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職業院校英語課程的課堂教學中,授課教師可以積極運用多媒體技術,通過教師的積極嘗試來進一步挖掘這種技術的教育功能,其最終目的是多媒體技術和英語課程的課堂教學實現完美結合。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職中英語教學;有效結合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9-0104-01
多媒體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通過教學設計,合理選擇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并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結合,共同參與教學全過程,以多媒體信息作用于學生,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
一、多媒體教學的必要性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計算機的廣泛應用以及英語軟件的日臻完善,對舊模式的改革,引入現代化教學勢在必行。多媒體具有圖文并茂、動靜結合的特色,能大大地激發學生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F代化的教學手段,加大了教學信息量。一改往日粉筆加黑板的單調教學模式,為學生們學到新的知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也符合國家教委提出的要求;“要進一步加強各大、中學校電教中心建設,將電化教育作為教學改革的一部分一體化考慮、安排,并統一規劃校內包括視聽教學、計算機輔助教學、計算機多媒體教學以及其他現代教育技術工作,綜合利用教育資源”。
二、多媒體應用于中職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使用多媒體時,有些老師很少關注生成資源。
課程改革倡導“生成性”的教學觀。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狀態,包括他們的學習興趣、積極性、注意力、學習方法與思維方式,言行能力與質量,發表的意見、建議、觀點,提出的問題與爭論,乃至錯誤的回答等,無論是以言語還是以行為、情感方式的表達,都是教學過程中的生成性資源。由于課堂教學中的課件多數是教師在課前準備好的,而在現實教學中往往出現無法預設的師生互動。但是有些老師很少關注這些生成資源。在英語教學中,教師不應該拘泥于已有的預設,局限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而要善于隨機應變,充分關注學生的思維過程,從而真正發揮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的優勢。還應該注意的是,黑板依然是現代教學中必不可少的輔助工具,必要的板書可以彌補多媒體課件的缺陷,記錄師生互動的過程,活躍課堂氣氛。
(二)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互動。
教師的職責是“傳道”“授業”“解惑”,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但是多媒體教學減少了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教師大多數時間被局限在電腦旁邊面對顯示器,學生安靜地觀看課件演示,使得課堂教學變成教師和計算機以及學生和課件演示之間的無聲交流,這對于語言學習來說是十分不利的。
(三)一味追求課堂上的演示效果,重課件的花哨,雜而不精。
在英語課堂上,教師的作用是計算機永遠不可能替代的。如英語課堂師生的口頭交流,是訓練學生聽說能力的極好方式。如果一味追求多媒體教學課件在課堂上的展示,把應由教師講述的內容變為媒體演示,就會顛倒主次,喧賓奪主。我們必須認識到,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語言學科,必須通過課堂上師生之間大量的英語語言交流,才能使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得到提高。任何時候都是為了教學而使用工具,而非為了使用工具而教學。因此,多媒體的演示時機及數量應取決于英語課堂教學的需要。
三、職中英語學科中多媒體技術的教學優勢
(一)多媒體技術發揮出相應的技術優勢。
傳統的英語教學。主要通過教師的講授和板書在完成,教師的發音情況就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情況,為了糾正學生不標準的發音,教師只能借用錄音機播放磁帶,來作為教學輔助手段。多媒體技術就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的處理優勢,通過計算機對英語知識的文本處理和文本編輯,實現人機互動的效果。教師可以通過播放課件,讓學生聽到標準的英語發音,減少人為因素的干擾,學生通過傾聽計算機發音,來學習標準的英語語言。多媒體技術還可以隨時中斷隨時播放和重復播放,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重點內容和難點知識進行重復播放,幫助學生攻克難關,起到了主次分明、重難點突出的教學效果。
(二)多媒體技術可以為學生提供相應的語言學習環境。
環境因素對言語的學習至關重要,脫離了相應的語言環境與學習氛圍,職中英語的課堂教學就無異于紙上談兵。傳統的課堂教學就難以創設相應的學習環境,多媒體技術就可以為學生提供真實、直觀、多維度、立體化的英語學習環境,教師可以下載和播放英語原版電影,西方國家的生活空間,英美國家快餐廳、商場、超市的真實場合,來幫助學生學習相關英語交流、對話知識,鼓勵學生大聲說英語,提升交流能力。
(三)加快英語教學節奏。
多媒體教學常采用Powerpoint軟件制作電子教案,把傳統的在黑板上板書的內容直接投到大屏幕,如對話和短文中的重點詞匯、語言點、語法知識等等。教師根據需要讓這些內容單獨出現、反復出現或讓其逐字、逐行出現,也可設置必要的例句與圖形加以說明?;脽羝姆绞礁瓉淼膫鹘y板書形式相近,加上板書規范、清晰、顏色醒目,給學生視覺上美觀享受,利于學生接受新的知識,而且節省了時間,因此,學生做口語和筆頭練習的時間可相應地增加,教師也能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順利地完成職業高中英語課時少、內容多的教學任務。實踐表明,新的教學模式的進度比舊的教學模式進度提速了30%左右,并有80%的學生可以跟上進度。
(四)簡化教學內容便于學生理解。
中等職業高中學生英語基礎較差,較長、難度較大的對話和文章對于他們來說,理解起來存在很大問題。運用多媒體能較好的解決這個問題。例如WhatWilltheWorldBeLike這篇文章。它敘述的是一堂主題班會課,主題是“Whatwillourworldbelikeinahundredyearstime?”如果按照原文安排教學,課文很長,理解較難。利用課件可以展示一幅班會課照片,老師和發言的學生都在其中,營造一種班會課的氛圍。利用鏈接,把老師和學生的觀點簡略后標注出來,并配以相關的圖片。這樣以來,文章脈絡和思路現而易見,簡化后的句子便于學生理解,收到的教學效果相當不錯。
我國職業院校英語課程的課堂教學中,授課教師可以積極運用多媒體技術,使多媒體技術成為英語課程教學改革的有機組成部分,發揮出這種教學技術的教學優勢,通過教師的積極嘗試來進一步挖掘這種技術的教育功能,其最終目的是多媒體技術和英語課程的課堂教學實現完美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