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順
摘 要:為了實現學校俱樂部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目的,新北區教育局依據原有學校體育優勢,將全區學校組建成7個跨地區聯校俱樂部。這些聯校俱樂部以領銜學校作為特色培育基地,免費吸納會員單位和會員,通過切磋、交流、研討等方式,組織專項攻關,為教練員和高水平運動員提供學習和交流陣地,其運行方式優于單校俱樂部。
關鍵詞:新北區;體育;聯校俱樂部;回顧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5)11-0049-03
一、聯校俱樂部的組建背景
常州市新北區處在經濟發達的長江之濱,然而這兒的青少年體質狀況卻和全國情況相似,也是不容樂觀的。體質的持續下降,已經構成了社會發展的潛在危機。梳理我區歷年測試數據,學生近20年來肺活量水平繼續呈下降趨勢;速度、爆發力、力量耐力、耐力等素質水平進一步下降;肥胖檢出率繼續上升,視力不良檢出率仍居高不下。再看學校體育課程設置,多年以來一成不變,缺乏主打項目;學校缺乏體育特色和文化引領,體質好的學生“吃不飽”(玩不開),體質差的學生“吃不了”(不開玩),僅僅依靠體育課堂和課余活動,很難滿足學生的需求,導致學生的運動水平“上不去”,肥胖率也“下不來”等。以上諸多因素,制約著我區陽光體育的深入推進。
二、聯校俱樂部的基本情況
基于此,新北區教育文體局審時度勢,從2011年起,革新陽光體育管理體制,將全區所有中小學按學校的區域、規模、師資和傳統項目特色,通過自主競聘、擇優上崗的方法,選派9名項目領銜人,整合組建成九個跨地區聯校俱樂部,免費吸納會員單位和會員,免費為學生提供訓練與幫助。所謂聯校俱樂部,就是在區教育行政部門領導下,以體育項目運動為依托,以骨干教師為示范,把地域相近的學校聯系起來,以領銜學校作為特色培育基地,帶領其他學校一起參與。通過切磋、交流、研討等方式,組織區域內志同道合的體育教師開展教學研究和專項攻關,為教練員和高水平運動員提供學習和交流陣地,從而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種新型組織。
三、聯校俱樂部的組織體制
我區以“領導重視、文化帶動、項目引領、共同發展”為原則,以9所項目學校為基地,將全區所有中小學合理布點,通過引導基層學校開發體育項目,做大、做強、做精體育特色項目,深入挖掘體育項目獨特的文化內涵,逐漸形成各具魅力的學校文化品位,在此基礎上成立學校俱樂部。最后由區教育局整合學校特色項目資源,組成聯校俱樂部。俱樂部內采用理事會會員制的組織形式,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對會員、教練員(指導員)、協管員、經費、場地器械和臺賬資料等進行管理,做到明確分工,各司其責。配備專職指導老師,每次活動做到有計劃、有教案,定時、定點進行指導,及時總結。俱樂部外,實行區教育局專職人員、領銜學校和項目學校校長三級行政體制加強行政管理,用市、區少體校、項目領銜人和教練員三級專業力量,加強俱樂部的業務引領,以“俱樂部網絡管理平臺”為載體,將俱樂部計劃、過程和考核等各個環節產生的資源,及時上傳區專題管理網絡,切實規范過程性管理。
四、俱樂部的常態管理機制
1.領銜人競聘上崗
領銜人是俱樂部的核心和靈魂。競選領銜人,首先,由新北區教育局出臺選聘文件,專門對領銜人的擔任條件、責職、權利和選拔程序、考核要求等作以詳細規定。其次,通過自主申報、學校推薦的方式,產生候選人。最后,局專門組織體育專家和項目學校,通過聆聽俱樂部工作方案的演講,察看侯選人的實績材料,用無計名投票的方式,篩選出德藝俱佳的領銜人。教育局除了對領銜人頒發聘書外,還在每學期末,對領銜人與俱樂部建設進行捆綁考核。考核合格者,繼續擔任領銜人,反之,淘汰出局,重新選拔領銜人。
2.活動全程監控
活動是俱樂部價值體現的重要途徑。為了規范活動,教育局專門成立了俱樂部專題管理網,將活動過程中產生的文字、圖片和成果等資料及時上傳專題網。這樣既可以實時監控俱樂部的運行情況,又可以為俱樂部提供相互學習的資源,讓俱樂部之間相互促進。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安排活動時間,活動形式有理論學習、研討沙龍、技藝切磋和聯誼比賽等。但每次活動,學校主管體育校長必須親自帶隊,教育局體育專干顧建偉親臨指導活動,確保活動安全、務實。
3.制訂考核細則
