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我國出口貿易:新常態轉換、宏觀影響因素及發展新思路

2015-12-31 21:34:38鄭鐵橋張建中
對外經貿 2015年11期
關鍵詞:新常態影響因素

鄭鐵橋 張建中

[摘要]伴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我國對外出口貿易也從舊常態進入新常態發展時期,無論是出口貿易總量的增長,還是出口貿易地區分布結構及地區增長率,抑或出口貿易產品和服務結構,在新常態下都在發生重要變化。新常態下影響我國出口貿易的因素眾多,尤其是長期性、全局性的宏觀因素將對我國出口貿易可持續發展產生重大影響,這些因素總體上分布在中國經濟新常態發展及世界經濟新常態發展范疇中。新常態下,中國出口貿易可持續發展需要新思路,如大力推進中國經濟新常態結構調整、創新發展、增效提質,以構筑我國出口貿易的國內經濟發展基礎和條件;加快建立全方位的高水平自由貿易網絡,為中國出口貿易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大力實施對外投資帶動對外出口貿易戰略;借力“一帶一路”戰略實施,開拓和挖掘我國出口貿易新潛力等。

[關鍵詞]對外出口貿易; 新常態;影響因素; 新思路

[中圖分類號]F752.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2095-3283(2015)11-0004-09

一、引言

2009年,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其主要特點是結構性減速,并伴隨一系列宏觀經濟指標如儲蓄、投資、物價、就業、財政收支(包括赤字)、國際收支、人民幣匯率、貨幣供給、利率等均呈現新的性狀。導致結構性減速的因素都產生自決定經濟發展的實體層面,主要包括資源配置效率下降、要素供給效率下降、創新能力滯后以及資源環境約束增強等。

中國經濟系統是全球經濟系統的子系統,中國經濟新常態是以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為標志的全球經濟新常態進程的組成部分。新常態之前,全球經歷過一個被國際經濟學界稱作“大穩定”的舊常態階段。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至21世紀全球金融危機之前的長達20余年間,雖然曾多次爆發過強度不等的金融危機(20世紀80年代在拉美,1997年在亞洲,1998年在俄羅斯,2001年在美國),同時美國90年代末發生房地產市場下瀉和21世紀初的泡沫破裂,但總體上全球經濟發展經歷了少有的“好時光”。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低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并存,同時,經濟周期波動的特征變化明顯,是大穩定時期全球經濟發展的基本態勢。

如何在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新常態時期,抓住“一帶一路”戰略機遇,建構通觀全局、思慮長遠、切合實際的中國對外出口貿易新戰略,推動中國對外出口貿易可持續發展,是中國社會各界亟待思慮的問題。

二、我國對外出口貿易從舊常態向新常態轉換

(一)我國對外貨物和服務貿易出口總量變化情況分析

我國出口貿易總量在舊常態下平穩快速增長,由舊常態向新常態轉換平穩,在新常態下年均增長率快速趨緩(2007年后)。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出口貿易不斷平穩增長,1995年出口貨物和服務總值為1671.8億美元,2013年為23953.21億美元;1995—2013年,我國貨物和服務出口年均增長率達70.1%,其中貨物出口年均增長率達73.21%,服務出口年均增長率達58.2%(詳見表1)。

從貨物出口看,1995—2013年,除受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及其引致的世界經濟嚴重衰退影響而導致我國貨物出口2009年負增長15.88%及2013年負增長1.62%外,其他年份基本上呈兩位數的年遞增率,1999年最高達50.00%??傮w看,貨物出口貿易在1995—2006年處于平穩快速增長通道中,2007年至今,處于急劇波動且快速下降的態勢中(見表2)。

(二)我國出口貿易國家和地區結構分析

我國出口貿易主要集中在美、日、歐盟等發達國家和地區,新興國家和地區占有率低,但出口增長潛力巨大。

美國、歐盟和日本排我國出口貿易前三位。在中國出口貿易中,1995年美國占16.61%,1999年最高達21.52%;1999—2007年,我國對美國出口總體上平緩增長,其占比在16.61%—21.52%之間平穩波動;受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及其后續效應影響,2007—2014年,美國占比呈現平穩走低的態勢,2007年占19.10%,2014年占17.70%。在中國出口貿易中,1995年歐盟占12.84%,此后至2008年,歐盟占比呈現平穩增長態勢,2008年最高達20.50%,此后,其占比平穩走低,2014年為15.82%。在中國出口貿易中,1995年日本占19.13%,1996年最高達20.44%,此后總體上呈平穩下降態勢,2014年下降至6.38%。

