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經濟數學是高職學生必修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在現實教學過程中,制約高職學生經濟數學學習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論文對此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促進高職經濟數學教學效果提升的對策及建議。
關鍵詞:經濟數學;制約因素;學習方法
作為一名高職院校的數學教師,在經濟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經常遇到這樣一種現象:教師雖然認真備課,并認真組織課堂教學的任何一個環節,認真答疑輔導,且經濟數學比普通高等數學的要求相對較低。然而,在實踐過程中,經濟數學的教學效果還是不盡如人意,甚至“事倍功半”。因此,深入研究制度高職學生學習經濟數學的制約因素,是提高高職院校經濟數學學習效率的有效保證。
一、制約經濟數學學習效果的因素分析
經濟數學課程往往面向經濟類學生而開,因此,在學習經濟數學的學生中,有相當大部分的學生在高中階段是文科類學生,對于他們來講,學習經濟數學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制約:
首先是思維方法的制約。現代數學教學理論認為,學好數學的先決條件是掌握數學思維方法。而文科學生學習高等數學所遇到的最大困難恰恰就在于此,對數學的思維方法不習慣或難以適應。數學常用的思維方法中,有些是獨具數學特點的,這些思維方法在其它文科課程中很難遇到。如構造數學模型、數形結合、極限等。文科生接受起來困難較大,因而難以適應。邏輯嚴謹是數學思維的主要特征之一,要求在演繹推理中有根有據,結論確定無疑。這些要求對于文科學生來說,接受起來比較困難,也難以完全適應。從認知的角度來看,學生在頭腦中應該有一定的數學知識和經驗,這樣在學習新知識時,才可能用頭腦中的舊知識同化新知識。由于文科學生自高中階段的學習以來,數學方面的訓練較弱,接受的多是文科內容,由此造成學習經濟數學的預備知識不夠充分。
其次是急于求成,情緒不穩。文科學生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對所學課程能夠提前閱讀全書或有關章節,即使存在曠課情況,通常也可以通過自學而彌補。然而,這種自學方式對數學學習來講是不適用的。與文科課程教學相比,數學教學具有有序性和連續性的特點,即數學內容必須按步驟進行講授,而不能前后順序顛倒,也不能跳躍式地教學,否則,沒有一定的知識作基礎,后續學習將會步履艱難。由此可見,學習數學必須在教師的指導下,逐節逐章地展開。如果不了解數學課程的學習特點,而采用文科課程的“急于求成”的方式學習,是很難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的。
再次是死記硬背,缺乏興趣。文科學生習慣于背誦課本知識,特別是結論性的知識,他們在學習文科課程時,通常是到了每學期的期末,只要將主要內容看看,重點內容背背就有把握參加并通過考試。這種學習方法是不適應于經濟數學的學習的。當然,數學中的某些內容,如數學公式和法則,也需要記憶,但是只記住這些結論還是不行的,還應該了解結論的來龍去脈,并進行一定數量的練習和習題。數學學習需要理解,功夫主要在于平時,這一特征是經濟數學學習與文科課程學習的主要區別,如果不能把握這一點,就很難學好數學。類似死記硬背的學習力方法,學生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不少,可取得的成績不理想,長此以往,就會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而且,有些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本身就不恰當,成績也不理想,思想上對數學學習有負擔,自然無法對經濟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進而會影響經濟數學的學習效果。
最后是被動應付,信心不足。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部分文科學生對學好經濟數學信心不足,常常處于被動狀態,而缺乏主動進取精神。學生學習信心不足主要可以歸為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來自外部輿論,認為數學是一門很難學的課程,沒有數學頭腦的人學不好數學,有的文科學生自認為不是學數學的材料,因而只是被動地應付學習,而不能樹立起學好數學的信心和決心。這實際上是將數學科學與數學課程混為一談了。數學課程作為一門課程,是經濟類專業的基礎課程之一,只有通過學生的長期不懈的努力才能掌握;而數學科學則是數學專家的天堂,沒有一定的數學天賦很難涉足。另一方面,來自學生自身的認知狀態,有些文科學生認為數學學得好與壞都一樣,只要學好文科類的課程就行,而不必努力學習數學,只求數學考試混個及格,處于這種狀態的學生,失去了學習數學的動力和目標,只能被動地應付課堂。
二、提高經濟數學學習效果的對策建議
針對制約高職學生學習經濟數學效果的諸多因素,作為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采取以下提高經濟數學學習效果的措施:
首先,要講好第一堂課,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教師在開學的第一堂課中,要向學生講清開設經濟數學課的必要性,分析經濟數學的主要特點和主要內容,要結合文科學生的自身特征,向學生講述經濟數學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手段,培養學生學習經濟數學的興趣和能力,搞好經濟數學教學的“開局”。
其次,要在教學中滲透數學方法和思想。學生掌握數學方法、數學思想尤為重要,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經濟數學內容較少,其中操作性、應用性的內容多于理論性內容。因此,需要教師進行更多的輔導工作,以更好地指導學生的學習行為,從多方面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系統起來形成結構,既便于學生掌握和應用,又有利于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二是經濟數學的部分內容不能直接應用于經濟實踐,但其思想方法對分析、處理和解決經濟問題是很有幫助的,可以將某些復雜的經濟問題簡化后,建立數學模型,也可以為解決問題提供思路。
最后,要強化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這是提高經濟數學教學效果所不容忽視的問題。情感交流的方式很多。如利用答疑時間與學生進行互動溝通,參加班級或小組活動,個別征求意見,個別輔導等。同時,對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要及時了解、努力解決,對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也要給予關心和幫助,這校,師生之間的良好感情和暢通的溝通機制將有利于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林宏程,高職(經濟數學)課程改革芻探[J].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0年(3)
[2]袁秋梅,談談經濟數學對經濟學學習的重要性[J].科技經濟市場,2007(3)
[3]李俠,中國經濟學的冬天是這樣來臨的[J].發明與創新,2005(4)
作者簡介:
倪皖湘(1960—),男,湖南長沙人,湖南外貿職業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數學與經濟學教學和研究。
(作者單位:湖南外貿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