質量是俱樂部的生命。根據精細化管理理念,我區教育局經過認真梳理,反復醞釀,制訂了詳細表格式的考核細則(表1),內容涵蓋了組織管理、設施經費、隊伍建設、訓練競賽、特殊加分等五個方面,條理清晰,獎罰分明,可操作性強。考核采取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的方式,既有明察暗訪,又有問卷調查,考核結果與領銜人、領銜人所在學校和項目學校考核相結合,促使大家擰成一股繩,向著一個目標,扎實開展工作。
4.培育特色文化
一枝獨秀不是春。我區教育局以創建特色文化學校為抓手,積極鼓勵和引導學校發掘校本資源,發揮師生的主體作用,深入挖掘體育項目的精神內涵,致力培育“一部一校一品”的項目特色文化,以文化熏陶人,在潛移默化中改變師生的鍛煉方式。首先,在俱樂部成立初期,教育局利用半年時間,聘請高校體育項目專家和省市資深專家,對俱樂部教練員和項目學校體育教師,分期分批進行了排球、籃球、健美操、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和運動訓練、科學選材等8個方面的專題培訓,為俱樂部和項目學校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其次,定期組織區級體育特色學校的評比和優先推薦省、市體育特色學校參評。同時出臺政策,凡學校在當年度獲得常州市“兩條一規”先進單位或者省、市、區體育特色學校等榮譽者,在學校年度綜合考核中獎勵加10分(可累計),對工作不力、不按要求開展活動的學校給予扣分,并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處分。到目前為止,我區已經創編了羽毛球校本教材、健美操校本教材、排球、籃球等多部校本教材,生成了許多深受學生喜歡特色文化,如國英小學的“我愛羽毛球”文化,新橋小學的籃球文化,小河小學的健美操文化,安家小學的乒乓球特色項目等,還有新橋中學等8所學校被授予江蘇省或常州市體育傳統項目學校,3家俱樂部被評為江蘇省優秀俱樂部。
5.搭臺展示成果
只有品嘗到甜頭,才能讓學生更愛鍛煉。為此,我區教育局積極搭建各種比賽平臺,針對俱樂部和項目學校訓練情況,每年至少開展一次區級專項比賽,組織俱樂部和項目學校進行比賽,讓體育特長生通過刻苦訓練,品嘗到成功的巨大喜悅,帶動更多的學生來關注、參與體育鍛煉。
除了搭建展示平臺外,我區還出臺相應的考核辦法和獎勵政策,對取得成績的俱樂部、學校和教練員進行表彰。我區頒布常新社教[2012]8號文件,出臺《新北區中小學年度考核辦法》,規定每年對學校年度考核總分100分,體育比賽占5分,同時在加分政策中明確規定,學校組隊參加市級及以上團體體育比賽獲得第一名加20分、第二第三名加15分、第四第五名加10分、第六名加5分。我區還實施“以獎代補”的方式,對取得成績的俱樂部和項目學校、教練員進行獎勵。以去年為例,我區直接對取得成績的項目學校和教練員,以現金形式,獎勵達19余萬元(表2)。
6.改善場館設備
場地設備是俱樂部開展活動的保障。我區采用區、鎮(街道)政府各承擔一半的方法,鼓勵學校加大體育設施投入力度,改善俱樂部活動場館設施。到目前為止,我區相繼建成了實驗中學、國英小學、三井小學、百草園小學、新橋小學、新華小學、羅溪小學和春江小學等8座體育館,俱樂部設施設備基本達到了場地塑膠化,訓練室內化,條件高檔化,已確保訓練和比賽“晴天和雨天不耽誤”。
五、組建俱樂部取得的成績
俱樂部堅持與學校特色、傳統項目相結合,堅持與群眾體育、課外體育結合,堅持與校際交流、競賽活動相結合,因地制宜地開展豐富多彩的聯誼活動,學校與學校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形成了多種交流空間(圖2),他們共同切磋教學和訓練技藝,項目指導能力比單校俱樂部更強,既為運動員增加實戰經驗,又讓學生在多層次友誼比賽中鍛煉了意志,運動能力大幅提升。在省17屆運動會上,新北區取得了42.75塊金牌,區級排名第三,同時向市級體校輸送了153名優秀運動員,向省級及以上專業隊輸送優秀運動員12名。
新北區聯校俱樂部自成立以來,目標清晰,計劃翔實,措施有力,形式豐富,實施有效,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造就了一大批運動精英,培育了一批項目特色和文化精品,為深化陽光體育推進,扎實推進素質教育注入了一劑“強心劑”。聯校俱樂部已經成為我區優秀運動員的“發源地”,青少年活動鍛煉的“向往地”,優秀運動員和項目教練員互動的“交流地”,運動項目難題的“攻關地”,特色項目和校園文化形成的“激發地”。
參考文獻:
[1]唐仁潔.對“陽光體育”運動俱樂部模式教學的實踐與效果的調研[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