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它特有的魅力昭示了勃勃生機。本文探討了有效煥發小學數學課堂無限生命活力的方式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活力;方式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9-0087-01
在新課程的熏陶下,在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我們的課堂教學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社會、家長對學校的殷切期望,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我們每個教師的責任,更是壓在每個教師肩上的一副重擔,也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如何讓小學數學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一、為學生制訂短期目標
學習目標就像發動機一樣,發動機啟動,機器才能開始工作。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時候普遍存在一種現象:教學中缺乏清晰、自主的學習目標,通常是教材有什么,教師就教什么,學生就被動接受什么,教學過程中沒有建立起滿足學生發展的有效目標。教師在教學中,除了要傳授一定的知識外,還要幫助學生建立短期的學習目標,通過短期的小目標,逐步實現大目標。當然,建立目標也不是盲目的,而是要根據學生的差異建立不同的目標。例如,對于基礎較于薄弱的學生來說,短期的目標就是要多動動腦,課堂上勇于發言,每天的作業和表現爭取多多得優;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適當建立長遠目標,告訴他們現在做的每件事情都會對以后的學習產生影響,好的事情會產生好的影響,不好的事情會產生惡劣的影響,以此來增加學生的學習動力。
二、設懸念,激發求知欲望
學習是一種特殊的認知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學生調動非智力因素的情感,是學生智力發展的內驅力。因此,在教學時,教師要巧設懸念,精心創設充滿疑問的情境,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從而讓學生自覺地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例如,在教學“能被2、3、5整除的數的特征”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報自己家里的電話號碼,再進行師生比賽,看誰能很快猜出哪家的電話號碼能被2整除,哪家的電話號碼能被3、5整除,結果總是老師贏,學生們就感覺很驚訝,此時教師再趁機因勢利導:你們知道老師的訣竅在哪里么?今天學習之后,你們就能解開這個謎底啦。這時的學生們就會帶著急于探究的心情去認真學習了。
三、保證學生的成功體驗,以此促進學生的自信心
成功的喜悅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的動力。教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讓學生體驗成功、樂于成功、追逐成功。教師首先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多鼓勵學生,對學生的學習方法給予正確的指導;其次教師也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將學生推向成功。例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設置這樣一個問題:根據圖片自己提出問題并解答。這樣就會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讓教學“活”起來。但是教師也應該正確對待“成功”的含義,只要學生相對于自己的過去有所進步,這就是一種“成功”;要針對不同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機會,不能用同一個標準要求所有的學生;教師設計的成功既要滿足學生個人的成功,又要滿足集體的成功。
四、優化教學過程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地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备咝У臄祵W學習活動應是在有效數學學習活動基礎上的更高層次追求。
(一)課前導入,出示目標。
引人入勝的導入,可以喚醒學生的求知欲,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一進課堂就可以或讓學生聽聽與課文有關的錄音或音樂,或講一個與課文有關的小故事,或展開一段與課文有關的精彩對話,或利用視頻短片導入,等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設置提綱,引導自學。
課前寫好小黑板,課上通過小黑板讓學生看,明確自學要求,即自學什么內容,用多長時間,如何檢測等,并指導學生自學的方法,如看書,是獨立圍繞思考題看書、找答案,還是邊看書、邊討論、邊解決疑難問題,等等。而學習目標與自學要求的提出,低年段學生以激勵比賽方式最好,因為比賽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小組討論,合作探究。
合作是一種比知識更重要的能力,它越來越成為當代人的一種重要素質,受到大家的青睞。而在課堂上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師生間、學生間的情感溝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思考問題,發展思維的發散性、求異性。
五、運用信息技術手段
教師在以多媒體和網絡為基礎的信息化環境中實施課程教學活動,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信息化處理,使之成為學習者的學習資源,并提供給學生共享。在平時的教學中經常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有助于增強教學效果。
(一)導入更吸引人。
萬事開頭難,好的課前導入能營造輕松的教學氣氛。因此,教師在設計導入環節時應注意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運用現代化技術手段將學生引入到教學情境中。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將學生帶入教學情境中,再適時地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產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
(二)興趣更易激發。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數學教學中,常常出現這樣的現象:老師在講臺上講得津津有味,學生在講臺下流露出消極厭煩的情緒或自己做另外的事。這種現象出現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師的講解很難對未親身經歷過的學生產生興趣。運用電教手段,可以通過聲、光、色、形,將數學教授過程直觀地、形象地直接作用于學生的各種感官,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新課改理念認為,課堂教學是老師與學生共同成長的過程,它應該是活力無限的,應該是生機勃勃,因此,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將不斷完善自己,用先進的教學理念、新穎的教學方式讓小學數學課堂煥發出無限生命活力。
參考文獻:
[1]康西成.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小學時代(教師),2010(10).
[2]周海明.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幾點認識[J].考試周刊,2011(20).
[3]高美英.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幾點做法[J].成才之路,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