在新興國家中,韓國在我國出口貿易中占有重要地位,1995—2014年,韓國占比基本上穩定在4%—5%左右,2008年最高達5.18%。

東盟在我國出口貿易中占有重要地位,1995—2014年,我國對東盟出口貿易快速增長,其占比從1995年7.04%增長至2014年12.86%。我國對非洲、拉美、印度、中亞和東歐等地區和國家出口貿易總體上呈現平穩快速增長態勢,但是這些地區和國家在我國出口貿易中占比較低,具有極大的出口挖掘潛力(見表3)。

(三)我國出口貿易國家和地區增長率情況分析

從我國對外貨物出口國家和地區增長率情況看,在舊常態時期,我國對美國、歐盟貨物出口總體上平穩增長,對日本貨物出口增長緩慢,對新興國家和地區增長快速。新常態下,對發達國家和地區貨物出口增長率快速下降,甚至出現負增長;對新興國家和地區增長率變化雖然有放緩趨勢,但總體上處于穩定增長通道內,尤其對非洲、拉美、中亞和東歐地區的出口貿易增長快速,對東盟出口貿易處于高位增長之中(見表4)。

(四)我國對外貿易賬戶分析

總體上,在世界經濟舊常態下,我國對外貿易賬戶處于貿易盈余平穩、快速增長的態勢之中;世界經濟新常態下(以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為標志),我國對外貿易賬戶處于貿易盈余快速下降的態勢之中,甚至出現負增長(2014年為-75.09%)。endprint

1995—2007年,我國對外貿易盈余總體上在兩位數的增長率區間內,例外的情況是,受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影響,我國堅持貨幣匯率穩定政策,致使2008年對外貿易盈余出現-0.80%的增長率。2001年增長率短暫降低至7.63%,此后又快速攀升至兩位數的增長率區間。1997年,我國對外貿易盈余總量達3328.8億美元,與1996年相比較,增長2.79%;2004增長率達最高點35.28%,對外貿易盈余總量達12882.5億美元;2007年增長率為24.19%,對外貿易盈余總量達24247.3億美元。

世界經濟及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后,2007—2014年,我國對外貿易盈余呈現快速下降態勢,正增長率下降到一位數,2009年和2014年甚至出現負增長,分別為-12.99%和-75.09%(見表5)。

總體看,在我國及世界經濟新常態下,我國國際收支逐年趨于平衡,經常項目順差占GDP的比率(%)處于快速下降的通道之中(見圖1)。

在整個國際收支賬戶中,我國經常項目順差、資本和金融項目逆差成為新常態(見圖2)。

2015年近期,我國對外出口波動較大,進口下降較多。進口下降的原因在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國內生產配套進口放緩、投資對進口拉動減弱(見圖3)。

(五)對我國新常態下出口貿易總體評價

新常態下,我國出口貿易形勢嚴峻,受世界經濟總體上處于新常態下的結構調整期及與之相伴的世界經濟增速緩慢的影響,我國對外出口貿易增長快速趨緩,尤其是對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出口貿易增長更是快速下降。我國貿易賬戶盈余增長率快速下降,未來將面臨貿易賬戶平衡的壓力。但我國對新興國家和地區的出口貿易總體上仍處于上升增長的空間,尤其是對東盟、非洲、拉美、印度、中東、中亞、中歐等地區的出口貿易增長快速,潛力巨大。如何在新常態下保持我國經濟平穩中速增長的情況下,抓住機遇、繼往開來,確保我國對外出口貿易平穩優質增長,需要有新思路和新對策。

三、對外出口貿易相關新常態宏觀影響因素

(一)全球經濟新常態因素

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標志全球經濟體系運行發生重大轉向。此前,全球經濟體系經歷國際經濟學界所稱的“大穩定”時期,也即舊常態時期。20世紀80年代中期至21世紀,全球經濟體系雖然歷經強度不等的金融危機,諸如20世紀80年代拉美金融及經濟危機,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1998年俄羅斯金融危機,2001年美國金融危機,20世紀90年代末美國房地產市場下瀉危機及21世紀初房地產泡沫破裂,且這些金融危機連帶程度不等的經濟危機。但總體而言,全球經濟穩健發展,表現為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低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并存及經濟周期波動的特征明顯變化。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標志“大穩定”時期結束,全球經濟體系邁入以長期結構調整為主要特征的新常態時期。

