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群眾文化是人民群眾自發組織而進行的一種活動,對群眾文化的正確引導和指導是群文工作者的首要任務。本文從四方面對開展好群眾文化工作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群眾文化 開展 探索 活動形式 強化管理
【中圖分類號】G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9-0126-02
開展好群眾文化工作是實踐三個代表和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一個重要表現,也是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的有力掌握。所以作為一名文化工作者在新時期、新形勢下要充分認識群眾文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群眾文化工作的地位以及作用,學習先進的文化理論知識,掌握科學有效的工作方法來指導和引導群眾文化事業向著更好更健康的方向發展,讓群眾的文化活動辦出特色來,滿足人民群眾對文化活動的需求,實現社會穩定和諧的發展。
一 要全面理解群眾文化的內涵
群眾文化是人民群眾以滿足精神生活和知識需求為目的,以文藝娛樂為主要內容而進行的一種自我完善的活動行為。它的形式是人民群眾自我進行、自我組織、自我娛樂、自我開發、自我完善,特點是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和廣泛性、基層性、針對性。我認為民族性就是不同民族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特色不同,如:少數民族在唱歌、跳舞上有它獨特的表現形式。廣泛性是就是指這種文化活動的范圍大、形式多,面向全體。基層性就是指群眾文化可以組織在街道、鄉村、工廠、學校等最基層前沿開展。針對性就是指這種文化活動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性格有內向也有外向,文化水平有高有低,愛好有千變萬化,也就是說只要喜歡,各種性格和不同知識層次的人都可以參加。
二 要深刻認識群眾文化的意義和作用
在科技突飛猛進,市場繁榮和經濟增長的今天,人民群眾在滿足日益增長的物質條件的同時,對精神方面的需求明顯增強,所以群眾文化在人民群眾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就顯得尤為重要,作為一個群文工作者要深刻認識群眾文化的意義和作用,準確地把握時代的發展脈搏,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入開展。群眾文化工作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抓好群眾文化工作,確保群眾文化活動健康順利的發展是實現和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基本權益,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基礎。
三 群眾文化的發展形勢
自新中國成立以后,在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的正確領導和精神指引下,廣大人民的群眾文化生活得到了蓬勃的發展,全國各地首先建立了文化館、藝術館,并及時為群眾開放,相繼出現書畫、電影、戲劇、歌舞、曲藝等藝術形式,隨之全國范圍內的秧歌隊、合唱團、曲藝隊、業余劇團遍地開花,還有廣播、報紙等多種形式歌頌共產黨、贊美祖國的大好河山的優秀作品,這樣不但豐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而且為新中國的建設和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文化的發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廣大群眾在精神上產生了廣泛和強烈的需求。如音樂方面由單純的民族音樂擴大為通俗音樂、高雅音樂,舞蹈藝術由民族舞蹈發展為芭蕾舞、交誼舞,后來又成為群眾喜歡的街舞及健身舞(廣場舞)。就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來說,早晚的廣場舞愛好者隨處可見,特別是三個較大的廣場內有四五百人在優美的音樂歌聲中瀟灑地舞蹈,從跳舞者的精神狀態來看,他們盡情地享受著祖國的繁榮昌盛帶給他們的歡樂和幸福。廣場、網吧、公園成了群眾文化活動聚集地,另外樂都區街道的墻壁上都附載著書法、詩句等文化的內容,所以群眾文化四處覆蓋,文化活動場所隨處可見,這是一種社會進步和民族文化發展的重要表現,更是人民群眾在滿足物質生活需求后對外精神文化追求的渴望,更是社會和諧健康發展的體現。
四 搞好群眾文化的措施
