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于2005年6月21日在《光明日報》發表《弘揚“紅船精神”,走在時代前列》文章,提出“紅船精神”的概念,并對它的內涵進行了概括和論述。“紅船精神”可以凝練的概述為 “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總結和回顧“紅船精神”產生歷程與發展過程,其有三大特性。
關鍵詞:紅船精神;歷史性;先進性;與時俱進性
中圖分類號:D2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9-0079-01
一、“紅船精神”的歷史性
“紅船精神”是歷史的見證。如果沒有早期共產黨人為救國救民對中國革命進行探索實踐,就不會有“紅船精神”。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等早期共產黨人沒有提出過“紅船精神”,更不能說解釋“紅船精神”的具體含義。“紅船精神”是后人在總結革命先烈創建黨的歷程與探索革命道路的歷史經驗、英勇事跡中提煉升華而來的。
近代中國內憂外患、四分五裂、人民受盡欺辱,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從鴉片戰爭到俄國十月革命,歷代志士仁人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終于找到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建黨立業,開辟革命新道路。面對國內外兇殘的敵人,早期共產黨人走去書齋,走向工人群眾,克服重重困難開展工人運動。在面臨嚴酷的軍事“圍剿”,經濟封鎖以及物質條件極其艱苦的環境下,中國共產黨人不畏任何艱難險阻,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以百折不饒的奮斗精神戰勝各種困難。在任何艱苦條件下,共產黨人始終堅定理想信念,為勞苦工農階級謀利益,真正關心群眾疾苦,維護和實踐群眾切身利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革命實踐中堅持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和追求,堅持實事求是,不斷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通真理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在戰火中不退縮、不放棄,在危難中仍舊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原則,不畏艱險,艱苦奮斗,依舊堅定理想信念。“紅船精神”是那個時代最閃亮的精神品質,也是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最重要因素,“紅船精神”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以“紅船精神”為源頭,開啟中國革命新篇章;在“紅船精神”的引領下,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雪洗百年恥辱,開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由“紅船精神”為起點,黨在領導的革命實踐中,先后形成了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系列精神,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紅色文化。因此,“紅船精神”具有夸時空的歷史性。
二、“紅船精神”的先進性
“紅船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建黨精神,也是中國系列革命精神的之源,本身就體現了其先進性的特點,中國共產黨的創立本身就是馬克思主義先進思想和先進分子相結合的產物。如果“紅船精神”沒有先進性就不能推動黨的創立,更不能引領其他革命精神的產生。
“紅船精神”的先進性表現在推動革命事業的發展。在革命斗爭中,共產黨人面對“苦”與“死”交織戰亂環境中,依舊表現出革命英雄主義氣概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開辟革命根據地,工農紅軍團結一致,經歷千辛萬苦,驅趕帝國主義侵略者,戰勝國內反動分子,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勝利;“紅船精神”的先進性還表現在推動社會主義事業建設快速發展。進入和平年代,積極推進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繼續傳承“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斷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推向高潮。新時代,“紅船精神”的先進性不斷推動黨的理論創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科學發展觀”的提出,促使黨契合時代需要,不斷向前發展。同時,“紅船精神”的先進性是一種偉大的力量,號召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在革命和社會主義事業建與發展中,發揮無窮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助推中國經濟實力顯著提升、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
三、“紅船精神”的與時俱進性
馬克思主義理論最大的品質就是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這就意味著隨著時代與進步,馬克思主義得到不斷的豐富與發展,表現了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特性。而早期共產黨人汲取馬克思主義精髓,在革命運動與實踐中形成了“紅船精神”,這就說明了“紅船精神”的基礎來源于馬克思主義理論。因此,隨著時代發展和前進,馬克思主義理論不斷得以豐富與發展,作為馬克思主義精髓部分的“紅船精神”,也必將隨之不斷發展,也就意味著“紅船精神”具有鮮明的與時俱進性。事實也恰好證明了“紅船精神”的與時俱進性。“紅船精神”開啟革命新篇章,在革命不斷發展中,先后形成了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在新中國建設時期先后形成了雷鋒精神、“鐵人”精神、焦裕祿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等,在改革開放時期又先后形成了改革開放精神、創新創業精神、抗震救災精神等。這些精神都是源于“紅船精神”,在時代發展中,得到不斷的豐富,賦予時代的意義。實踐證明,無論社會環境如何變化、時代如何變遷,“紅船精神”以其堅定的首創精神、艱苦的奮斗精神、無私的奉獻精神向,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同,贏得了世人的高度禮贊,贏得了歷史的長久景仰。雖然今天我們所處的環境正在發生著深刻而快速的變化,但是“紅船精神”有穿越時空的恒久生命力和激勵社會的永恒魅力,我們仍堅持重點學習與踐行“紅船精神”。
參考文獻:
[1]楊曉偉.“紅船精神”研究綜述[J].嘉興學院學報,2014(2).
[2]姚炎鑫.“紅船精神”形成的歷史淵源和現實意義[J].浙江檔案,2011(6).
[3]藍蔚青.“紅船精神”的科學內涵和時代價值[J].中共杭州市委黨校學報,2013(1).
[4]楊青.早期共產主義者的建黨思想與紅船精神[J].觀察與思考,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