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中小學生及幼兒園校車在我國的不斷發展,國家加快了規范校車安全管理基本制度的步伐,如何實施有效管理,充分保障校車安全,已成為當下備受關注的重大問題。本文針對校車安全管理過程中存在的校車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責任落實不明、安全性能較差、超載現象嚴重等問題提出了相應對策,以促使我國校車安全管理逐步實現專業化、規范化、制度化。
關鍵詞:校車安全;管理;問題;對策分析
一、校車安全管理現狀
為保障校車安全,防止和減少校車事故對學生造成傷害,我國各級政府提高了對校車安全問題的重視程度,紛紛通過各種方式、采取各種措施加強校車安全管理工作。如《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第3條規定:“學校安全管理遵循積極預防、依法管理、社會參與、各負其責的方針。”《關于加強農村中小學生幼兒上下學乘車安全工作的通知》指出,農村校車安全管理應堅持“疏堵結合,防治并重”的工作方針。2012年3月28日,國務院公布了《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對取得使用許可的、用于接送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上下學的、7座以上的載客汽車進行規范。條例要求,生產校車的企業應當保證所生產包括改裝在內的校車符合國家安全標準,并由取得校車駕駛資格的人員駕駛,行駛線路、開行時間和停靠站點都需要制定合理的運行方案。
從上可以看出,我國校車安全管理正在不斷得到完善,相關制度建設也取得較大進展。但校車狀況依然參差不齊、校車交通安全違法行為以及校車安全事故仍時有發生。筆者經過梳理統計發現,在2010至2015五年期間,我國公開報道的嚴重校車事故至少有43起,其中約8成均有致死情況,且死亡的多數是幼兒。最為嚴重的是2011年,共發生了14起嚴重校車事故,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關注。
二、校車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1.校車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我國校車尚處于發展階段,相關制度還不健全,《校車安全管理條例》雖然對校車使用許可、校車駕駛人、校車運行安全、校車乘車安全以及法律責任作了詳細的闡述。但是至今仍未就《條例》的實施制定出配套的政策和詳細的實施規則。這對實際的校車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阻礙。如《條例》中提到,“支持校車服務所需的財政資金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分擔,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制定”。但卻未涉及政府應為學生校車服務提供多少資金,各級政府對學生校車服務的財政支持力度和實施方式目前仍然處在一個不確定的領域。同時,《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出臺至今,我國還未實現校車的專門化和特殊化。
2.安全責任落實不明
雖然校車安全事故頻發的原因諸多,但根本原因是校車安全責任制度沒有真正建立和實施,公眾還未完全樹立起校車管理安全責任意識,校車安全管理流于形式。當前,學校提供校車、家長租用社會車輛、政府與企業合作提供校車等多種校車運營方式并存,各部門尚無法實現有效政策協調,呈現出分割管理狀態,這導致校車安全管理主體責任不落實、安全標準規程執行不力等情況在實踐中較為嚴重。
3.校車安全性能較差
各地對校車的需求量大,新標準校車供不應求加上地方配套資金不足。大量逐利型、不合格校車便涌入市場。有些校車服務年限長,行駛里程多,內外飾破舊,座位較少,且無滅火器或滅火器過期,保險帶存在殘損現象,汽車抵御風險能力差,與被譽為擁有“客車的設施、卡車的骨架”的美國校車相比相差甚遠。如發生在2010年9月20日廣東省東莞市清溪鎮的一起校車交通事故就是校車自身機件故障造成。安全性能較差直接導致了校車的“脆弱性”,乘坐校車的幼兒、中小學生的安全無法得到有效保障。
4.校車超載現象嚴重
長期以來,我國校車多是報廢車、黑車,校車司機責任意識不強、校車超載現象嚴重。2011年11月25日,浙江省義烏市查獲一輛嚴重超載接送學生的中巴車,核載20人,實載84人,超載率達到320%,超載現象令人觸目驚心。為了多獲取收益,有的校車甚至把座位拆下,換上木制的板凳。此外,不少校車駕駛員還存在嚴重的超速行為,令人擔憂。校車超載,一是增加了整個車體的重量和慣性,影響汽車的操縱性能,二是剎車制動性能減弱。這些潛在因素必然會使交通事故發生率大幅升高。
二、完善校車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校車安全管理制度是當前校車管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問題,如配備專門的校車安全管理人員,實行“校長負總責、分管領導負主責、駕駛人和隨車照管人負具體責任”的聯管責任制,層層簽訂責任書,形成校車安全預防領導體制,從而將校車安全管理責任細化、落到實處。其次,應制訂校車定期檢查和維修制度、校車與家長接送、駕駛員選聘、任用及相應工作職責的規章制度。通過建立健全校車安全管理的各項制度,將校車安全工作落實到學校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使相關責任人員的行為受到規章制度的約束。
三、制定校車安全特殊化標準
校車作為一種特殊車輛,對其安全技術性能進行特殊規定,是校車安全運行的前提保證。當前各地應針對各地學校規模、學生人數的差異性,確定校車車型以供各學校選擇,規定其他車型一律不得用于校車運輸。這既有利于統一車輛規格,便于管理,又能有效杜絕當前非專用校車及“黑”校車的上路營運。再次,統一校車標識。校車作為一種專用車輛,必須以統一的顏色、醒目的標識與其他車輛相區別,如美國政府就規定校車必須統一涂刷最醒目的黃色。包括校車車型、車體結構、防傾覆保護、制動裝置等。
四、建立校車駕駛員管理檔案
當前,各地特別是一些農村地區,校車的漏管現象比較嚴重,主要體現在信息登記不全、更新不及時等方面。車輛源頭管理的缺失,為不具備資質的駕駛員或車況不良的校車上路提供了可趁之機。因此,學校應針對每個駕駛人員建立完備的檔案,保證一車一檔、一司機一檔。校車檔案內容包含該輛校車的基本情況、維修檢測情況、運行時間、運行路線方案及座位安排表等。司機檔案應包括司機的個人基本情況、駕駛證、健康狀況、與學校簽訂的安全責任書、接受校車安全教育和培訓的記錄、校車接送幼兒往返路線安全記錄表等。建立完備的管理檔案,可使學校加強對校車的動態監管,隨時掌握校車運行狀況,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防患于未然。
作者簡介:
任冠軍(1981.2—),吉林琿春,吉林省琿春市敬信鎮學校教師,本科,研究方向:校園安全。
(作者單位:琿春市敬信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