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統的高職英語教學已經無法適應個性鮮明的90后高職大學生。要提高高職英語教學質量,必須對其進行改革。本文通過分析高職英語教學的現狀,結合90后高職大學生的特殊性,探討了高職英語課堂的創新改革思路。
關鍵詞:高職院校;實用英語;教學模式;創新改革
當今社會越來越趨向于交流與合作,現代大學生應該具備基本的英語能力素質,以適應社會的發展。近幾年來,高職院校畢業生因動手實踐能力強而受到社會廣泛認可。同理,在高職英語教學中也應注重應用性和實踐性這兩大特點,這是高職大學生與本科大學生學習英語的不同之處。因此,高職英語教學必須針對現代高職大學生的特點進行創新改革,迎接時代的挑戰。筆者就此問題提出一些個人的認識和觀點。
一、高職英語教學的現狀
(一)學生的現狀
本人對曾從教的漳州職業技術學院2012級、2013級和2014級學生在大一時的英語學習情況進行了調查,涉及的專業有會計電算化、旅游管理、電子應用技術等;學生的來源有福建、河北、四川、山東、云南等省份;在高考中英語及格的學生人數約占10.7%,60分(滿分150分)以下的學生人數約占67.3%;出生年份約在1994-1996年間。調查顯示,我院大一新生來源較復雜,英語普遍水平偏低,學生整體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另外,處于這一年齡層次的年輕人,崇尚個性,具有很強的叛逆心理,不喜歡受約束,但抗挫折能力又很差。由于在中學時候對英語學習就缺乏信心,到大學就更加排斥英語,加之手機等現代設備較多,這些都增加了課堂教學的難度。
(二)高職英語師資的現狀
這幾年,隨著高職教育的快速發展,一些中職學校升格或者被合并為高職院校,許多從事多年中職教育的英語教師直接轉為高職英語教師,職稱和學歷都達不到高職教學的水平;公共英語作為高職院校的基礎課程之一,是每個專業都必須涉及到的,由此引起了英語教師數量不足,教師隊伍年輕化等問題;高職教師既要保證課時量,還要做科研,工作量很大,嚴重影響其教學熱情和教學質量;而外聘教師的素質參差不齊,缺乏責任感,上完課就不見人影,更是放任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無所謂的態度。
(三)教材和大綱的使用狀況
《新編實用英語》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專門針對高等??茖W校使用的英語教材。其內容包括聽、說、讀、寫、譯五大部分,題材廣泛,信息量大。根據學校教學要求,一個單元分為六個課時進行,要完成口語課、聽力課、課文講解課、寫作課、語法復習課等。此外還需要安排時間進行課后練習講解,使得教師為了按時完成教學進度,只能按部就班,每堂課都緊緊抓著課本,明顯是“以教材為本”,根本談不上“以學生為本”。
二、對90后高職大學生的英語課堂創新改革的探討與建議
(一)利用多媒體手段進行實用英語教學
90后高職大學生相對于70后、80后學生在學習環境和條件方面都有了很大改善,其中一點就是可以廣泛使用多媒體設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音樂和電影是大部分學生最感興趣的休閑娛樂方式,也是最容易借用的多媒體工具。
(二)融合使用多種英語教學法
90后高職大學生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必須要融合使用多種英語教學方法。
1.靈活應用課文導入法
新課導入是教學活動中極其重要的一個步驟。如何引導學生進入一個良好的學習狀態,直接影響著一堂課的學習效率。一個與課文主題相關的故事或者生活話題,都能達到引人入勝的效果,輕松自然地將學生們引入課文當中,既擴大了學生的視野范圍,又活躍了課堂氣氛。我們的英語教師應多動腦,結合教學經驗,總結出更多有創意的課文導入法,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2.恰當使用情景教學法
情景教學法通過模擬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生活場景進行對話訓練,可以鍛煉學生在不同場合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缎戮帉嵱糜⒄Z》取材廣泛,內容新穎,是一套貼近生活實際的教材。課文中的許多文章都可以改編為生活小短劇,讓學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和記憶。
3.巧妙使用對比法
在英語教學中,對比法是非常行之有效的一種教學方法。通過對漢語和英語的語言特點的比較以及中西方文化的對比,提升學生應用英語表達中文的能力。例如,中文諺語和英語俚語的翻譯對比等,既有趣味性又有實用性,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引起聯想,加深印象。
4.通過討論法,鼓勵學生開口
結合單元主題,給予學生一個話題,鼓勵學生積極討論。比如,在學習《新編實用英語I》(第三版)的Unit5《Our Weather and Climate》時,可以利用高職大學生地域復雜的特點,組織學生就“家鄉的氣候和漳州的氣候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歡哪里的氣候?”這樣的話題進行展開討論。話題是大家都熟悉的生活內容,每個學生都能暢所欲言,十分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并真正做到將課堂的主體轉移到學生身上。
(三)營造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
90后的高職大學生,是一個自我意識很強的群體。以教師為主體的傳統英語課堂模式已經不受歡迎,教師對英語課堂的主宰導致學生對教師盲目聽從,缺乏英語學習的激情和主觀能動性。因此,我們應鼓勵教師自主設計教學內容,靈活安排教學計劃,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
E-learning的學習模式和教學理念近年來可謂深入人心。它以網絡為媒介,延伸了學生學習的觸角,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英語學習平臺。90后高職大學生熱衷上網,如何通過網絡的力量,結合90后高職大學的性格特點,充分調動其積極性和自主性,應該成為高職英語教師的一個研究課題。
此外,還可以利用學院閱覽室,向學生推薦閱讀一些英語報刊雜志等,或者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本校或外校的英語角,為學生創造英語學習的“第二課堂”;同時,多建議學生參加英語等級考試,可以從B級開始,給他們一步一步設置英語考級目標,增強他們自主學習的進去心和成就感。
三、結束語
綜合而言,高職英語課堂在教學模式上,應以規范使用為主,以興趣和咨詢為輔,利用各種渠道引導學生自主學、興趣學,從而提升其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
[2]嚴麗霞,淺析高職高專實用英語教學模式,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08年4月第II卷第1期。
[3]趙潔,淺析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現狀,職業教育,2011年第6期。
(作者單位:漳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