應該說,全球經濟體系從“大穩定”時期向以長期結構調整為主要內容的新常態轉換,歸根結底是“大穩定”時期積累的諸多結構性矛盾激化并蔓延的結果和過程。雖然由眾多因素促成,但有兩大關鍵因素:一是世界各國普遍存在發展方式偏頗和經濟結構扭曲問題,而且越演越烈,沒有及時調整和解決;二是全球分工重組后形成的不合理國際經濟秩序,引致了日趨嚴重的全球經濟失衡。

毫無疑問,全球經濟新常態是影響我國對外出口貿易的長期性、基礎性和關鍵性因素。新常態下全球經濟走勢如何,是回歸舊軌?還是另辟蹊徑?前者是從脫離常軌到回歸舊軌的周而復始,經濟運行形成了周期性;后者是全球經濟的運行脫離開舊軌道,擺脫周期循環的慣性,并探尋新發展路徑。不同走勢對我國對外出口貿易具有顯著差異影響。

那么全球經濟未來走勢到底如何呢?需要對新常態下的全球經濟發展做出診斷并開具藥方。全球經濟新常態主要有以下五種表現:一是全球經濟增長低水平波動;二是各國均出于“去杠桿”和“修復資產負債表”兩難境地;三是貿易保護主義加??;四是主要國家政策周期非同步;五是全球治理出現真空。導致全球新常態的因素來自實體經濟長期停滯。技術進步緩慢、人口結構惡化、真實利率水平下移并處于負值水平以及資產負債表衰退效應,構成長期停滯的主要原因。這意味著,即使導致危機的直接原因基本得到克服,發達經濟體的增長前景仍舊面臨諸多結構性挑戰,因此,它們極有可能陷入以長期停滯為特征的新常態之中。對此,經濟學家一致認為,走出長期停滯的唯一出路在于大膽推進全面改革。改革的著力點則在供給端。鼓勵創新創業、促進教育發展、提高人力資本、增強勞動市場彈性和降低企業和居民的稅負等,均為題中應有之義(李揚,2015)。要保持我國對外出口貿易可持續發展,必然要求我國經濟盡快走向調結構、增效益、提效率的道路,以致力于提高出口產品和服務的國際競爭力。

(二)我國經濟新常態因素

當前,我國經濟正處于中高速、優結構、新動力、多挑戰的新常態。新常態始發于2009年,其主要特點是結構性減速,且一系列宏觀經濟指標如儲蓄、投資、物價、就業、財政收支(包括赤字)、國際收支、人民幣匯率、貨幣供給、利率等均呈現新的性狀。導致結構性減速的因素主要包括資源配置效率下降、要素供給效率下降、創新能力滯后以及資源環境約束增強等。在新常態下,我國經濟處于深層次矛盾之中,即一是經濟發展陷入“投資/增長/過?!便U?。造成此悖論的原因,一是我國經濟增長高度依賴投資,投資重復、低效及結構雷同等造成我國經濟結構失調、產能過剩、效益不良。二是杠桿率飆升。杠桿率是具有全局性、系統性影響的金融風險。中國地方債務存在償付能力短和流動性不足兩大難題。三是城鎮化轉型。四是房地產市場形勢逆轉。五是金融亂象叢生。我國貨幣量增而利率價升的情況同時出現,實屬亂象(李揚,2015)新常態下我國經濟進入中速增長期,我國經濟增速的轉換見圖4。

從圖4可見,中國經濟處在“增長速度換檔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階段,國民經濟增長出現結構性困境引致的中速增長。2014年中國經濟增長7.3%左右,增速比上年回落0.4個百分點,預計2015年中國GDP增長7.0%左右。endprint

可以說,經濟增速的新常態轉換是影響我國對外出口貿易的關鍵因素,而造成這一轉換的供給側和需求側因素則將對我國出口貿易的結構、競爭力、貿易條件等造成長期深遠的影響。那么,是哪些因素造成了我國經濟增速的新常態轉換呢?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李雪松老師對此進行了詳盡的考察和分析。

