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境信息中心建設的思考與發展淺析
楊雄
(青海省環境信息中心,青海 西寧 810007)
摘要:為了有效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以及生態環境,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的環保意識也逐漸在提升,因此,環境保護工作也越來越受到群眾的重視,環保的信息化建設也成為了環保工作的一個重心。為了順應新時代下環境管理的需求,為了更好地推動信息資源共享,建立健全環境信息數據中心平臺,全面有效地分析環境質量狀況以及其發展趨勢,對青海省環境進行有效監控,為全省的環境管理以及決策提供強有力的支持,需要建設青海省環境數據中心,把各個部門的公共信息存儲在這一數據中心,這樣也有利于確保數據的唯一性、準確性以及一致性,而且還有效地提高了環境信息化的整體工作效率。
關鍵詞:環境信息中心:發展:戰略
隨著國家經濟的迅速發展,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環境形勢也隨著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其中,信息化建設則是加強環境管理工作的一個有效途徑和手段,而且在未來的發展中發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要想提高其效益,標準規范體系則是提高環境信息化水平的一個基本保障。當下現有的體系已經逐漸不能滿足環境信息化實際發展的需要,基于此,需要繼續對標準規范體系加以完善,結合急用先行和全面推進的方針,把環境信息化標準規范體系切實納入到環保科技的標準體系當中,以此來不斷地完善其工作,促使環境信息工作的有效開展。
辦公自動化是促進信息化建設的技術保障,在環境信息公開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需要基層環保部門做好硬件、軟件兩方面的準備工作,要積極探究環境信息化建設的多元化的投入機制,要建立以政府為主的多元化資金的投入機制,要把環境信息化工作納入到政府的規劃、計劃以及財政預算當中,而且還需要隨著社會經濟事業的發展實現同步增長。只有將硬件、軟件兩者齊抓、協調推進,才能保障環境信息工作的順利實施。
“在線監測”實際上也就是現場采集排污數據,然后再傳輸給環保部門。既需要相關的環境監察部門到現場進行執法,也需要在線監測儀器的遠程監測有效配合,要雙管齊下。但是實際上則不是這樣的,在現場監察過程中,環保局也能夠發現,有些排煙管根本沒有和分析監測儀器連接在一起,但是分析顯示屏卻在不停地顯示相關的數據;有些分析儀信號線和數據采集儀沒有相連在一起,但是儀器還在不斷給環保部門發送所采集到的數據信息。因此,不要讓在線監測成為擺設,要發揮出其應有的價值,正因為如此,更需要在技術培訓方面對其加以改善,更加規范環境信息的中心建設,提高其效率,促使其符合嚴格的標準規格。
環境監控中心在投運之前,環境監察部門可以說是專門的治污“警察”,這也導致了很多問題的出現。基于此,環保部門需要盡快建立具體組織協調的環境信息公開工作體系,而且還要以此作為基礎,逐步完善環保信息公開工作的責任制。此外,也要把環境信息公開工作看作是一項重要的日常工作,要和其他環保工作一起布置、落實、檢查和考核等。這樣也能夠有效提高環境信息的公開化,提高環境監控的工作水平和效率,促使環境信息公開工作和社會的發展同步。
重視并不代表實施,盡管國家已經頒布了很多環境衛生方面相關的法律法規,這些法律法規也為環境衛生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依據。但是如何才能讓這些法律法規在具體的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的過程中發揮出應有的價值卻成為環境衛生工作面臨的一個難題。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需要加強環境保護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才能使得已經頒布的法律法規有效實施開展,才能讓法律法規發揮出應有的效應。另外,加強環境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還能夠把群眾的環境衛生意識激發出來。環境衛生工作是一項社會性的工作,要切實貫徹“環境保護,人人有責”的目標,要讓全民認識到環境保護衛生工作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只有全民參與進來,才能更好地實施、促進環境衛生工作的順利開展。
在線監控系統硬件基礎設施的建設只是整個環境信息中心工作中的一個部分,為了確保整個監控系統的可靠運行,還需要不斷完善相關的規章制度,需要專業的人才隊伍作為基礎。如果工作人員不熟悉服務器以及相關的網絡技術,即便面對小小的系統故障也會束手無策,這也就導致了只能花冤枉錢請集成商上門解決此故障,無形中也加大了監控中心的運行成本。因此,為了確保環境監控系統能夠安全正常運轉,為了降低運行成本,需要培養計算機網絡的專業人才,而且還要有針對地對不同應用層面的管理以及使用人員開展相關的技能培訓,為環境監控的正常運行培養出合格的專業人才來。
我國環保組織在不斷發展壯大,但由于受體制等問題的約束,其監督作用也往往受限。不容忽視的現實是近年來的多起環境污染案件曝光的背后均有環保社會組織的身影,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加大社會組織的參與度,必將提高其監督力度,為我國環境信息公開制度的推演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六、加強規章制度建設
為了促使環保工作的順利開展,建立且完善環境信息中心的規章制度是很有必要的。計算機與外部設備可以說是環境信息化建設的物質基礎,加強對設備的管理,切實提高其利用率,既能促使系統更穩定高效地工作,又能節約成本,為創造經濟效益奠定好堅實的基礎。
總之,現代化的建設、發展,離不開環境保護信息化工作的大
參考文獻:
[1]王合生.環境監測信息化建設分析—走中國式環境監測信息化建設道路[J].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2006.18(5):1-3.
[2]申永輝,趙志辰.網絡化機房動力及環境監控系統工程實踐[J].信息通信. 2012(05) .
[3]牛雪瑩.淺析環境信息化建設在環境保護工作中的重要性.《科協論壇:下半月》.2011年第2期.
[4]高峻峰.環境信息資源共享發布技術規范制定.廣州市環境科學[J],2010 ,(1): 44-48.
[5]謝茗、曾軍龍.國外企業環境信息公開制度的經驗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2012(11):29.
[6]甄欣,曾錚.對省級環境保護信息系統建設的探討[J].科學咨詢(決策管理),2010(4):14-15.
[7]李莎.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中會計職業判斷的應用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3,(1).
[8]陳德銘.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生物質能的開發利用——在2006年8月19日全國生物質能開發利用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摘要.可再生能源,2006,(05).
[9]朱懷松,白雪.我國城市環境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發展戰略[J].黑龍江水利科技,2008(1):65-68.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5-0008-02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X3;G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