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初中到高中,是由較低的學習階段向較高的學習階段的發展。由于教學內容的更新,教學方法的較大變化以及對學生思維能力要求的提高,會給學生帶來暫時的不適應。這種現象在各科教學中都存在,如高中學生都普遍感到物理難學。而一旦形成這種認識,學生便會漸漸喪失學習物理的興趣和信心,有的學生逐漸厭煩甚至放棄了物理的學習。針對此,提出一些學習物理的心得體會。
【關鍵詞】高中物理 心得體會 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27-0103-02
很多學生覺得物理難學,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因此有不少同學文理分科時就放棄了理科的學習。人們常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還要名師開悟。”名師開悟指的是什么?無非就是好的學習方法,有好的學習方法,物理就會變成一門非常有趣而又充滿魅力的學科。下面是我關于如何學習物理的一點心得體會。
一 預習
通過預習,可以將以前的舊知識與新課的內容聯系起來。如E=n△Φ/△t,電路中感應電動勢的大小和穿過這一電路的磁通量變化率有關等。
如何做好物理預習呢?我們應做好以下兩點:(1)根據參考書提綱進行預習,有利于我們掌握每節課的重點、難
點,例如:單擺運動,由公式 可知,周期的大小
只與擺長和重力加速度有關,而與振幅和擺球質量無關等。(2)預習例題和練習題,有利于我們掌握規律和理解概念,是鞏固知識、培養思維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但不要追求“多、難、深”,預習課本中的例題、習題就行。
二 聽課
聽課是我們獲得知識的主要途徑,作為一名學生,
一定要置身于課堂,課堂是我們獲取知識的源泉。所以我們要有“當堂聽懂的決心”,這樣才能把每節課充分利用好,當堂掌握所有知識及弄清楚自己之前預習所遇到的一些問題。除此之外,還要跟著老師的思路走,記憶才會加深,更容易聽懂。
三 作業
作業是深化知識、提高能力的一個過程。
第一,先復習后做作業,獨立自主解決問題,這可以使自己記憶更加深刻,考試時做題速度也會提高,才不會慌了神。
第二,不要滿足于“一知半解”,盡量做到一題多解、一題多想。例如:有一個做勻速直線運動的質點,它在兩段連續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位移分別是24m和64m,連續相等的時間為4s,求質點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大小。
方法一,常規解法:由位移公式得S1=V1T+ aT2
和S1+S2=[V1*2T+ a(2T)2],將S1=24m,S2=64m,
T=4s代入兩式,解得V1=1m/s,a=2.5m/s2。
方法二,用平均速度求解: 1=S1/T=6m/s, 2=S2/T=16m/s,又 2= 1+aT,即16=6+4a,得a=
2.5m/s2,再由S1=V1T+ aT2求得V1=1m/s。
方法三,用推導公式求解:由S2-S1=aT2得64-
24=42a,得a=2.5m/s2,再由S1=V1T+ aT2求得V1=1m/s。
第三,對習題加以比較并進行分類。習題之多,有題海之稱,怎么辦呢?應該學會看到題目之間是有區別、有聯系的,圍繞一個專題做了相當數量的習題之后,應當認真地把做過的題整理一下,想一想這些題彼此之間有什么相似之處?又有什么不同之處?經過一番比較,就可以把這些題加以分類,使自己的思路一下子從凌亂上升到統一,再碰到同類題目時,就比較容易納入自己頭腦中的分類系統,使問題迅速解決。
四 復習
課后復習是上課學習的繼續,是一種與自己理解能力同步的學習,是學好物理的重要環節之一。(1)及時復習。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斯的遺忘規律告訴我們:遺忘先快后慢,先多后少。所以我們應當及時復習,做到當天功課當天復習,不要養成拖拖拉拉的壞習慣。(2)看教科書。認真閱讀課本會幫助我們理清思路,查補漏洞。(3)整理筆記。為了鞏固學習成果,積累復習資料,我們需要對筆記進一步整理,使之成為比較系統、有條理的參考資料。(4)建立錯題集。學習過程中的錯誤,通常不能一次得以解決。因此,我們要注意收集錯誤,歸類整理,形成資源,也就是建立“錯題集”。這是我們積累學習經驗和學習資料的寶庫,更是提高學習成績的有效措施。在錯題旁注上完整的分析過程。
例如,t=0時磁場在XOY平面內的分布如圖所示,其磁場感應強度的大小為B0,方向垂直于XOY平面,相鄰磁場區域的磁場方向相反,每個同向磁場區域的寬度均為L,整個磁場以速度V沿X軸正方向勻速運動。若在磁場所在區間內放置一個由幾匝線圈組成的矩形線框abcd,線框的bc邊平行于X軸,bc=LB,ab=L,LB略大于L0,總電阻為R,線框始終保持靜止。
求:(1)線框中產生的總電動勢大小和導線中的電流大小;(2)線框所受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
錯因1,沒有考慮線框的ab、cd兩條邊在方向相反的磁場中均產生電動勢,只按一條邊切割磁感線來計算電動勢,得出E=nB0LV的錯誤結果。錯因2,求線框所受安培力時,一是沒注意總安培力為n匝線圈受力之和;二是沒有考慮線框的ab、cd兩條邊均受到安培力,得出F=BIL=n B02L2V/R的錯誤結論。
正確解法:(1)線框相對于磁場向左做切割磁感線的勻速運動,切割磁感線的速度大小為V,任意時刻線框中總的感應電動勢大小E=2nB0LV。(2)線框所受安培力的大小F=2nB0IL=4n2B0L2V/R,由左手定則判斷,線框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始終沿X軸正方向。也可以想一想題目還有沒有其他解法,看看哪些方法更好,進行對比歸納、思維求導。
五 小結
學習的最后一個環節是對所學知識的小結。小結的常用方法是列概括提綱,將當天所學的知識要點以提綱的形式列出,這樣可以使零散的知識形成清晰的脈絡,使我們對它的理解更為深入,掌握起來更為系統。
以上五個環節是學習物理的基本進程,它們環環相扣,每一環都十分重要,缺少其中任何一環,都會對學習的進程產生不良影響。在這五個環節之外,我們在學習每一章前后,還應該有“計劃”和“系統”兩個環節,即在學習每一章前,我們應對這一章內容進行預覽,根據要學習的內容制訂一個學習計劃,正可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此外,在學完每一章后,我們就應該對這一章進行系統總結,常用的方法是畫出該章的知識網絡圖,它可以使我們對該章的知識有一個系統的了解,讓我們從宏觀的角度來重新認識該章,實現對知識掌握的升華。
當然,對于學有余力的同學,還可以再多一個“知識拓展”的環節。完成基本的學習任務,可以再參考一些參考書、課外資料,以開闊我們的視野。
其實對于上面所說的這些,每一位同學以前都有所了解,現在我們提出來進行分析目的就在于引起同學們的重視。只要我們能嚴格落實學習進程的這幾個環節,將學習踏踏實實地對待,相信每位同學都會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以上是學習物理的一些心得體會,希望同學們看了會有所幫助,相信同學們經過學習會愛上物理,走出物理的學習困境,走向成功。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