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胃泌素17、胸苷激酶1、癌胚抗原、糖類抗原19-9、12-5、72-4聯合檢測在胃癌中的診斷價值
胡召鎖徐元宏1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檢驗科,安徽合肥230011)
摘要〔〕目的探討胃泌素(G)-17、胸苷激酶(TK)1、癌胚抗原(CEA)、糖類抗原(CA)19-9、12-5、72-4聯合檢測對胃癌診斷的臨床意義。方法分別檢測60例胃癌患者(胃癌組)、42例健康者(對照組)血清中G-17、TK1、CEA、CA19-9、12-5、72-4的水平。結果胃癌組血清G-17、TK1、CEA、CA19-9、12-5、72-4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G-17、TK1、CEA、CA19-9、12-5、72-4聯合檢測的靈敏度為85%,明顯高于各單項檢測的靈敏度(χ2=32.602,P<0.05);而聯合檢測的特異度與單項檢測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5.984,P=0.425)。結論G-17、TK1、CEA、CA19-9、12-5、72-4聯合檢測對胃癌患者的診斷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能顯著提高診斷的靈敏度。
關鍵詞〔〕胃癌;胃泌素(G)-17;胸苷激酶(TK)1;癌胚抗原(CEA);糖類抗原(CA)19-9;CA12-5;CA72-4
中圖分類號〔〕R735.7〔文獻標識碼〕A〔
通訊作者:徐元宏(1964-),男,主任醫師,主要從事微生物檢驗研究。
1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檢驗科
第一作者:胡召鎖(1980-),男,主管檢驗師,主要從事臨床檢驗診斷學研究。
胃癌具有一定地域性特征,好發人群為50歲以上中老年人群,男性發病率高于女性〔1〕。早期胃癌患者無明顯癥狀,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胃息肉、慢性胃炎等癌前病變,當出現腹水、嘔血、便黑、鎖骨淋巴結腫大等明顯胃癌癥狀時,患者疾病已步入中晚期,此時治療難度極大,因此,臨床認為胃癌救治工作的關鍵在于早期的診斷。胃癌診斷方法多樣,包括X線鋇餐檢查、胃鏡檢測、超聲檢查以及實驗室檢測等〔2〕。其中實驗室檢測指標有胃泌素(G)-17、胸苷激酶(TK)1、癌胚抗原(CEA)、糖類抗原(CA)19-9、12-5、72-4,本文旨在分析上述指標在胃癌中的診斷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我院胃癌患者60例為胃癌組。納入標準:①年齡≥50歲;②為原發腫瘤;③未經手術和其他治療;④均經病理學確診。排除標準:未經病理學檢查、非原發腫瘤、已接受化療和(或)手術治療者。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齡50~78歲,平均60.89歲。對照組42例為我院體檢健康人群(年齡≥50歲),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齡50~73歲,平均59.72歲。兩組性別構成比、年齡差異不顯著(P>0.05)。
1.2檢測方法所有待檢人員禁食6 h,采集5 ml靜脈血液,2 000 r/min離心8 min,去除上清,將標本置于-70℃溫箱內保存待檢。選用酶聯免疫吸附(ELISA)檢測血清G-17水平,試劑盒由芬蘭Biohit公司提供,檢測操作嚴格按說明書進行。選用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檢測標本CEA、CA19-9、CA12-5、CA72-4水平,檢測儀器及配套試劑由瑞上羅氏公司提供,操作嚴格按說明書進行。TK1選用化學發光結合斑點雜交技術檢測,試劑盒由深圳市華瑞同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操作嚴格按說明書進行。
1.3觀察指標以G-17>10 pmol/L為陽性;TK1>2 pmol/L為陽性;CEA≥10 μg/L為陽性;CA19-9≥37 U/ml為陽性;CA12-5>35 U/ml;CA72-4>6.9 U/ml為陽性。觀察聯合檢測與單項檢測對胃癌診斷的靈敏度=真陽性/(真陽性+假陰性)×100%,特異度=真陰性/(真陰性+假陽性)×100%。
1.4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9.0軟件進行t檢驗,χ2檢驗。
2結果
2.1兩組檢測結果比較胃癌組血清G-17、TK1、CEA、CA19-9、CA12-5、CA72-4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單項檢測與聯合檢測對胃癌診斷的靈敏度比較聯合檢測的靈敏度為85%,明顯高于各單項檢測的靈敏度(G-17 41.67%、TK1 55.00%、CEA 46.67%、CA19-9 53.33%、CA12-5 43.30%、CA72-4 45.00%)(χ2=32.602,P<0.05)。
2.3單項檢測與聯合檢測對胃癌診斷的特異度比較聯合檢測的特異度為90.48%,與各單項檢測的特異度比較(G-17 78.57%、TK1 88.10%、CEA 92.86%、CA19-9 90.48%、CA12-5 88.10%、CA72-4 92.86%)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5.984,P=0.425)。

