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糞基質與營養土不同配比對水稻秧苗素質的影響
熊扣華1,姜紅平2,吳克軍3,廖中軍4,鄭杰1
(1.建湖縣蘆溝鎮農業中心,江蘇建湖224711;2.建湖縣鐘莊街道農業服務中心,江蘇建湖224741;3.鹽城市春泉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江蘇建湖224731.4.建湖縣高作鎮農業服務中心,江蘇建湖224752;)
摘要:通過蚯蚓糞與營養土的不同摻合比例,探討了蚯蚓糞基質對機插秧秧苗素質的影響。蚯蚓糞與營養土為1︰1的配比最適宜機插秧秧苗素質的提高,秧苗的發根數量、根長、白根數、根鮮重和干物質積累均呈最佳狀態。
關鍵詞:蚯蚓糞;基質;秧苗素質
收稿日期:2015-04-12
基金項目:江蘇省農業三新工程項目;江蘇省科技支撐計劃項目(BE2014345)。
作者簡介:熊扣華(1977-),女,農藝師,主要從事農技推廣服務工作;E-mail:ycjhlic@163.com。
蚯蚓糞是一種黑色、均一、有自然泥土味的細碎類物質,具有較多的孔洞,通氣性、排水性好,持水量高。蚯蚓糞有很大的表面積,使得許多有益微生物得以生存,它具有良好的吸收和保持營養物質的能力,同時經過蚯蚓消化,有益于蚯蚓糞中水穩性團聚體的形成,對提高保肥能力、避免肥分淋失起著積極作用。應用不同基質(包括蚯蚓糞作為水稻育苗基質)進行水稻機插秧育苗及其對機插秧秧苗素質的影響已有廣泛的試驗研究[1-3]。為了驗證蚯蚓糞作為水稻育苗基質在本地區的可行性,我們在揚州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專家指導下進行了蚯蚓糞基質育苗對水稻秧苗素質的影響相關試驗。

1材料與方法
1.1.1供試水稻品種:淮稻5號。
1.1.2蚯蚓糞。由鹽城市春泉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和揚州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聯合在建湖縣上岡現代農業產業園內通過牛糞經過蚯蚓取食形成,過篩后備用。
1.1.3營養土。按照每盤用土量4~5kg取前茬為水稻的秧田土作為備用土,敲碎,以孔徑0.5mm篩過篩,然后按每盤用土3.5~4.0kg,每50kg土加45%復合肥0.2kg拌勻作為營養土,堆置1~2d。再根據不同試驗要求與過篩的蚯蚓糞拌勻成為水稻機插秧培養基質。
試驗在建湖縣蘆溝鎮五聯村進行。按照試驗要求,由機器自動裝盤,基質裝平盤面;噴水調節至料淋透而不滴水;每盤播干種135g(種子發芽率87%)。播后將育秧盤按照不同處理移至室內堆置、蓋實薄膜進行避光保溫催芽,1d后將秧盤移到室外秧田,生長管理與常規育秧相同。22d后進行秧苗素質測定。
2結果與分析
每次施肥后3d,分別調查試驗葉面肥及對照處理區小麥生長情況,均未發現受害癥狀。
由表2可以看出,各葉面肥處理與對照相比,穗實粒數、千粒重等均有明顯的提升,對小麥都有較好的增產效果,經濟效益均有所提升。其中處理6對小麥增產效果最佳,增產率達12.61%,與其余各處理呈顯著差異或極顯著差異;處理5對小麥的增產效果略差于處理6,呈顯著差異;處理3、處理7兩配方的增產效果優良,與處理5相當,增產率也分別達10.12%和10.41%,與增產效果最佳的處理6呈極顯著差異;處理1、處理2和處理4三配方的增產效果良好,雖然明顯比處理3、處理5、處理6和處理7增產效果略差,但增產率仍分別達到7.62%、6.49%和7.08%。
3討論與小結
試驗結果顯示,7個供試葉面肥處理區在小麥揚花初期、灌漿初期噴施兩次后,小麥衰老稍有延緩,全面灌漿加速,增產效果比較明顯,且收獲前試驗田塊除空白對照小區有部分倒伏外,其他各葉面肥處理區均未出現小麥倒伏現象。在葉面肥噴施時間上,可考慮在小麥穗期防病治蟲時合并混噴,如在齊穗始花期時施用第1遍,灌漿初期時施用第2遍。
采用隨機區組設計,3次重復,根據培養基質中所含蚯蚓糞比例的不同設4個處理。處理1:蚯蚓糞︰營養土=1︰0;處理2:蚯蚓糞︰營養土=2︰1;處理3:蚯蚓糞︰營養土=1︰1;處理4:蚯蚓糞︰營養土=1︰2。每個處理10盤。測定項目有出苗期、根長、根數、白根數、葉長、苗高、鮮重、干重、莖粗。每盤取10株苗測定相關項目。
2結果與分析
結果表明(表1),當基質中蚯蚓糞含量超過50%時,機插秧秧苗的白根比例達到100%。但當培養基質中含100%蚯蚓糞時,根長、發根數及根鮮重明顯受到抑制。以1︰1比例含50%蚯蚓糞基質的處理3秧苗的根長、發根數及根干重形成最佳,蚯蚓糞有利于機插秧秧苗白根的形成。

表1 不同配比處理對機插秧根系影響
不同配比處理對前3葉影響確實太小,這與水稻秧苗3葉前生長所需養分完全依靠稻粒自身養分消耗有關,但第4、5葉的生長受到不同配比處理的影響較大。由表2可知,過高蚯蚓糞含量的基質,并不適宜于培育健壯的機插秧秧苗。100%蚯蚓糞基質的處理1,秧苗的第4葉明顯較其他處理縮短。這說明處理3的基質最有利于促進機插秧苗葉片的生長。

表2 不同配比處理對機插秧葉片長度的影響 cm
秧苗鮮重與干重情況是反映秧苗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表3表明,從秧苗株高、鮮重、莖葉鮮重、根鮮重和莖粗來看,處理3優勢明顯。

表3 不同配比處理對機插秧秧苗素質的影響
3小結與討論
近幾年來基質有機肥已廣泛應用于水稻育苗上,但實踐證明,單純的使用基質育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基質適當地與營養土摻合,更有利于培育健壯秧苗。本試驗結果表明,采用蚯蚓糞和營養土各50%的配比,可以培養健壯的機插秧秧苗,其根系發育、葉片生長和干物質積累,明顯優于其他處理。這與李國生等蚯蚓糞基質對機插秧秧苗素質的影響結果相吻合。適宜的蚯蚓糞配比,可以有效改善秧苗基質特有的團粒結構,有利于秧苗后期的養分供應,從而促進根系發育和葉片生長,提高秧苗成活率。因此,采用蚯蚓糞與營養土有機結合,是培育優質機插秧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 李國生,華鶴良,陳后慶,等.蚯蚓糞基質對機插秧秧苗素質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13,41(10):4287-4288.
[2] 張衛星,朱德峰,林賢青,等.不同播量及育秧基質對機插水稻秧苗素質的影響[J].揚州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2007,28(1):45-48.
[3] 吳一梅,張洪程.秧齡對機插水稻秧苗素質及產量的影響[J].中國稻米,2009(1):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