分析表明,從供給側看,因素1:人口紅利減少,中國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出現拐點(萬人)。2011年我國勞動年齡人口為92403萬人,此前階段呈增長態勢,而2012年陡降為92198萬人,并后續繼續下降,至2014年為91583萬人。因素2:傳統產業產能過剩,第三產業占比上升,經濟出現結構性減速。2013年中國第三產業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首次超過第二產業,轉型已經開始。但第三產業的產業鏈相對較短,對其他產業拉動的關聯效應不如第二產業。在目前高附加值的現代服務業發展仍不足的情況下,一般服務業份額的擴大也就意味著經濟增長速度有所回落。因素3:產能利用率低,全要素生產率(TFP)下降較快(見圖5)。

從需求側看,總態勢呈現供給側變化推動需求側拐點的出現,國內消費率趨于上升,凈出口率趨于下降,三大需求占GDP的比重,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逐漸走強(%)(見圖6)。

此態勢的形成在于,三大需求對我國GDP的拉動中,國內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逐漸走強。(見圖7)。

具體看,需求側因素1: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投資效應遞減。2014年房地產投資開發占比18.9%。目前,房地產市場調整加深,房地產投資的增速顯著下滑,是當前影響投資及經濟增長的主要短期因素。2014年制造業投資占比33.3%,目前,制造業投資出現分化,部分采礦業與制造業產能過剩,投資回報顯著降低,壓抑了投資需求,成長性行業對投資穩定增長的支撐作用尚不足,且融資成本高;民間投資積極性難以有效發揮,具有較高投資回報率的部分高端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準入門檻高。2014年基礎設施投資占比22.4%,當前,該類投資快速增長,2015年一季度增長22.8%??傮w上,我國投資規模巨大,基數已經很高,但投資效果系數已降至新低。2014年投資已超過51萬億元,一些省份的投資占其GDP比重已超過100%。當前,投資增速顯著放緩(見圖8)。

從投資刺激政策的邊際效應看,1981—1995年呈現波動性上升態勢,但1995年后陡然下降,2004—2014年呈現低位波動性下降態勢(見圖9)??傮w看,新常態下,投資刺激政策的邊際效應顯著遞減。

需求側因素2:消費總體平穩,新的消費業態和消費熱點不斷涌現(見圖10)。

當前,網上購物的新消費業態繼續高速增長。2015年第一季度,全國網上商品零售達6310億元,同比增長41%;同期,網上商品零售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8.9%,占比不斷提高。信息和通訊類消費快速增長,2015年第一季度,凈增4G用戶超過6400萬,移動互聯網接入量增長87.9%;同期,通訊器材類消費增長38%,4G手機熱賣。旅游休閑、文化體育等服務業消費蓬勃發展,2015年第一季度,國內旅游人數12.2億人次,增長10.4%,旅游收入增長15.9%,單次旅游花費不斷增加;同期,入境旅游3095萬人次,增長2.5%,而電影票房收入增長42.4%。汽車、住房相關產品消費基本平穩,2015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車的消費增長了2.8倍;同期,家電、家具、家裝增長速度加快。

需求側3:外貿紅利減少,對外投資趨于加快,商品輸出到資本輸出。當前世界經濟表現總體弱于預期,我國勞動力成本、土地成本、環保成本等綜合成本在上升;但勞動力素質、基礎設施優勢、產業綜合配套優勢都在增強;美元走強,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處于近幾年的低位,中國貿易條件改善;出口增速趨向新常態;中國從“世界工廠+世界投入”轉變為“產品輸出+資本輸出”。從圖11可以看出,2012年以來,中國的出口增速略低于經濟增速,經濟增長要更多地依靠內需。

四、新常態下我國出口貿易發展新思路

(一)大力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發展,構筑我國出口貿易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出口貿易的基礎和前提是國內經濟發展。當前,我國正處于新常態下經濟結構優化、體制增效、創新驅動的轉型發展時期。為了構筑我國對外出口貿易可持續發展的基礎,需要大力推進我國新常態下經濟轉型發展。

