。只有堅守良好的品行操守,才能擔當監督別人的重任,在反腐工作中才有公信力。
參考文獻:
[1]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1-15.
[2][3]習近平.十八屆中央紀律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R],2014(3).
[4]倪岳峰.在全省紀檢監察系統“轉變職能改進作風”專題會議上的講話[R].情況通報,2013(26):2‐3.
[5][6][8]裴軍.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開創高校黨風廉政工作新局面[N].城市社會,2014(43).
[7]葛平.堅持“四個必須”落實監督責任[N].中國紀檢監察報,2014‐8‐5(6).
(作者單位: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紀檢監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