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分析湖南工程學院應用技術學院專職班主任管理模式特點的基礎上,描述當前管理模式下高校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繼續健全五級心理危機干預體系、完善周排查信息上報制度、加強心理危機干預隊伍建設、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意識的建議。
【關鍵詞】獨立學院 專職班主任 危機干預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27-0036-02
湖南工程學院應用技術學院是2002年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的,由湖南工程學院主辦的全日制普通本科獨立學院,學院坐落在一代偉人毛澤東的故鄉——湖南省湘潭市,學院校址設在湖南工程學院南校區,校園綠樹成蔭、典雅秀麗、文化深厚。經過13年的發展,目前在校學生6000多人。湖南工程學院應用技術學院自2011年9月起試行專職班主任管理模式,每個班主任全職接管6~8個行政班級,每個班級30名左右學生。所謂專職班主任管理模式是區別以往高校兼職班主任模式,專職班主任被要求全天坐班,工作內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學生日常管理、班級隊伍建設、突發事件處理等所有跟學生相關的工作。
一 心理危機干預
心理危機干預,又稱危機介入、危機管理或危機調解,主要是指干預者采取緊急應對的方法幫助當事人從心理上解除迫在眉睫的危機,使其癥狀得到緩解和消失,心理恢復平衡的過程。在個體成長過程中,危機事件隨時可能發生,也是不可避免的,研究危機干預的作用在于盡量避免危機的破壞作用。近年,隨著高校擴招,使得大學生面臨學業、就業、經濟和情感等多方面的壓力,一些心理相對脆弱的大學生時有發生過激行為,造成嚴重后果。獨立學院學生學習成績相對較差,學費較高,就業更困難,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比普通本科學生更大,因此,研究獨立學院大學生的心理危機干預有重要意義。
二 獨立學院專職班主任管理模式下心理危機干預現狀
目前已有較多學者研究高校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有研究者指出大學生危機干預存在由外向內的單向干預、以學校為單一的干預主體、著眼于危機預防和應急處置、局限于對危機當事人的干預等問題;另有研究者通過訪談發現大學生危機干預存在諸如缺乏預防機制、干預效果不佳、危機干預的從業者素質欠佳、學校對危機反應過于敏感、不向學生公布真相等問題。獨立學院專職班主任管理模式下心理危機干預的現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獨立學院學生心理危機意識淡薄
只有小部分學生面臨心理危機時能夠主動求助于老師、同學或家人,但多數同學選擇逃避,順其自然,尤其是占相當比例的男生會選擇喝酒、通宵上網打游戲等消極的宣泄方式來解決。在面臨心理危機的時候,相對來說較多數女生會選擇與長輩、朋友傾訴,或者通過運動來舒緩壓力。
2.獨立學院危機干預的效率有待提高
學校由心理健康中心承擔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但學院對心理危機干預的認識還不夠到位,對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學院心理專干人數少,工作壓力大,危機干預的效率有待提高。學院對學生的心理危機防控意識不強,重危機處理,輕危機防范。一旦發生危機事件,舉全院甚至全校之力全力處理,但危機防范的工作主要由不具備心理專業知識的專職班主任完成,防范效果不佳。
3.危機預防隊伍素質有待提高
隨著專職班主任模式實施,學生工作的重心下移至專職班主任,專職班主任按時坐班加強了與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夠較為快速地了解學生的動態,他們在日常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完全能夠勝任,但多數專職班主任
————————————————————————
老師缺乏基本的心理工作常識容易導致危機預防工作應無法有效開展。比如,有一些老師單獨找學生溝通時說,“聽說你有心理問題,今天你來說說看到底是什么問題讓你這么煩惱?有什么問題你不能解決的我來幫你解決”;一些老師對學生說,“你們現在生活條件這么好,你有什么要煩惱的?”甚至有的老師在公開場合對班上同學說,“××同學有心理問題,大家一定要多關心和幫助他(她)”。
三 建議
1.繼續健全五級心理危機干預體系