一是構建中國經濟發展新棋局(劉樹成,2015)。應借“十三五”規劃的編制,進行中國經濟發展的新的頂層設計。到2020年,構建我國中長期經濟發展新棋局的重要抓手,或對經濟增長具有中長期持久推動力量的戰略支撐,應是在全面深化改革推動下,把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與區域發展結合起來。新型城鎮化是城鄉結構的大調整,是社會結構、經濟結構的大調整,涉及內需和外需的需求結構的大調整,涉及投資與消費的內需結構調整,涉及產業結構調整、地區結構調整、投入要素結構調整等。要擔負起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與長江經濟帶、絲綢之路經濟帶等重大區域發展相結合這一使命,將頂層設計和相應的實施方案真正落實。

二是要充分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積極因素發揮作用(付凌輝,2015)。我國經濟發展仍處于重要的戰略機遇期,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發展潛力巨大,要積極穩步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不斷增強新生增長動力。為此,要繼續提高服務業發展的貢獻度,尤其是要大力發展文化、旅游、教育等服務業;要大力深化改革和創新,破除制約轉型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進一步擴大企業自主權,極大地激發市場活力。未來,要大力推進利率市場化、服務業和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財稅改革,加快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大力釋放轉型升級潛力。要在市場優勝劣汰機制作用下,進一步增強企業創新主動性,積極調整產品和服務結構,提高產品和服務技術含量和科技水平,大力降低能源資源消耗,積極推進經濟發展向中高端邁進。endprint

(二)制定進出口貿易促進政策,大力鼓勵中高端制造業產品出口

中國出口貿易中,一般貿易比重不斷提升,其中制造業產品出口在中國出口總量占有決定性地位。新常態下,如何保障中國制造業產品可持續出口,成為中國出口貿易中關鍵一環。為此,要籌劃和實施“中國制造2025”戰略和“中國制造2025出口”戰略,而轉型升級、創新驅動戰略應該且必然成為“中國制造2025”戰略核心,基于創新驅動的高效優質、高技術含量、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制造業產品出口應該且必然成為“中國制造2025出口”戰略的核心。

需要注意的是,中國制造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是FDI制造業投資的結果,而在新常態下,中國FDI中的制造業FDI比重不斷降低,這勢必影響到中國出口貿易。為保障我國制造業產品可持續對外出口,應采取著力提升制造業國際競爭力的系統性措施,將我國制造業推向中高端發展道路。為此,一是現階段來看,隨著美國、歐洲經濟的逐步回升,國際市場需求將大幅增長,在這種情況下出臺并實施進出口貿易促進政策,鼓勵工業企業更廣泛地參與全球分工。二是為避免重復過去“粗放式”增長的老路,可考慮更多是促進汽車、機械、電子信息、醫藥等產品的出口。具體來看,國家可重點采取兩方面措施:一是降低進口關稅,鼓勵中間產品的進口。降低進口關稅有利于實現貿易平衡,避免貿易爭端,同時也有利于為中國工業發展提供資源保障,提升企業出口競爭力。二是在WTO框架下,采用出口信貸、出口退稅、出口獎勵等手段鼓勵中高端制造業產品出口。

(三)實施全球新興經濟體振興計劃,積極推動我國向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出口貿易

實施全球新興經濟體振興計劃(金柏松、劉建穎,2015),擴大和挖掘向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及地區的出口潛力。一是充分利用金磚五國論壇等機制,深化同金磚國家、非洲、拉美、中亞、東盟、中亞、西亞和中歐經貿合作,積極發出中國聲音,落實中國倡議,建立與以美國等西方國家為主導的國際金融貿易制度、組織、機制相補充相協調的、反映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利益的國際區域性、多邊性或雙邊性金融、貿易和產業合作等機制,例如建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成立國際緊急救助基金,拓展和深化雙邊、多邊和區域性自由貿易體系,與全球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一道謀發展、謀振興,推動我國向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出口貿易。

二是以上海合作組織、亞信論壇峰會等亞洲機制為平臺,倡導和推動“一路一帶”合作、亞洲基礎設施建設合作、亞洲安全與信任合作。通過這些合作及機制建設,積極推動我國向俄羅斯、中亞地區、西亞地區、中東地區、東盟和南亞地區等國家和地區出口貿易。

