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機關抓作風促效能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仍然沒有徹底扭轉機關單位的黨風、政風、工作作風,需要繼續加強作風建設,提高工作效能,把“實”的落到實處,大興實干之風,才能克服“虛”的一面。
關鍵詞:機關工作作風;機關工作效能;不嚴不實
中圖分類號:D2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9-0019-01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中央高壓反腐,加強制度建設的大環境下,機關工作作風大為改進,工作效能得到明顯提升,轉作風促效能建設取得了實實在在的“實”。但同時仍存在大量的確確實實的“虛”即“不嚴不實”。那么,目前作風效能建設中存在哪些突出的“虛”呢?
一、作風效能建設中存在“虛”的主要表現
(一)談制度建設的多,談執行的少。
當前,對于如何推進“轉變機關工作作風,提升機關工作效能”建設的討論很多,研究文章也是汗牛充棟。但如何真正把制度和措施落到實處,這才是真正要解決的大問題。
(二)理論學習的多,實踐實干的少。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問題在一定程度和范圍得到有效遏制,但遠遠沒有得到根治。只要稍有松懈,就會抬頭。所以,中央強調,群眾路線教育活動永遠在路上。
(三)機關工作人員作風頑癥依然存在。
在作風效能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的同時,主管部門在暗訪、督查、問責工作中發現:“庸、懶、散、拖、推;軟、浮、躁、怨、疲”等作風頑癥在一定范圍內仍然存在,影響到當前以及今后一個時期作風建設的深入開展。其表現如下:
1.日常工作違紀現象仍然存在。2.違反管理規定的行為時有發生。3.部分機關工作人員服務理念不牢、全局觀念不強。4.執行力低下,效能不高情況尚未改變。
二、作風效能建設中存在“虛”的形成原因
作風效能建設中存在“虛”的原因錯綜復雜,既有主觀的、內在的、個體的因素,也有客觀的、外在的、社會的因素,各種因素之間相互影響和交織。
(一)內在的因素。
1.主觀方面的原因。由于平時不注意加強理論學習和黨性修養,對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夠,缺乏學習的自覺性,滿足于維持現狀,導致思想上滑坡,不思進取,得過且過,淡忘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淡化了全局意識、責任意識、服務意識、憂患意識,各種作風問題自然而然找上門。
2.心理方面的原因。機關工作人員作為個體的人,客觀上與其他普通人一樣,難免受到“官本位”思想的侵襲,受到商品經濟大潮的沖擊,從而導致部分機關工作人員從政道德滑坡,搞官僚主義、做表面文章,服務意識不強,法制淡薄等。
3.慣性思維的原因。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一直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政治體制改革沒有能夠同步跟上,許多不良的機關作風讓部分工作人員耳濡目染,已經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日常工作中時不時地有所體現。
(二)外在的因素。
1.體制方面的原因。“平均主義大鍋飯”的管理體制沒有徹底打破。機關工作缺乏科學有效的管理、考核制度,沒有建立起一套獎懲考核體系,沒有形成“能者留、平者讓、庸者走”的機關人員流動體制。由于機關工作人員大都是行政事業編制人員,工作上存在“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甚至干與不干一個樣”的現象,更甚至是做多了還會惹來麻煩、引來是非、招來矛盾,從而產生了對工作上的事情不負責任的思想。
2.監督方面的原因。機關工作人員作風出問題,固然有其本人主觀上的原因,但客觀上存在制度不健全、監督不嚴等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一兩個人犯錯誤可能是個人的問題,一群人犯錯誤就可能是制度上的問題。目前工作作風的各種監督制度許多只是寫在文件里,掛在辦公室墻上,關鍵問題還是制度落實不到位,監督管理不到位。
3.懲處方面的原因。只有賞罰分明,才能做到獎勤罰懶。由于沒有建立起一套科學的獎懲考核體系,導致一些機關部門存在人浮于事、偷奸滑懶、效率低下等不良作風。同時,現有的制度需要人人都來遵守,才能發揮監督作用。如果有紀不尊、有制度不認真執行,不僅不能發揮監督作用,反而會起負面效應。當前,在有的地方和部門還不能做到“紀律面前人人平等”,作風出現苗頭性問題寬容包庇的多,常常以談話提醒了事,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長了作風頑癥的滋生和蔓延。
三、治理對策:以“實”擊“虛”
整治“作風頑癥,提升工作效能”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內在要求,具體的整治標準應該是“以治庸提能力,以治懶增效率,以治散正風氣,以治軟立規矩”,多管齊下,綜合治理。
(一)加強思想教育,提高個人素質。
建立教育培訓長效機制,把“三嚴三實”貫穿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之中,作為檢驗黨性原則的一把尺子,為人為政的一面鏡子,經常照一照,查一查,真正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強化務實為民的主體意識,使其“不愿為”。
(二)嚴格日常紀律,完善制度建設。
必須注重平時工作紀律,不能松懈。要建立健全機關工作制度,創新機關作風評價機制,建立起嚴密的崗位責任體系和科學的工作運行流程,把機關作風建設由“軟任務”變成“硬指標”,使其“不宜為”。
(三)多措并舉多方聯動,強化監督制約。
治理作風頑癥需要建立長效的監督制約機制。建立作風建設組織網絡,形成單位自我監督、紀檢部門暗訪監督、社會力量監督的全方位監督制約體系,讓機關工作人員的作風處在多方監督之下。要創新監督方法,強化問責追究,使其“不能為”。
(四)嚴字當頭,實干為基。
“世間事,做于細,成于嚴。”“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于實處用力,從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價值觀才能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做于細,體現實干,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礎;成于嚴,從嚴是做好一切工作的保障。習近平同志指出:“我們共產黨人最講認真,講認真就是要嚴字當頭,做事不能應付,做人不能對付,而是要把講認真貫徹到一切工作中去,作風建設如此,黨的建設如此,黨和國家一切工作都如此。”通過抓好嚴,把好實,使其“主動作為”,自覺克服作風頑癥,提升工作效能。
參考文獻:
[1]郭叢斌.當前機關工作人員作風頑癥的表現、成因及治理對策[J].郭叢斌書記參加河南省委組織部黨建理論研討會論文,2013.06
[2]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講話(2014年10月8日).人民日報(2014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