寢室聯絡員—班級心理委員—班主任—院部心理專干—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湖南工程學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自2001年成立以來建立了五級心理危機干預體系,取得了較好成效。寢室聯絡員是每個寢室的信息員,主要把握寢室同學的心理動態,與班級心理委員一起幫扶有心理困擾的同學,對于性格有缺陷的特殊學生群體進行關注和匯報給班主任老師,對于較長時間情緒不良的特殊情況進行及時匯報,以便迅速將信息反饋給專業老師。繼續健全五級心理危機干預體系,將危機干預的工作重心下移至寢室聯絡員和班級心理委員,能夠較好地做到提前預防危機。
2.繼續完善周排查信息上報制度
湖南工程學院應用技術學院心理排查工作實行每周上報,具體工作由各班級心理委員負責。心理委員每周都要了解本班同學的思想動態和心理狀況,并于每周四晚上上報至學院學生會心理部門,心理部門每周五中午將異常情況匯總報告給學院心理專干老師。對上報的情況要區別對待:對于輕微可以由班上同學開導完成幫扶的情況由班上完成幫扶;情況稍復雜的由班主任和心理委員共同幫扶;情況較為嚴重或持續時間較長的由具備專業素質的心理專干負責面談或干預。現實工作中,信息上報制度的執行力度不夠,部分班級并未完成周上報工作,或者敷衍完成,每周重復上報,導致周排查上報制度并不能真正有到應有的作用。每周排查上報工作本身較為煩瑣,需要學院—班主任—班級高度重視,并由有責任心的心理委員來完成,學院應將本項工作納入學院班級考核指標中。
3.加強心理危機干預隊伍建設
對專職班主任隊伍進行心理知識、心理素質和心理工作方法的專業培訓,要求他們掌握心理工作的基本常識。(1)對專職班主任進行心理知識培訓,樹立心理健康意識,了解心理正常與異常的區分,能夠快速地辨別異常學生。工作中,一些心理異常的學生通常不被專職班主任重視,他們認為只是學生一時想不開,沒有大問題,但等到學生的心理問題嚴重時悔之晚矣。(2)對專職班主任進行心理工作方法技能的培訓。大多數學生均是在心理正常狀況下受到一些小困擾,對于這部分學生班主任應給予適當關注和疏導,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即可預防心理危機的發生。(3)對專職班主任進行責任心的塑造。本著為學生成長負責任的態度去點撥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問題,可化危機于無形之中。(4)培訓專職班主任處理突發事件的程序和方法。培訓班級心理聯絡員、心理委員和學生朋輩輔導員,提高他們發現問題的敏感度和及時匯報的意識。大多數學生的心理問題都是起源于一些生活事件,由于當事人心理調節能力較弱,不能處理好生活事件而導致的。班級心理聯絡員、心理委員和學生朋輩輔導員正是這樣一批可以及時出現在需要幫助學生面前的群體,通過他們的疏導和陪伴,大多數同學的心理問題能夠得以化解。當心理問題較為嚴重且朋輩輔導員無法幫助時,需要第一時間匯報給專職班主任或者專職心理輔導員,由具備專業心理咨詢能力的老師來幫助有心理問題的學生。
湖南工程學院應用技術學院培訓心理聯絡員、心理委員和學生朋輩輔導員有一系列課程:心理知識競賽、心理委員操作實務、心理主題活動策劃與總結、團體輔導。通過一系列培訓課程和活動來提高心理委員和朋輩輔導員的心理輔導技能,宣傳心理健康知識、提高心理健康意識,從而預防心理危機。
4.認真完成新生心理健康課程,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意識
筆者給大一新生上心理健康課時發現大多數學生已經開始具備心理健康意識,但如何處理心理危機并不清楚。對此,湖南工程學院心理健康中心的做法是制作心理危機求助電話號碼牌張貼于每個學生宿舍,在學生有需求時能夠找到求助電話。在應用技術學院新生的心理健康課程上老師反復宣傳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強制學生記住學校心理健康中心危機求助電話。到目前為止,這些做法已經取得了一些作用。
總之,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不僅關系著學生個人健康成長,學生家庭和諧,更關系到高校的穩定發展。獨立學院專職班主任管理模式下的心理危機干預應充分發揮專職班主任熟悉學生的特點,及時迅速地掌握學生動態,培訓專職班主任的心理工作方法、技能,提高心理工作效率,防范心理危機于未然之中。
參考文獻
[1]朱美燕.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的發展趨向[J].教育評論,2011(2)
[2]黃喜榜.危機事件中大學生心理干預機制探究[J].人民論壇,2011(14)
[3]伍新春、林崇德、臧偉偉等.試論學校心理危機干預體系的構建[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
[4]李萍、張銳.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構建研究[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4)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