表1 兩組各指標檢測結果比較 ± s)
3討論
G-17是消化道G細胞分泌的一種腸胃激素,該物質在調節消化道功能,維持消化道解剖結構上具有重要作用。G-17在胃癌發生、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其對癌細胞的增殖及擴散具有重要作用。胃癌大鼠伴有明顯G-17高表達,且胃底、病變區及賁門表達水平最高,提示G-17表達與病變位置存在一定聯系〔3〕,與本次研究結論一致。TK1是胸腺嘧啶核苷向單磷酸胸腺嘧啶轉化的橋梁酶之一,該物質是細胞周期依賴性標志物,胎兒組織及成人增殖細胞內均可見TK1高表達情況,但胎兒內的高表達TK1可隨其發育而逐步衰減〔4〕。正常情況下,人體TK1含量極低,當機體內存在大量細胞增殖情況,患者TK1水平將急劇增高。換而言之,當患者機體內癌細胞大量增殖時,患者TK1活性及表達水平都將劇烈上升〔5〕。本研究提示胃癌組患者伴明顯細胞異常增殖情況,可疑為癌變。CEA是結腸癌病變組織內提取的一種抗原,是腫瘤細胞表面結構抗原之一,臨床將該物質納為腸胃道腺癌的特異性標志物。CEA檢測在胃癌分期較晚及伴遠端轉移患者中的檢測靈敏度較高,如患者CEA水平低于正常值的50%或降低至正常范圍后轉而持續增高達5 w以上,提示患者治療效果顯著,但如追加相關治療后,患者CEA繼續增高,則提示預后不良。CEA表達水平受胃癌預后、疾病進展、腫瘤體積、淋巴遠端轉移程度等因素影響,臨床常將其聯合其他指標以評價胃癌患者化療療效〔6〕;與本研究結論一致。CA19-9主要成分為唾液酸和唾液糖蛋白,該物質在上皮類惡性腫瘤患者血清內均存在高表達情況,且其表達水平與患者腫瘤體積、浸潤深度以及淋巴結轉移狀況相關〔7〕。臨床將CA19-9納為胃癌預后獨立判定指標之一,高表達的CA19-9提示患者生存期縮短〔8〕。CA12-5是一種大分子多聚糖蛋白,其結構與黏蛋白近似,該物質是臨床常用卵巢上皮瘤診斷標志物之一,其在胃癌腹膜轉移患者中也存在高表達情況〔9〕。CA72-4是高分子量類糖蛋白分子的一種,其最早發現于腸道及卵巢腫瘤患者血清中,胃、結腸、肺以及胰腺腫瘤中也存在高表達情況,其是胃癌分期的重要參考指標〔10〕。
綜上,聯合檢測血清G-17、TK1、CEA、CA19-9、CA12-5、CA72-4可顯著提高胃癌診斷靈敏度,提高確診率。
4參考文獻
1張玲霞,莊坤,張瀝,等.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及幽門螺桿菌 Ig-G 抗體與萎縮性胃炎及胃癌的關系研究〔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4;1(8):1076-8.
2鄔建民,張力.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和幽門螺桿菌IgG抗體對萎縮性胃炎的診斷價值〔J〕.檢驗醫學,2011;26(6):375-8.
3Li FX,Li SX,Wei LJ.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re-operative serum tumor markers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undergoing curative treatment〔J〕.Biomark Biochem Indic Expos Resp Susceptibil Chem,2013;18(7):632-7.
4朱劍峰,李志輝,朱紅靜,等.CEA、CA199、CA724、CA242、CA125、CA50對消化道腫瘤的診斷價值〔J〕.實用癌癥雜志,2014;1(5):501-2.
5王成英,王維平,曹秀華.血清腫瘤標志物CEA、CA19-9、CA12-5、CA72-4、CA50對胃癌的診斷價值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2;50(22):74-5.
6朱昱冰,葛少華,張連海,等.腫瘤標志物在胃癌患者中的診斷及預后價值〔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2;15(2):161-4.
7趙倩,姜敏.肝硬化門脈高壓癥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與胃泌素-17的變化及意義〔J〕.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2012;21(12):1085-9.
8Xi Wu,Xing Hua,Lu Tong.Evaluation of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serum tumor markers,and fecal k-ras and p53 gene mutations for pancreatic cancer〔J〕.Chin J Digest Dis,2006;7(3):170-4.
9唐勇,劉敏,馬蘭英.CEA、CA19-9、CA72-4在胃癌化療療效評價中的臨床意義〔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12;35(9):1228-33.
10丁慧,左雪梅,李吉,等.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和MG7-Ag在胃癌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臨床消化病雜志,2011;23(2):81-3.
〔2013-12-27修回〕
(編輯苑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