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字城,王 茜,田 強,陳 艷,張 彤,木合塔爾·阿不力米提
(新疆醫科大學,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4)
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畢業答辯評分情況的探討
張字城,王 茜,田 強,陳 艷,張 彤,木合塔爾·阿不力米提
(新疆醫科大學,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4)
通過分析答辯評分的情況了解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教育質量,發現其中的問題并進行探討。采用回顧分析法對某高校連續6年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答辯分數進行統計分析發現,高分學生的數量逐年減少,不及格學生的數量逐年增加。連續6年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質量水平呈下滑趨勢,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為建立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體系提供依據。
醫學專業學位;畢業答辯;質量評價;研究生教育
近幾年研究生教育快速發展,研究生規模急劇擴大,社會對研究生創新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等方面的需求則更為直接、迫切。隨著高等教育國際化和大眾化進程的加快,我國大學研究生類型不斷分化,有的向教學應用型方向持續發展,有的則正向研究型方向轉變。為更好地適應社會需要,專業學位研究生日益增多。為了解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教育質量,我們調查了新疆某醫學高校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畢業答辯分數并進行分析,為健全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體系提供依據,現介紹如下。
調查2008—2013年新疆某醫學高校連續6年的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共4 622人的畢業答辯分數。
查閱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畢業答辯檔案,進行統一量化評分。
從以下9個方面進行綜合考查,總分為百分制。(1)論文選題:是否有重要的理論意義或應用價值;(2)文獻調研:調研是否充分,對研究課題的發展動態是否了解清楚;(3)實驗設計:是否周密、合理;(4)研究方法:是否采用了新的方法、技術或對所用技術進行了改進;(5)數據分析:數據是否充分與可靠,數據處理、圖表制作是否規范;(6)研究結果:結構是否嚴謹,層次分明的程度以及邏輯性、關聯性;(7)理論知識:基礎理論及專業知識是否扎實;(8)寫作與綜合分析:是否達到預期結果,有沒有新見解;(9)論文答辯:表達能力如何,思維是否清晰,回答問題是否切題。
3.1 一般情況分析
在調查完成進行數據統計時發現,連續6年的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答辯評分均為正態分布,其中以80~89分居多,而2011年、2013年70~79分的學生占多數,結果見圖1~6。

圖1 2008年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答辯評分分布情況

圖2 2009年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答辯評分分布情況

圖3 2010年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答辯評分分布情況

圖4 2011年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答辯評分分布情況

圖5 2012年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答辯評分分布情況

圖6 2013年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答辯評分分布情況
3.2 分布趨勢分析
連續6年該校專業學位研究生答辯評分趨勢比較見圖7~9。在對該校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答辯評分進行數據分析時發現:(1)連續6年學生畢業答辯的分數主要分布在70~79分以及80~89分這兩個區間內;(2)這6年中,學生答辯成績在80~89分區間的人數比例呈下降趨勢,在70~79分區間的人數比例呈上升趨勢,總分呈現下滑趨勢;(3)連續6年學生答辯成績小于60分的人數比例有上升趨勢,即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畢業答辯的不合格率在升高。

圖7 連續6年學生答辯成績在80~89分區間的趨勢

圖8 連續6年學生答辯成績在70~79分區間的趨勢

圖9 連續6年學生答辯成績在小于60分區間的趨勢
4.1 管理體制
現階段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不能達到教育部的培養要求和目標[1]。目前我國的醫學院校研究生,尤其是中醫藥院校的臨床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缺乏統一、規范的培訓制度,研究生在臨床實習中隨意性較大,在本科階段未掌握的臨床知識、技能往往在就讀研究生后仍然不能規范、全面地掌握,亟須進行改革完善[2]。一些醫學相關專業如藥學、中藥學、公共衛生學等專業學位型研究生仍然沿襲學術型研究生的培養要求進行培養,相當不合理,應該讓這類研究生參與更多的專業學習,如進藥廠、藥物檢驗監督機構、醫院藥房學習專業知識。
4.2 導師能力
學生學位論文的質量是評價導師指導水平最重要的指標[3]。多數研究生導師盡職盡責,能從思想、科研、專業等方面給予研究生細心指導,但部分導師對研究生教育不夠重視,沒有充足的時間對學生進行指導,還有個別導師本身科研能力有限,沒有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使課題來源層次低、科技含量低。另外,由于導師缺少科研經費,很多科學實驗無法完成,指導學生完成的學位論文實際應用價值小[4]。建立和完善導師隊伍考核評估機制[5-6]不但可以有效監督檢查導師的工作業績,提高導師的自制能力和指導的自覺性,又可以對導師的指導能力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再依據評估結果,實行動態上崗,優化隊伍結構,充分調動導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奠定良好基礎。
4.3 學生素質
對于研究生而言,主觀能動性和創新能力是關鍵。開設醫學專業學位的目的是培養從事臨床工作的高層次人才,達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目的,更好地服務于人民。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目標不明確,不能做到盡職盡責,對服務對象不清楚,更不知道為什么去做。作為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應明確自身責任,利用一切機會加強專業能力的鍛煉。現階段醫學生存在一種浮躁的情緒,在本科時期畢業實習階段,出于個人考慮,往往以縮短自己的臨床實習時間來進行考研復習等。到研究生階段,不能專心進行臨床輪轉,而去兼職賺錢或者進行工作試工等,這使得醫學研究生進行臨床專業實踐的時間大大減少。優秀的醫生本身就是用經驗和時間磨煉出來的,因此,還應該注重對醫學生的思想素質培養,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確定日后工作服務的對象,腳踏實地,努力認真地完成每個階段的學習任務,培養出符合我國國情又順應國際醫學發展潮流的新一代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
教育是一項非常復雜的活動,一些因素無法進行定量分析,從而無法進行科學評價。在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中,研究生的素質、創新能力,研究生導師的經費支持、技術支持等需用不同指標進行評價。在建立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體系時,要注意各項因素的有機結合,以便全面準確地評價研究生的教育質量。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指標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亟待完善[7],尤其是在制訂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體系時,其專業技能和專業素養應是重點考核部分之一。
[1]曹棟棟,王青,王志鋒,等.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綜合素質內涵的研究[J].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版,2009(5):72-78.
[2]王振濤,常學輝,韓麗華,等.提高醫學專業研究生臨床能力教學模式實踐研究[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2,20(2):139-140.
[3]國兆亮,王楠.關于研究生導師評價的幾點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12(1):56-58.
[4]王茜,李樹林,田強,等.醫學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的分析與建議[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0(8):1147-1149.
[5]林青,羅瑾,周清泉.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下的導師管理工作思考[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36):8891-8893.
[6]岳國峰,李正關,王梨,等.南京醫科大學研究生導師隊伍結構現狀淺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8(4):55-57.
[7]劉衍君,董杰.我國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指標體系亟待完善[J].學理論,2011(34):279-280.
G526.5
B
1671-1246(2015)08-013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