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莫三嗪單藥治療老年癲癇患者的Meta分析
李欣寧樹君羅海龍1汪麟2
(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一科,黑龍江佳木斯154002)
摘要〔〕目的系統評價拉莫三嗪單藥治療老年癲癇患者的控制率及耐受性。方法用計算機對Cochrane癲癇組登記的數據庫進行全面檢索,并對相關的綜述及參考文獻進行追蹤檢索,觀察癲癇控制率、副作用及其引發的退出率。結果共3篇中文文獻和4篇英文文獻最終納入49個中心的隨機對照試驗,包括797例患者,4個涉及英國、法國、芬蘭、挪威、克羅地亞等,治療時間均在3個月以上。由于中文文獻中1篇涉及腦卒中后癲癇患者的年齡被限定在50歲以上,2篇老年人群相關的亞組分析缺乏,因此排除這3篇中文文獻;拉莫三嗪組與卡馬西平組完成治療人數呈現統計學意義上的異質性;拉莫三嗪組副作用引發的退出率顯著低于卡馬西平組(P<0.05),但兩組癲癇控制率、副作用發生率差異均不顯著(P>0.05)。結論 拉莫三嗪單藥治療老年癲癇患者控制率和卡馬西平相當,但具有較好的耐受性。
關鍵詞〔〕拉莫三嗪;癲癇;Meta分析
中圖分類號〔〕R742.1〔文獻標識碼〕A〔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衛生廳課題(2011-396)
通訊作者:羅海龍(1978-),男,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腦血管病及血管性癡呆研究。
1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神經內科
2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急診科
第一作者:李欣(1979-),男,碩士,主治醫師,主要從事腦血管病及血管性癡呆研究。
Cochrane將癲癇治療中拉莫三嗪與卡馬西平單藥治療的系統評價沒有分析老年人群的相關資料〔1〕。本研究系統評價拉莫三嗪單藥治療老年癲癇患者的控制率及耐受性。
1資料與方法
1.1檢索策略用計算機對Cochrane癲癇組登記的隨機對照試驗庫(CCTR)、中國循證醫學中心RCT/CCT數據庫等數據庫進行全面檢索,并對相關的綜述及參考文獻進行追蹤檢索,中英文檢索詞分別為拉莫三嗪臨床試驗和Lamotriginerandomizedtrial。
1.2文獻質量評價應用統一的質量評價表格評價質量并提取治療,由兩名研究者獨立評價每一篇符合納入標準的文獻并提取資料,同時交叉核對,一旦發生分歧,則共同討論解決。隨機分配方法、分配隱藏及方案的充分性、盲法、退出/失訪是方法學質量評價的主要方面。
1.3統計學分析Meta分析過程中采用RevMan5.0.21.0 軟件(Cochrane協作網),χ2檢驗各納入研究結果間的異質性,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合并分析P>0.1和I2<50%的數據,采用隨機效應模型合并分析P<0.1和I2>50%的數據,用相對危險度及其95%可信區間表示計數資料。
2結果
2.1納入研究的一般情況及質量評價3篇中文文獻和4篇英文文獻最終納入49個中心的隨機對照試驗,包括797例患者,4個涉及英國、法國、芬蘭、挪威、克羅地亞等,治療時間均在3個月以上。由于中文文獻中1篇涉及腦卒中后癲癇患者的年齡被限定在50歲以上,2篇老年人群相關的亞組分析缺乏,因此排除3篇中文文獻,納入研究基本情況及質量評分見表1。

表1 納入研究的一般情況及質量評價
2.2拉莫三嗪組與卡馬西平組完成治療人數拉莫三嗪組與卡馬西平組完成治療人數呈現統計學意義上的異質性,見表2。

表2 拉莫三嗪組與卡馬西平組完成治療人數(n)
2.3拉莫三嗪組和卡馬西平組的癲癇控制率、副作用及其引發的退出率比較拉莫三嗪組副作用引發的退出率顯著低于卡馬西平組(P<0.05),但兩組癲癇控制率、副作用發生率之間的差異均不顯著(P>0.05),見表3。

