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班主任作為學生的指導者,不僅要對學生的學習以指導,還要承擔學生思想教育的責任。但是,目前的大學班主任中普遍存在著角色定位模糊的現象,由此未能更好地履行工作職責,妨礙了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本論文針對大學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和工作職責進行探究。
【關鍵詞】大學班主任 角色定位 工作職責 學校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9-0143-02
高校大學生教育以專業學科教育為主,傾向于社會性和應用性。由于大學的課業相對寬松,學生有時間安排自己的生活,在學習專業課程之余,還可以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以為將來步入社會積累經驗,提升職業素養。大學班主任要順利地開展學生指導工作,就要對大學生的特點加以明確,據此而展開工作,通過對自身的角色以準確定位,更好地履行工作職責。
一 大學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1.大學班主任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高校大學生正處于人生的轉折期,既是學業的高層次延續,也是步入社會的轉折階段。大學生在相對寬松的大學文化環境中,會自我培養,并呈現出多樣化的個性特點。大學生逐漸向社會化方向發展,但是作為一名學生,社會經驗有限,很容易對于社會現象存在著偏激的態度,這主要是基于大學生的價值觀還沒有定位,使其對于事物的主觀性強而影響了客觀評價。這也是大學生人格品質不夠成熟的重要因素,而導致其行為上出現了問題。大學班主任承擔著大學生的引導和教育職責,不僅要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和行為方式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正確的引導,而且還對大學生的健康成長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在大學中,班主任是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對于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維護校園的和諧環境扮演著主要的角色。所以,大學班主任要做到責任到位,就要能夠適應多樣的學生環境,扮演多種角色,與學生共同生活、共同成長,不僅豐富大學生的生活,還要做大學生的心理顧問,真正意義上成為大學生的良師益友。
2.大學班主任要發揮學生的導師作用
由于大學教育環境的特殊性,承擔班主任的教師多為兼職,且以剛剛走出大學校門而從教的青年教師為主。他們對于同齡大學生的個性、愛好更為熟悉,且專業與所帶班級專業相近。在對學生開展教育的同時,還可以對自身的專業加以充分利用。比如,對大學生的培養方案進行研究時,可以通過主題班會展開,班主任可以從專業角度出發與學生進行交流,以自己的專業學習經驗與學生進行交流,可以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與學生建立起密切的聯系。大學階段是對學生的綜合培養,大學生并不以學習為目的,而是從學習中找準個人的成長方向,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提升自己的職業素養。基于職業對大學生的重要性,班主任可以在這方面對學生著重指導。班主任可以從學生剛剛邁入大學的第一天開始,就為學生安排以“應聘”為主題的班會,提升學生對職場的重視程度。在學生方便的時候,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參加各種就業招聘會,并鼓勵學生勤工儉學,以積累社會經驗,避免學生在寬松的教育
環境中浪費時間。針對準備繼續進修的學生,班主任可以給予適當的指導,并與學生充分交流,幫助學生打消顧慮、堅定信心。
3.大學班主任要幫助學生解決生活困難
大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對于此前沒有離開過家鄉的學生而言,進入到新的學習環境,且自主學習、自主生活有些不適應。當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會在內心深處產生依賴感。此時,班主任就要積極地幫助大學生解決困難問題,并引導其了解校園生活,適應大學校園的學習環境。比如:大學新生報到后,班主任可以主動地到新生寢室與大學生交流,特別是在軍訓期間,對大學生的精神狀態和身體素質要有所了解,幫助他們解決各種困難,從而博得學生的信任,以利于后續班主任工作的順利展開。在大學生需要幫助的各種困難問題中,以經濟困難為主,還包括學習困難和心理困難。班主任做學生工作最常用的方法是傾聽學生的心里話,幫助學生將隱藏在心靈深處所糾結的問題解開。剛剛步入大學的學生一般都會與班主任積極交流、暢所欲言,對于個別性格相對內向的學生,則需要與家長和學生交流,通過間接了解的方式查找學生存在的困難以及問題的原因,以對癥下藥幫其解決。
二 大學班主任的工作職責
1.強化師德修養以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
高校教師要講究為人師表。班主任作為班級工作的管理者和班級活動的組織者,要采取言傳身教的方式,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教育,提升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和自我約束意識。大學生活四年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關鍵時期,將引導式教育貫穿于學生的整個大學生活中,充分地利用學風建設活動感染學生,以形成健康的校園文化氛圍,學生也會在這種校園環境中呈現出奮發向上的精神面貌。比如,學生進入大學后,最為重要的問題就是對大學環境的不適應,班主任要承擔起指導學生生活和學習的責任,引導正確的集體輿論,培養學生樹立健康的集體意識,以強化集體氛圍,提升學生的集體凝聚力。要將這些工作做好,班主任不僅要注重管理方法,還要提升自身的素質修養,以能夠更好地適應學生管理工作,用自己的行動對學生形成榜樣的作用,使對學生的教育更具有說服力。
2.開展學習交流活動,強化學生的學習意識
目前的大學生學習時主要考慮的是將來的就業問題。一些大學生對學習的態度就是想混個學歷,作為就業的“敲門磚”。面對這種得過且過的消極學習態度,班主任要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存有這種消極心理的原因,然后向學生講述學習的重要性,并讓學生明白大學階段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階段,并將一些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讓學生明白大學階段對自身未來發展的重要性。班主任還可以組織學習交流座談會,請同專業高年級的學生介紹學習經驗,對于新生的學習具有很大的幫助。
3.班主任要強化大學生的公民意識教育
多數大學生畢業后都會走入社會中,步入工作崗位,所以,對大學生的教育不僅要開展專業教育,還要實施社會教育。在高校的德育教育中,愛國、知禮、誠信、守法是培養大學生公民意識的重要內容。高校班主任針對不同的學生,要從不同的角度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在大學生德育教育中,愛國教育是基礎教育,主要的目標是提升大學生知書達理的素養,并對于其行為加以規范。在大學校園中,無論是師生關系,還是學生之間的關系,以及學生與社會建立起來的關系,都要講求誠信,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知法懂法,是大學生必須要做到的,特別是近些年來國內外會偶爾發生校園案件,主要是由于學生沒有按照法律規范來約束自己的行為。班主任適時地對大學生進行普法教育,不僅維護了校園的安定團結,而且還會形成健康的思想觀念,養成守法習慣。隨著大學生的公民意識逐漸建立,當其畢業離校步入社會后,就必然會自覺守法、誠信待人、知書達理地處事。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大學班主任作為大學生的學習指導者,同時還承擔著大學生日常生活管理的責任。當學生進入到大學階段,無論是學習和生活都存在著一定的自由性,并逐漸向成人化方向發展。大學班主任要對于自身的角色充分認識,并準確定位,在發揮對大學生的管理能力的同時,還要不斷地提升自身的素質,以利于班主任工作的多樣化展開,更好地教育培養學生。
參考文獻
[1]占成.高校班主任角色定位及工作方法之探究[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2(7)
[2]黃大志.淺談高校班主任角色定位[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4(11)
[3]陳元媛.從管理基本職能角度研究高校班主任工作[J].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3)
[4]張利青、楊立敏.論大眾化教育下的高校班主任工作[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0(7)
[5]徐涌金、林培元.試析新時期高校班主任的角色定位[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0(4)
[6]孟莉.淺談高校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和工作職責[J].讀與寫(教育教學),2011(5)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