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媒信息時代多維-互動理論模式指導下的大學英語聽力教學體系構建需要打破傳統聽力課堂教學結構,強調以學生的語言實踐活動為中心,營造優越的英語聽說學習環境,創造有利于學生語言輸入輸出的條件,并且要幫助學生克服英語聽說的緊張心理。傳媒信息時代多維-互動理論模式指導下的大學英語聽力教學體系構建可以從遵循新型課堂教學原則,構建學生聽力能力評價體系,制定網絡自主聽力學習與考試制度,完善學生期末口語考試制度,構建教師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和組建豐富多樣的聽說練習社團活動幾個方面入手。
關鍵詞:傳媒信息時代;多維-互動理論模式;大學英語聽力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9-0157-02
一、引言
教育系統主要由四個板塊組成,即教學環境、教學主體、教學過程和教學結果。多維-互動教學模式是指使教育系統中的所有板塊在保持獨立的情況下,又發揮聯動作用,彼此之間通過功能的發揮進行互動,形成多維-互動教學體系。傳媒信息時代,多維-互動理論模式在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更是得天獨厚,不僅媒體信息資源豐富,并且可以借助于傳媒信息手段,使教學的開展更加靈活。多維-互動理論模式指導下的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研究開啟了大學英語教學的新思路,也為大學英語聽力教學找到了新渠道。
二、聽力教學體系構建策略
(一)打破傳統教學模式。
多維互動教學模式指導下的聽力課堂教學結構主要環節包括五個,即檢查學生作業、聽力教學導入、精講練習、問題討論、布置口語練習作業。在執行過程中,要本著多元參與,交流互動的原則實施,使整個課堂教學的進行呈現出動態化特征,課堂的教學也更為開放、靈活,課堂氣氛也比較活躍。課堂教學結構的改變反映了教學理念的轉變,充分的發揮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一切以提高學生的聽說實踐能力展開,體現“多維互動”理論的內涵。
(二)以語言實踐為中心。
多維互動教學模式指導下的大學英語聽力教學完全是圍繞著學生語言實踐活動為鏈條展開的,將外語課堂的教學功能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機的結合到一起。新課堂教學結構中的有布置口語作業的內容,并對學生提出口語練習要求,要求他們要作好下節課到講臺前面對全班同學進行英語閱讀或對話的準備,這樣可以對學生施加一定的壓力,可以督促他們在課余時間抓緊練習自己的口語。實現了教師與學生之間在課堂上的交流互動,學生在課下進行口語練習時,實現了學生與學生之間在課下的交流互動。
(三)營造優越聽說環境。
多維互動教學模式指導下的大學英語聽力需要給學生營造一個優越的英語聽說學習環境。優越的英語聽說學習環境需要教師合理的運用新型教學結構,在課堂上給學生充分的展示自身口語能力的時間,盡量減少教師講授口語知識占用的時間。同時,教師還應該將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單向交流轉為學生對教師、學生對學生的多向交流。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每一位學生都不再是單一的信息接收方,而是教學的中心所在。教師的角色也有所轉變,由最初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設計者與參與者。
(四)創造輸入輸出條件。
多維互動教學模式指導下的大學英語聽力教學過程中其教材的運用與練習材料不局限于指導教材與練習材料,這樣就可以使教學變得更靈活,更容易讓學生聽懂張嘴,聽說練習變得不牽強。教師可以從教材指定的聽說理論入手,邊講邊想,通過豐富的經驗與知識的合理運用,可以是電影片段中的一段生動的對話,可以是網絡上的流行語,可以是當前熱播的綜合節目,在多媒體時代,可用的資源的無比豐富的,語言輸入與輸出數量的增加勢必會對學生的聽說能力提升產生積極的作用。
(五)克服聽說緊張心理。
大學英語聽力的難點就是讓學生克服恐懼緊張心理,大膽的說出來,可以發音不夠準確,可以用詞不夠恰當,但是必須要“說”。多維—互動理論模式指導下的聽力教學,其本質就是要讓學生和其他人交流,各種各樣的進行口語對話,逐步克服恐懼心理,樹立自信心。學生在張口說英語的初期,感到緊張是正常現象,教師應充分的給予鼓勵,并指導他們如何盡快的克服緊張情緒。傳媒信息時代,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網上多觀看英語原生電影,聽英語歌曲,提升英語的口語,鼓勵學生唱英文歌曲,模仿英語電影中的經典橋段,漸入佳境,戰勝自我。
三、聽力教學體系構建
(一)遵循課堂教學原則。
