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學生為中心”的研究生課程質量評價是以學生的課程體驗為視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課程質量為根本評價目的,同時在借鑒英國研究生課程體驗調查(PTES)的基礎上,提出課程質量評價的重點要逐漸從傳統評價教師的“教”轉變為評價學生的“學”,評價的內容應重視學生的學習體驗和學習效果。
【關鍵詞】以“學生為中心” 研究生 課程質量評價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9-0004-02
當代世界教育教學改革的新動向從“課程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中心”,教育質量評價的著眼點也從投入轉換到關注學生學習體驗和學習效果的層面上來,以“學生為中心”的評價理念逐漸成為考察課程教學質量的一個新視角。從國際經驗來看,很多國家一直很重視學生在研究生課程質量評價中的中心作用,其中尤以英國為代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學校教育就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學生的發展要通過學生的學習來實現,在學習中提高,而學生提高的效果如何,最有發言權的應該是教育活動最直接的參與者學生自己。那么,教育質量評價的焦點要從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的評價標準不僅要充分發揮學生評價的主體作用,而且也要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和學習體驗。
一 如何理解以“學生為中心”的研究生課程質量評價的內涵
對于研究生課程質量評價,如何把評價的關注點從課程實施情況轉變到學生學習效果的軌道上來?首先要將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運用到研究生課程質量評價上來,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研究生課程質量評價理念,從而更好地指導課程質量評價實踐的運行。以“學生為中心”的評價理念是一種全新的評價理念,它強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學生為評價主體、以學生發展為本。那怎樣的評價才能更好地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呢?知識的獲得,不只是通過教師的傳授,也要通過學生的主動建構內化。學生作為課程學習最直接的參與者、受益者和感受者,他們對課程有全面深刻的感受和體會。因此,本文試圖從學生的課程學習體驗視角來進一步地探尋以“學生為中心”的研究生課程質量評價的內涵。
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評價是基于學生自主構建,在主體參與評價的教育理念下,通過自身的課程學習體驗來評價課程所達到的效果,充分發揮學生這一課程教學主體在評價過程中積極性、創造性的活動。那么,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質量評價是指傾聽學生的聲音,以“學習和發展”為中心,從學生的視角評價課程質量,以學生感知的課程學習環境、學習經歷、體驗作為評價教育質量的主要內容。與此同時,學生利用評價的機會感受自己的學習體驗,了解自己的進步,評判自己的學習效果。通過這一過程,有利于提高他們更準確地認識自己的優勢、傾向和不足之處。
二 以“學生為中心”的研究生課程質量評價的必要性
1.評價主體
一方面,學生是課程學習最直接的參與者和受益者,且參與課程學習的全過程。那么,學生對教學環境、效果的描述、對課程老師的反饋等比其他任何評價者都更有效果。因此,要想發現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學生必須是評價的主體之一。
另一方面,學生不是一個消極的知識接受者,而是可以積極地感知并根據個體的已知構建新知的主體,同時研究生階段的學生不管在生理、心理都已經基本達到了成熟水平,具有面對事物做出理性判斷的能力。因此,應該把研究生課程質量評價的主體從高校、教師轉移到學生身上,使學生可以根據自己上課的體驗和切身的感受評價反思,檢驗自己學到了什么,希望老師如何更好地教等反饋信息,從而能使研究生自覺地將課程學習的過程轉換成一個積極的反省和認知過程,這對于研究生學習效果和課程質量的提高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2.評價內容