表3 兩組癲癇控制率、副作用及其引發的退出率比較
3討論
流行病學資料證實,在對老年人群造成影響的神經系統疾病中,腦卒中中排第一位,癡呆排第二位,癲癇排第三位,同時,和青年及兒童相比,老年人群具有顯著較高的癲癇發病率〔6〕。由于和青中年人群相比,老年人群具有較低的肝腎功能清除能力,同時服用多用藥物的患者也占較大比例,因此就將一定的風險性帶給了臨床對傳統一線藥物卡馬西平的應用〔7〕。1994年,拉莫三嗪獲FDA批準上市,其將自身較廣譜的抗癲癇作用充分發揮出來的途徑為通過對鈉通道等的抑制,現階段已經在臨床實踐中得到了極為廣泛的應用〔8〕。本研究結果說明具有較高的Meta研究質量和可信的分析結果,但是實施性偏倚是否存在并沒有提及。在國外,拉莫三嗪已經成為臨床一線用藥,但是在我國,在經濟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大多數地區臨床在治療老年人群癲癇的過程中仍然通常用卡馬西平及丙戊酸鈉〔9~12〕。本研究結果說明了拉莫三嗪單藥治療老年癲癇患者的控制率和卡馬西平相當,但具有較好的耐受性,但納入的試驗均并不是亞洲人群的研究資料,關于我國老年癲癇患者治療中拉莫三嗪單藥治療的效果還需要深入研究。
4參考文獻
1宋喚春.拉莫三嗪在癲癇患者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 2011;30(11):721-7.
2GiladR,SadehM,RapoportA,et al.Monotherapyoflamotrigineversuscarbamazepineinpatientswithpoststrokeseizure〔J〕.ClinNeuropharmacol,2007;30(4):189-95.
3SaetreE,PeruccaE,Isoj?rviJ,et al.Aninternationalmulticenterrandomizeddouble-blindcontrolledtrialofLamotrigineandsustained-releasecarbamazepineinthetreatmentofnewlydiagnosedepilepsyintheelderly〔J〕.Epilepsia,2007;48(7):1292-302.
4RowanAJ,RamsayRE,CollinsJF, et al.Newonsetgeriatricepilepsy:arandomizedstudyofgabapentin,lamotrigine,andcarbamazepine〔J〕.Neurology, 2005;64(11):1868-73.
5BrodieMJ,OverstallPW,GiorgiL.TheUKlamotrigineelderlystudyGroup.Multicentre,double-blind,randomisedcomparisonbetweenlamotrigineandcarbamazepineinelderlypatientswithnewlydiagnosedepilepsy〔J〕.EpilepsyRes,1999;37(1):81-7.
6張曙光,石磊,楊鑒,等. 加用拉莫三嗪治療成人難治性部分性癲癇的療效觀察〔J〕.中國藥房,2012;23(26):2451.
7張冬梅. 拉莫三嗪治療新診斷的成人部分性癲癇的療效及其對腦電活動的影響〔J〕.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2012;29(9):797-83.
8何佳, 黃睿, 周東, 等. 新一代抗癲癇藥物對成人全面強直陣攣發作單藥治療保留率的比較〔J〕.華西醫學,2012;27(6):855-9.
9夏莉,何瑜玢,顏起文, 等. 拉莫三嗪治療成人部分性發作癲癇的臨床療效與安全性研究〔J〕.卒中與神經疾病, 2011;18(2):96-8.
10譚啟富. 試評我國癲癇外科的發展〔J〕. 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2;17(10):577-8.
11劉養鳳,周柏玉,王靜,等.癲癇與認知功能〔J〕. 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2;12(29):5789-91.
12張小芬,俸軍林.神經肽Y與癲癇的研究進展〔J〕.海南醫學,2012;23(21):122-4.
〔2014-03-15修回〕
(編輯張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