三是加快自由貿易區談判和建設。建設好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升級版,積極推動中國—東盟經濟共同體建設。以國際貿易為基礎,以對外投資為動力,參與WTO談判、RCEP談判和APEC等平臺,推動貿易投資自由化;重新進行戰略定位,在發展中國家發揮引領作用,在與發達國家合作中發展升級版的貿易與服務;扮演好世界經濟貿易大國角色,探索承擔大國責任、參與制定新的國際規則、推動世界格局變化(金柏松、劉建穎,2015)。

(四)與美歐等發達國家建立新型合作關系,穩定發展對發達國家出口貿易

一是以G20為平臺,倡導全球基礎設施投資合作,拉動全球經濟增長,倡導全球金融體系改革,為我國對發達國家出口貿易奠定可持續發展制度機制基礎,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二是以亞歐合作機制為平臺,重點發展與歐盟國家全面深化的經貿關系。三是以APEC為平臺,推動RECP談判,推動跨地區貿易投資自由化進程,建立中國參與的、符合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利益的、關切發達國家利益的區域性、跨地區性經貿自由化合作組織和機制。

(五)以亞投行、絲綢之路基金為平臺,推動亞洲發展,開拓和深化我國在亞洲國家的出口市場

一是積極推進與印度的經貿合作,尤其要拓展和深化在制造業、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的合作。二是要毫不動搖地推進和深化與東盟的經貿合作,爭取早日建設好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并盡早啟動與東盟更高層次的經貿合作。三是與俄羅斯、中亞國家和蒙古等積極展開絲綢之路“陸—陸合作”,打造歐亞大陸大自由貿易區,使之與中國—歐盟經貿合作聯動。

(六)積極采取保障和促進中國出口貿易的金融戰略與政策

要積極穩妥地推進人民幣匯率改革,要權衡好穩出口與人民幣國際化的關系。為此,在策略方面,可保持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小幅升值,避免大幅升值,進一步擴大日波幅。

(七)積極穩妥有序地推行對外貿易投資帶動對外出口貿易戰略

在舊常態下,中國對外出口貿易相當程度上由外國對中國投資帶動,而新常態下,外國對中國直接投資力度減弱的勢頭非常明顯。與此同時,在新常態下,伴隨中國經濟的結構性減速,中國對外投資加快,對外投資增速快于利用外資增速。我國積極倡導企業“走出去”戰略,在這一戰略實施中,要處理好對外投資與對外出口貿易的關系,力爭形成對外投資與對外出口貿易良性互動、共同促進的局面。

(八)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水平自由貿易區網絡

要通過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水平自由貿易區網絡,為中國出口貿易建構安全網。當前,我國在自由貿易網絡建設方面已經取得豐碩的成果。2001年中國加入WTO后,已簽署12個自由貿易區協定,涉及21個國家,但自由化水平還不夠高。當前,全球化的驅動力正在發生變化,WTO談判與IMF改革遇到障礙,如果TPP和TTIP及RECP若達成協定,將對全球貿易投資格局產生重大影響。未來中國需要盡可能與周邊國家和世界上主要的發達經濟體簽署更多的自貿協定,打造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加快推動中美投資協定、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共同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要加快推進多個自由貿易區在投資負面清單、貿易便利化、金融改革和人民幣國際化、事中事后監管等方面的改革與配套,以開放促改革(李雪松,2015),以開放改革促中國對外出口貿易發展。endprint

五、結語

以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及其效應為標志,全球經濟告別以“大穩定”為特征的“舊常態”,進入“新常態”發展時期。新常態下全球經濟發展的基本特征是結構調整。與此同時,中國經濟也進入新常態發展時期,尤其2012年開始,新常態的特征更加明顯。與中國經濟整體發展態勢一道,中國對外出口貿易也告別FDI拉動、“粗放式”發展的“舊常態”,進入結構調整、優質發展的新常態。

新常態下的中國出口貿易可持續發展,要立足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創新驅動和增效提質;要在21世紀國際政治經濟體系和秩序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下,積極發揮中國作為經濟和貿易大國的國際地位,深化改革開放,積極發出中國倡議、采取中國行動,推動國際經貿自由化和便利化,與新興國家和地區一道,并與發達國家合作,建立確保國際經貿更加有序、合理發展的制度、組織和機制,構建我國對外出口貿易的全方位自由貿易保障網絡,同時采取“以對外投資促對外出口貿易”、借力“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等舉措,大力促進我國出口貿易在新常態下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揚.2015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

[2]李揚.2014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3]劉樹成.當前和未來五年中國宏觀經濟走勢分析[J].中國流通經濟,2013(1).