新型課堂教學原則包括以學生為主體原則、因材施教原則、循序漸進原則、有的放矢原則。多維互動教學模式指導下的大學生英語聽力課堂教學要充分的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表現在教學活動設計圍繞學生聽說能力提升展開,課堂大部分時間用于學生口語能力的檢測,布置作業的目標定位于促進學生聽說能力提升。課堂教學還應該因材施教展開,可以將學生劃分為多個小組,讓小組成員之間進行口語練習,不同的小組具有不同的特點,老師應該給出不同的指導意見。聽說能力的培養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實現的,它需要教師與學生都要有一個準備“打持久戰”的心理,遇到問題積極的尋找解決途徑,不急于求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靈活的把握整個課堂結構,必要時,可以對課堂教學結構進行適當的調整。
(二)構建聽力能力評價體系。
聽力能力評價體系構建是為了教師展開下一步的教學工作,學生進一步的聽說練習提供參考的,也為教師教學工作水平的提升,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產生一定的促進作用。多媒體時代,建議學生聽力能力評價體系不要單一的拘泥于一種形式,即教師面對面的檢查學生的口語能力,可以給學生播放一段英語電影,讓學生對電影片段的情節進行描述。或者,從網絡上找一兩則幽默的小笑話,讓學生用口語來表達。多維互動教學模式下,學生的聽力能力評價也要體現“多維互動”性,因此,我們也可以大膽的進行聽力能力評價方法的創新。例如,讓兩位留學生進行口語對話,再讓學生進行復述,既可以使聽力能力評價變得生動有趣,也可以實現了聽力能力評價目標。
(三)制定自主聽力考試制度。
制定網絡自主聽力學習與考試制度同樣是以多維互動理論為基礎上設想的。“多維”包括多元參與主體,參與的主體不只局限于“人”,還應包括聽說模擬系統或其聽說軟件。學生利用網絡來實現自主聽力學習與考試是十分便捷的,并且學生可以靈活的掌握時間,及時的了解自身的聽力能力。學生可以將教師布置的作業通過網絡系統來完成,也可以將小組自發組織的練習通過網絡軟件來實現。雖然網絡上的聽力學習與考試系統在聽說評估上與“人”相比,其智能性略差,但是由于它使用方便,易于實現,還是可以在大學生英語聽力教學中推薦使用的。
(四)完善期末口語考試制度。
口語期末考試制度與學生聽力能力評價體系有所不同。一個是進行的時間不同,學生的聽力能力評價體系可以在一個學期內定期的開展多次,讓教師與學生實時的了解聽力水平,對教學與練習產生一個督促作用。期末口語考試制度只在一個學期期末進行,是對學生一個學期時間內口語水平的綜合評價。另外,二者受到學生的重視程度略有不同。將口語考試列入期末考試體系中,是為了更加的引起學生的重視,讓學生將自身口語能力的提升當作重要的學習任務,施加更大的壓力。口語考試制度建議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合適的口語題目,并且專業的英語教師給出評定,涉及到學生成績的評定,應該更為規范、更為科學,更為嚴謹。
(五)構建教學質量評價體系。
多維互動理論下教學體系的構建,是對原有課堂教學結構的一種挑戰,也是對教師教學水平的一個提升。構建教師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希望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平時的能力考核成績與期末考核成績來分析自身的教學工作是否存在問題,如果存在問題,產生問題的原因在什么地方,需要采用什么樣的方法來解決。如果存在的問題不明顯,又可以采用哪些方法與措施進一步的提升教學質量。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不僅需要利用成績來說明,還可以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讓學生提出意見。
(六)組建聽說練習社團活動。
聽說練習社團活動是提升學生聽說能力的重要渠道,也是對課堂聽說練習最有力的彌補。多維互動理論要求學生在進行聽力練習時,需要加強與多元化的主體的交流學習。例如,可以是中國學生與中國學生之間進行聽說練習,可以是中國學生與留學生進行聽說練習,英語教師也可以以志愿者的身份參與到聽說練習的社團活動中,實現教師與學生的互動練習。建議以單元話題為中心,以語言功能為重點,從聽力技能入手,在生活化選材的基礎上,促使學生對口語的瞬間反應能力、對細節的理解能力、對英語文意的推理判斷能力得到全面系統的訓練。不僅可以激活學生學習英語的原有興趣,而且彰顯了英語文化的豐富內涵,真正優化了英語素質教育教學。
參考文獻:
[1]金國臣.多媒體環境下互動式教學理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探索與思考[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5(2).
[2]張法科,趙婷.基于英語視聽學習網站的大學英語聽力教學模式設計[J].外語電化教學,2007(1).
[3]朱曉申,鄧軍濤.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聽力自主學習實證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1(4).
[4]俆艷麗.多模態視域下大學英語聽力教學模式的構建[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11).
[5]Jack C.Richards.朗文語言教學與應用語言學詞典[K].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