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高中課程網上資源平臺
本刊訊 日前,由自治區教育廳主導建設的高中課程資源平臺已經通過自治區普通高中課改辦組織的專家評審。該平臺集納了全國各地名師名校的高中課改成果,高中教師只需登錄網站,相關優質課程資源便唾手可得。據悉,該平臺已建成的學科課程資源有高一、高二的語文、數學、英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涵蓋了不同版本教材的所有章節,各學科教案、學案、教學課件、典型試題、高考復習、素材資源等以文本、圖片、視頻、音頻等方式提供。教師可直接使用平臺上的資源,也可以將自己的教案、復習資料上傳,與大家分享。
(桂文)
啟動教育扶貧
全覆蓋工作
本刊訊 日前,我區舉行了教育扶貧全覆蓋工作啟動儀式,將在全區建立各級教育結對幫扶關系和學生結對幫扶關系,全面覆蓋貧困地區的每一所學校、每一位教師、每一名學生及每一個建檔立卡的貧困家庭,實現貧困地區教育發展整體水平到2017年接近全區平均水平,到2020年與全區同步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的目標。據悉,我區去年對扶貧資金和教育資金進行了有效整合,建立了教育精準扶貧工作新機制,如給予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優先享受教育資助等。(桂文)
安排1.37億元
獎補義務教育學校教師
本刊訊 截至今年6月,我區申請補助的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含特崗教師)共5.73萬人,為此我區共安排獎補資金1.37億元。為改善農村教師生活,從今年開始,我區全面啟動連片特殊困難地區鄉村義務教育學校及其他地區教學點教師生活補助計劃,按每人每月不低于200元的標準給予補助,由各地根據本地實際自主實施。
(桂文)
設立預科生評價標準
本刊訊 近日,自治區教育廳公布了《少數民族預科學生綜合素質測評試行辦法》,規定預科生綜合素質測評成績為百分制,學業成績占總分的85%,操行與社會實踐占總分的15%。操行與社會實踐成績由操行表現、文體表現和社會實踐活動表現的分數組成,操行表現包括思想品德、文明素養、學風紀律等,占測評成績的40%;文體表現指預科生在文藝、體育方面的表現,占測評成績的30%;社會活動指的是預科生在擔任學生干部、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參加科技競賽或技能競賽、發表作品或論文等方面的表現,占測評成績的30%。
(桂文)
在全國科技大賽中
我區代表隊獲優異成績
本刊訊 近日,第30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香港落下帷幕,比賽中,我區代表隊獲得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競賽項目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5項、專項獎6項。據悉,此次共有483個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競賽項目、1 331個青少年科技創意作品和651個科技輔導員科技創新成果競賽項目參加全國階段的比賽,來自印度、德國、瑞典、丹麥、泰國、韓國、巴西、日本等12個國家的57名國外青少年也受邀參加了終評階段的展示和交流活動。(桂文)
教育部、公安部日前聯合印發《關于加強中小學幼兒園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見》,要求中小學、幼兒園建立并落實逐級消防安全責任制,每日組織開展防火巡查,重點場所在使用期間應當至少每兩小時巡查一次。中小學、幼兒園每年至少要對教職員工開展一次全員消防安全培訓,教職員工新上崗、轉崗前應當經過崗前消防安全培訓。此外,中小學要保證安排一定課時對學生開展消防安全教育,幼兒園應當采取寓教于樂的方式對兒童進行消防安全常識教育。
存在違規招生、收費等亂象的
學校將被撤銷文明校園稱號
日前,教育部、中央文明辦下發《關于深入開展文明校園創建活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各校持續推進校園文明建設工作,實現高校、中小學文明校園創建活動全覆蓋。《意見》提出,中央文明辦將組織文明校園創建典型經驗宣傳,并曝光校園不文明現象;教育部門將校園文明建設納入學校目標考核,納入教育督導工作體系,對在創建期內存在領導班子成員嚴重違紀、違法,有重大勞資糾紛、重大不誠信事件,有重大校園安全責任事故、重大消防責任事故、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等的學校,將取消文明校園評選資格,已獲得文明校園稱號的,由命名表彰單位撤銷其文明校園榮譽稱號。
中央財政下撥150億元
支持學前教育發展
中央財政近日下撥150億元資金支持學前教育發展,采取以獎代補方式引導和支持各地通過新建、改擴建、購買服務、在偏遠農村地區實施巡回支教試點等多種方式,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健全幼兒資助制度,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幼兒和孤殘兒童接受學前教育。據悉,為進一步推動中西部省份實施農村偏遠地區巡回支教試點工作,財政部和教育部今年調整了相關政策,不再統一組織試點工作,改由各地因地制宜自行組織實施,相關經費繼續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擔。
江西省教育廳日前召開“互聯網+”時代下高校創業教育與人才培養研討會,提出將利用互聯網和高校人才優勢打造創新創業線上課程,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校教學各個環節。近年來,江西省高校已建成各類創新創業平臺1 775個,其中國家級創新創業平臺62個。另外,該省各高校設立的專門創新創業教學機構有167個,大學生創新創業社團2 800個,在校大學生創辦的創業機構有882個,今年上半年社團、機構創造的經濟效益近1.6億元。
山東日照:五蓮縣實施
學前教育“流動講堂”制度
近日,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教育局組織實施了“流動講堂”制度,定期組織園長、教師到特色幼兒園開展“全景”專題教研活動。開展“流動講堂”活動,旨在發揮全縣精品課程、名師、名園的輻射和示范作用,為城鄉幼師搭建專業成長平臺,提供相互學習研討交流的空間,促進各幼兒園實現優勢互補,使全縣幼兒園相互推動發展。據悉,截至目前,該縣已開展了“學習故事”“區域活動”等3輪次“流動講堂”活動。
河南鄭州:把學生參與校園
足球情況納入招生錄取參考內容
日前,河南省鄭州市出臺了《鄭州市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實施意見》,提出將把學生參與足球學習、訓練、競賽情況記入綜合素質評價檔案,作為升學考試和評優評先的依據之一,并納入高一級學校招生錄取的參考內容,并對長期從事足球訓練的優秀骨干學生進行獎勵。
最近,日本文部科學省開展了全國性的優秀教師評選活動,此次評選將教師的“實踐活動”視為最重要的依據之一。“實踐活動”主要包括指導學習、升學和就業咨詢,參加體育、社團活動、國際交流和事務性工作等。在日本,一個中小學教師的工作內容不僅僅是備課和講課,還包括在課外時間指導學生進行社團活動,以及與學生一對一談心等。據悉,日本教育委員會每年都會發放“教職工業績評價書”,評價內容有學習指導、生活指導、學校運作和特別活動4個方面,每個方面從能力、態度和實際成績3個角度進行考察。
澳大利亞推出
學習與教學質量指標網站
澳大利亞日前推出了一個名為“學習與教學質量指標”的網站,用戶可以通過網站搜索到感興趣的專業和相關高等教育機構,該網站對各專業和高等教育機構進行了詳細的比較,內容包括當前學生的總體滿意度、最近畢業生的總體滿意度、學生畢業后的就業率、最近畢業生的薪資水平,從而幫助學生和他們的家庭在選擇專業或高等教育機構時做出明智的選決。
(除“本刊訊”外,其他信息據人民網、新華網、中國新聞網、《中國教育報》、《中國教師報》、《世界教育信息》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