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質量評價不同于傳統的學生自評。盡管學生評教是以學生為主體的評價,體現了學生對課程教學活動的訴求,但學生評教的評價內容主要是針對教師教學外顯的教學活動行為問題,而非學生學習行為,即便對學生的學習效果產生影響,那也是間接的。學生習得的知識一部分是通過課堂學習、自學、學術交流等方式獲得的顯性知識,另一部分是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通過自己的體驗、感知獲得的隱性知識。所以說,對課程實施情況的評價只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一個方面,并沒有真正檢驗學生是否達到預期的效果。否則,即使是再優質的師資、再完善的課程設置,如果不能與學生內在感知產生交互作用就不可能達到應有的效果。因此,從學生的課程學習體驗視角的課程質量評價更能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 以“學生為中心”的研究生課程質量評價——以英國PTES為例
英國的研究生課程體驗調查PTES(The Postgraduate Taught Experience Survey)是英國高等教育學會(HEA)主要針對授課型碩士研究生實施的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方式。通過一種系統且人性化的方式來收集當前研究生在授課方面的反饋信息,主要包括研究生的課程學習、教師教學以及自己的學習技能方面的體驗,調查結果能夠顯示學校課程能在多大程度上滿足學生的需要。2009年由HEA在全國范圍內啟動此項調查,現已經成為衡量英國高校研究生質量的最重要舉措之一。研究生課程體驗調查是指學生在攻讀研究生學位時的過程性體驗,是檢驗學生對其課程學習體驗的主觀認知情況的一項調查。
PTES課程體驗調查能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核心維度主要是根據以下4個維度來分析:教學體驗、互動體驗、評價和反饋體驗、組織和管理體驗維度。教學體驗的評價指標包括:老師擅長的言語表達、課程能夠提升學生的學術能力、在課堂上,學生很高興能夠接受老師為其學習提供的支持等;互動體驗的評價指標包括:在面對面或在線的課堂討論中學生被鼓勵提問或是參與課堂提問、課程有足夠的機會使同學相互討論問題、課程使學生表現出自己的最好水平等;評價和反饋體驗的評價指標包括:所做評價是公平的、對學生取得進步的反饋、對學生的表現以書面或口頭形式的評價是有用的等;組織和管理體驗評價指標包括:時間表符合學生的其他安排、對課程和教學的變化能夠得到有效的適應、學生被鼓勵參與課程設置等。學生的課堂體驗會直接影響他們的學習方式、動機,進而影響其學習效果,課堂體驗越正面,學生越可能得到各方面素質的提高,從而提升培養質量。
對學生課程學習體驗評價體現的是一種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的學生本位的教育理念。研究生課程體驗調查將學生自身在課程學習中的學習體驗、互動體驗以及反饋體驗等方面的體驗作為評價的一個方面,從措辭上轉化為學生自己的課程學習體驗來評價,盡量用學生的語言來總結評價信息,例如學生的課程使其表現出自己的最好水平、學生可以適時地反饋課堂體驗等。這種以學生課程體驗、感受的表達直接作為課程質量評價的指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避免老師為了得高分而去迎合學生,也更能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針對性的改進。因此,就課程評價內容而言,我們不妨轉換視角,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將評估的范式轉換到學生課程體驗的評價上來。
以“學生為中心”的研究生課程質量評價并不是完全否定現行的評價體系,而是對現行評價的一種發展和補充。英國歷次研究生課程學習體驗調查中,無論是高等教育機構還是在讀研究生均表現出較高的參與積極性和熱情,并且得到了積極顯著的反響。英國的經驗表明,以“學生為中心”研究生課程體驗評價不僅十分必要而且完全可行,同時還具有其他質量保障方式與途徑無法替代的獨特價值和意義,是研究生課程質量保障中政府、社會與高校三種力量的有益補充。目前,國內已有高校著手進行以“學生為中心”的就學體驗的調查并致力于推進學生參與高等教育質量保障的工作,如我國最早關注就讀體驗的周作宇教授引進美國的CSRQ,清華大學引進“全美大學生學習性投入調查問卷”(NSSE)對中國大學生展開調查等等,但是總的來說,已有的研究和實踐主要是圍繞本科生教育質量保障的參與展開的,而對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的參與缺乏足夠的關注和重視。我國應該盡快轉變研究生課程評價的觀念,不斷推進和發展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質量評價的新觀念,從學生自身的課程學習體驗出發,不斷健全研究生參與課程質量評價制度,拓展研究生參與課程質量評價的渠道。
參考文獻
[1]趙中建.21世紀世界高等教育的展望及其行動框架——98世界高等教育大會概述[J].教育發展研究,1998(12)
[2]周作宇、周廷勇.大學生就讀經驗:評價高等教育質量的一個新視角[J].大學(研究與評價),2007(1)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