1.群眾文化工作者應提高思想認識,堅持為群眾服務的正確方向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以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培養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軟實力,為推動全社會文化事業的全面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這不僅是我們群文工作者的任務,更是一種責任。前輩們的一些做法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如中央“心連心”藝術團,他們跋山涉水、頂風昌雨走遍全國各地方,把藝術傳授給了人民,把溫暖帶給了廣大群眾;還有郭蘭英、蔣大為等許多藝術家和歌唱家們為祖國的繁榮和文化事業的發展培育出了無數的藝術人才,從他們的精神中可以看出,他們看重的不是名利和金錢,而是如何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為社會的文化事業做更大的貢獻。所以我們群文工作者應該學習他們為人民奉獻的大公無私的精神,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增強開展好群眾文化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把握為群眾服務的正確方向,發揮自身的才能搞好群文工作。
2.為群眾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
各級領導干部和群文工作者應把開展好群眾文化活動工作作為當前一項重要的文化惠民、文化樂民工程來抓緊抓實抓好,營造一種快樂、文明、健康、積極向上的文化活動氛圍,讓廣大群眾快快樂樂地共享文化環境。所以群文工作者應學習科學發展的理論,掌握先進的文化科學知識,創新群文活動內容,改進服務方式,積極開展和設計群眾喜歡的文化活動,如組織群眾觀看喜歡的文藝節目和表演,利用圖書館、多媒體對群眾開展圖書閱覽,充分調動群眾主動參與文化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全民的整體文化素質。
3.采取多樣的文化活動形式,提高活動質量
開展好群眾性的文化活動、為社會主義文化事業整體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質量是群眾文化工作的主要任務。采取多樣的文化活動形式,可以提高群眾文化活動的質量,也是完成群文工作任務的一個有力舉措。如:群眾文學活動(研討會、筆會、詩會);群眾音樂活動(聲樂和器樂演奏及交流);群眾游藝活動(社火、游戲);閱讀活動(讀書、閱覽);展覽活動(書畫、民間美術、民間工藝)等等。
4.實施綜合管理,強化文化市場管理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文化領域的拓寬,各類盜版書刊、盜版影碟、虛假廣告,還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手機或網絡宣傳不健康的文化或說一些不利于人民團結和諧的話語,這些文化“垃圾”的出現,嚴重的污染著社會風氣和人們的身心健康,特別是對未成年人的毒害是非常嚴重的,作為文化工作者有責任和義務杜絕這些文化“垃圾”在社會中繼續傳播,會徹底清除這些“垃圾”的。
目前互聯網上網服務是社會文化陣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目前文化市場管理中的重點,更是目前社會中不好管理的一大難點。至2015年1月海東市樂都區共有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5家,內設電腦共200余臺,每個營業場所手續和證件齊全,消防安全設施具備,每個營業所都有2至3個滅火器,安全出口都暢通,管理制度上墻,營業時間公開,設立的位置均按有關規定的要求,都離學校200米以外。但為了進一步規范文化市場和強化文化市場管理,轄區文化執法大隊人員對轄區內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執法檢查,查看營業場所中是否存在有接納未成年人進入或超時間營業現象,有無不健康視頻或文化的傳播。
文化執法大隊的能力是有限的,還要組織和結合各行執法人員對文化市場進行檢查,發現問題時及時進行整改。我認為:(1)公安、工商、文化執法隊等多部門要聯合組織行動,對存在文化“垃圾”的場所進行重拳出擊,遇到一起,打一起,發現一處,治理一處,使這些文化“垃圾”沒有生存的空間,沒有傳播的機會。(2)充分發揮群眾的監督舉報作用,設置舉報箱和舉報電話,接到舉報第一時間出發,及時進行檢查核實,發現問題對業主進行及時的處理,讓那些存在不良行為的業主和服務人員清醒頭腦,提高覺悟,深刻認識到人民對不健康文化的憤怒和反對,以免防止今后發生類似的事情。(3)守住文化陣地,做好群眾的引導工作。文化陣地是群眾文化活動的基本條件,是服務基層、服務社會、服務群眾的載體。
當前絕大多數鄉、鎮村建起了遠程教育網絡,建起了標準化的社區活動中心。作為執法工作人員應堅守崗位,做好群眾文化的宣傳工作,把群眾文化與教育網絡進行嫁接,快速、準確、有效地傳播文化信息,推動群眾文化事業向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引導他們發揮聰明才智,把美好的東西奉獻給廣大人民群眾,營造和諧、積極、健康的文化場所,實現和保障人民群眾基本的文化權益,促進社會文化繁榮昌盛。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