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廣泛應用,信息技術成為了一門新興的熱門學科,信息技術教學因起步較晚表現出教學經驗缺乏和教學體系失穩等較多問題,要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實現信息技術的高效教學,提高學生信息技術掌握水平需要教師揚長避短不斷反思并改革信息技術教學模式。基于此,文章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進行了詳細分析,提出了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并針對問題探討了相應的改善措施,以期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有所助益。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中教學;改善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6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9-0093-01
信息技術在我國經濟建設的進程中起著日漸重要的作用,信息技術教學在高中教學課程中的地位也隨之變化。高新信息技術教學注重實踐和創造,對學生觀察力和審美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等都有較大影響。信息技術教學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豐富學生想象力,特別是在高中這一重要的學習階段,信息技術教學成為了推動素質教育的重要助力,對培養貢獻于新時代的信息技術人才意義重大。因此,對信息技術教學進行分析研究探求其改善之道具有現實意義。
一、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現狀
(一)教學關聯主體重視度低。
受經濟發展形勢和信息技術在生活中應用的啟示學校教師和領導包括學生家長都一定程度上意識到了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性,但由于信息技術不在高考科目之列,學校在高考分數和升學率的驅使下對信息技術教學重視程度明顯不足,一些學校的信息技術教學或流于形式或被束之高閣。教師受教學壓力和升學指標等影響不得不將信息教學排在文化課程之后,而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下也逐漸將信息技術教學當作可有可無的副課,學生難以真正掌握信息技術。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因教學主體與客體的整體忽視而駐足不前。
(二)教學內容落后陳舊。
當前信息技術更新換代可謂日新月異,信息技術教學內容也隨之變化多端,信息技術教學內容載體也就更換頻繁。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許多學校教學內容較為落后難以實現與新技術的融合,一些偏遠地區的學校沿用較為原始的信息技術教學課本,與時代發展完全脫節。因此,信息技術教學內容受城鄉差異或學校主觀選擇的影響較大,難以實現先進、合乎實際、普遍適用的教學目的。
(三)教學方式單一而枯燥。
目前信息技術教學條件優異的學校其教學方式主要依賴課堂和機房,其教學工具多為幻燈片演示文稿。而教學條件相對落后的學校信息技術教學方式則應用傳統填鴨式教學模式,由教師一人唱獨角戲學生默默傾聽。這種資源節約的教學方式是當前多數學校普遍使用的,它嚴重阻礙著信息技術教學的全面推進和發展,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培養極其不利,同時束縛了學生的想象和創造能力。這種單一而枯燥的教學組織形式使得學生學習成績兩極分化嚴重,應當盡量避免。
(四)教學評價過于片面。
由于素質教育發展的不全面,信息技術教學的教學評價方式已然固守傳統應試教育的終結性評價體系,即以學生一階段的書面成績考核為最終評價成績。這種單一片面的評價方式不利于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的興趣,打擊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對信息技術的普及形成了一定阻礙。
二、改善高中信息教學的措施
(一)科學認識信息技術重要性。
要改變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落后局勢首先要從改變教學關聯者的觀念開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之所以流于形式主要是受重視程度不夠,因此,要從學校領導和教師以及家長和學生這幾個關聯方面入手,改變其對信息技術的不重視狀態,多方聯合正確認識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性并正確實施信息技術教學行為,以認識為先導,樹立正確的信息技術教學觀,通過各種途徑提高信息技術教學地位,應用合理科學的方法改善信息技術教學被動性,讓學生從觀念到行動切實提高信息技術學科成績。
(二)加大基礎建設力度。
信息技術教學是動手和實踐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單純的課堂教學并不能滿足學生實踐學習需求。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借助計算機這一教學工具能極大的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豐富學生想象力,提高學生信息技術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學校應加大計算機教學力度,配備與教學相應數量的計算機,并始終保持其數量充足,保證學生信息技術學習質量。
(三)豐富教學內容,革新教學形勢。
信息技術教學的開展離不開教學教材,其作為教學內容的主要載體對學生信息技術基礎學習至關重要。信息技術教學內容應適應當下信息技術發展水平、結合學生實際生活經驗、充分考慮學生個體差異。信息技術教學中不可死搬硬套教材內容,應適時加入當前信息新技術,確保教學內容新穎、全面、適用。而信息技術教學模式也可隨新穎內容的添加適當調整,采用適宜新課改的趣味、引導、答辯等課堂教學模式。
(四)提高教師專業素養,建設科學評價方式。
隨著新課改的貫徹實施,教師的課堂地位發生了顛覆性變化,但“師者授業傳道解惑”這一定義更古不變。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和鞏固著對教學效果的影響至為重要,其自身的專業水平直接關系著學生知識掌握的全面性。因此,應當積極提高信息技術學科教師的專業素養,確保教師自身對高新技術的接收能力,豐富信息技術知識儲備,要求教師隨信息技術發展腳步不斷跟新前沿信息技術教學內容,使信息技術教學始終保持先進、適用和全面。
三、結語
信息技術已再不是遙不可及的高科技,而是與人民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必備知識。高中階段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掌握可影響其今后高等教育專業選擇乃至一生的生活就業。因此學校應積極提供適宜信息技術教學的環境和設備,促進信息技術學科的全面發展;教師應注重總結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問題,不斷改進教學方式和更新教學內容,提高信息技術教學效率,進一步推進信息技術教學的進步。在正確的教學觀念和積極的教學態度下,信息技術教學定能取得可喜成效,為國家培養信息技術人才源源不斷的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吳燕.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現狀與對策[J].成功(教育),2010,09:146.
[2]周華.新課改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問題及出路[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2,23:50+82.
[3]劉峰.淺談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反思[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1,05:201+203.
[4]畢春苗.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探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1,11: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