[4]劉樹成.改革宏觀調控方式與把握合理區間中線[J].財貿經濟,2014(7).

[5]金碚.全球競爭新格局與中國產業發展趨勢[J].中國工業經濟,2012(5).

[6]岳希明,任若愚.測量中國經濟的勞動投入:1982—2000年[J].經濟研究,2008(3).

[7]李雪松.新常態中國宏觀經濟預測與對策2015[Z].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講義.

(此文獲中國國際貿易學會2015年“中國外經貿發展與改革”征文一等獎)

Abstract:With the new normal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Chinas foreign export trade is from the old into the new normal period of development. Whether it is the growth of total exports of the trade, or export trade structure and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regional growth, or export goods and services structure, it has undergone important changes in the new normal. Factors affecting Chinas export trade under the new norm of many, especially long-term, macro factors, will have a major impact on the glob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xport trade,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se factors being in the new normal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the world economy of generally normal development category. Under the new normal, Chinas export trad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eeds new ideas, and new thinking is reflected in many aspects, for example, of vigorously promoting Chinas economic of new normal restructuring, of the economy development through innovation, of improving economy efficiency and quality, thereby to cast Chinas export trade in the domestic economy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nd conditions; of accelerat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mprehensive range of high-level free trade network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xport trade escort; of vigorously promo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foreign investment foreign export trade strategies; of leveraging “along the way” strategy to develop and excavating of export new potential for trade, and so on.

Key words: foreign export trade; the new normal; affecting factors; the development of new ideas

(責任編輯:郭麗春)endprint

猜你喜歡
新常態影響因素
水驅油效率影響因素研究進展
突發事件下應急物資保障能力影響因素研究
中國市場(2016年36期)2016-10-19 03:54:01
環衛工人生存狀況的調查分析
中國市場(2016年35期)2016-10-19 02:30:10
農業生產性服務業需求影響因素分析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09:07
村級發展互助資金組織的運行效率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40:12
基于系統論的煤層瓦斯壓力測定影響因素分析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3:45:5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成人综合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人电影软件| 玩两个丰满老熟女久久网| 欧美日韩第三页| 亚洲天堂日韩在线| 国产成人麻豆精品| 亚洲区欧美区|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 2022国产无码在线| 青青久久91| 韩国福利一区| 亚洲人成网站色7799在线播放| 最新亚洲av女人的天堂| 亚洲av色吊丝无码| 青青久久91| 亚洲第一天堂无码专区| 99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免费毛片网站在线观看| 原味小视频在线www国产| 久久一本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屁孩| 91色综合综合热五月激情| 国产综合亚洲欧洲区精品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23页在线| 欧美激情福利| 日韩AV无码一区| 女人天堂av免费| 午夜综合网| 六月婷婷激情综合| 日本欧美成人免费| 国产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40岁成熟女人牲交片免费|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 a免费毛片在线播放| 亚洲男人天堂2020|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三区五区|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久91|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 在线a视频免费观看| 99久久精品国产麻豆婷婷| 国产精品美人久久久久久AV| 中文毛片无遮挡播放免费| 国产美女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播放| 五月婷婷丁香综合| 香蕉国产精品视频| 色综合激情网| 色欲色欲久久综合网| 四虎成人在线视频| 欧美激情视频二区三区| 香蕉综合在线视频91| 精品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免费一级视频| 一级高清毛片免费a级高清毛片|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不卡|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国产99| 国产精品自在拍首页视频8| 在线视频亚洲欧美| 一级爆乳无码av| 国产网站免费看| 久久青草免费91线频观看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app| 99视频在线看| 无码综合天天久久综合网| 日韩国产另类|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 欧美翘臀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狼友av永久网站免费观看| 国产免费人成视频网|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 在线观看网站国产| 国产亚洲现在一区二区中文| 日韩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式|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欧美精品v欧洲精品|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桥未久| 波多野结衣国产精品| 在线日韩一区二区| 日本人又色又爽的视频| 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西瓜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