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菲 潘微微



[摘 要]運用協整理論、建立向量自回歸模型(VAR)和向量誤差修正模型(VEC),對1990—2013年我國服務業FDI與服務外包的關系進行實證分析。結果表明,我國服務業FDI與服務外包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服務業FDI與服務外包之間具有雙向的Granger因果關系,從短期看,服務業FDI與服務外包之間存在較弱的替代關系,從長期看,服務業FDI與服務外包存在互補關系。
[關鍵詞]服務業FDI;服務外包;VAR模型;VEC模型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5)11-0027-06
一、我國服務外包與服務業FDI發展概況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和國家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服務業已經成為我國經濟增長最快的部門,同時帶動了服務貿易的迅速發展,服務外包也隨之蓬勃發展。2000年以前,我國服務外包合同完成額一直維持在較低的水平,2000年以后,才開始有了較快的增長,2006年商務部啟動了“千百十工程”,鼓勵服務外包行業發展,我國服務外包行業進入快速增長期。2013年,中國已經成為繼印度之后的第二大服務外包強國(見圖1)。
20世紀90年代,我國設立了一批沿海開放城市、經濟開發區等,旨在吸引外商到中國投資生產,以帶動我國經濟快速發展。2001年加入WTO后,我國加大了吸引外資的政策力度,外資流入加快。由圖2可以看出,1990—2013年我國服務業FDI總體呈逐年遞增的態勢,從1990年的18.3億美元增長到2013年的3865.1億美元,年均增速約為26%。
近年來,服務外包與服務業FDI都迅速發展,而企業在國際化進程中存在著內部化和外部化兩種傾向。服務外包和外商直接投資是跨國公司離岸的最典型兩種模式。本文從服務業入手,厘清服務業FDI和服務外包之間的關系,以更好地推動我國產業轉型升級,提高我國服務業國際競爭力。
二、文獻回顧
目前,國內已有很多關于服務業FDI與服務貿易關系的研究,伴隨著國際服務業的產業轉移和我國服務業的不斷開放,服務貿易和服務業對FDI的利用是我國經濟未來發展的新引擎,服務外包作為服務貿易發展的新形式,它與服務業利用FDI之間是否存在某種長期穩定的關系以及FDI對服務外包的發展是否存在影響,影響程度如何,都需要進一步去論證分析。
(一)關于服務業FDI與服務貿易關系的研究
王詔怡,劉艷(2011)運用協整理論與向量誤差修正模型(VECM)對中國1985—2008年的服務業FDI與服務貿易進出口的關系進行了實證分析,結果表明服務業FDI與服務貿易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
王春艷,程健(2013)分析了我國服務業FDI的利用現狀和服務貿易進口現狀,實證分析了服務業FDI與服務貿易進口的替代關系。
王新華(2010)利用VAR模型對中國服務業FDI與服務貿易的關系進行了實證研究,得出從長期看服務業FDI與服務進出口均是替代關系,從短期來看服務業FDI與服務進出口是較弱的互補關系。
(二)關于服務業FDI與服務外包關系的研究
竺彩華,鐘茂潔(2008)對中國承接服務外包中的FDI因素進行研究,在比較分析我國服務外包和FDI的經濟效應及對承接國或東道國影響的基礎上,發現外資是推動我國承接服務外包的重要動力,FDI與服務外包屬于互補關系而非替代關系。
汪文超(2008)結合中國服務外包與FDI發展現狀,理論論證了我國服務外包與服務業FDI之間既存在替代關系,更存在互補關系。
林娟娟(2008)分析比較兩者的經濟效應,建立了一個規范的理論模型,闡述影響跨國企業國際化選擇的因素,通過對中國貿易數據的實證檢驗,論證了國際服務外包與對外直接投資存在替代關系。
上述文獻中,可以看出近幾年針對服務外包與服務業FDI關系研究的很少,也很不全面。本文利用1990—2013年數據,通過實證模型檢驗,探討兩者之間的關系。
三、實證分析
(一)數據來源
本文分別選取了1990—2013年的服務業實際利用FDI額和對外服務承包合同完成額。用對外服務承包合同完成營業額間接代表服務外包收入額,因為我國目前承接的服務外包主要是離岸外包,外包數據還沒有規范的統計,所以用此指標來近似代替。所有數據均來自《中國統計年鑒》。并對所有變量取對數處理,以消除異方差問題。均運用EVIEWS 7.0軟件進行實證分析,以FDI表示服務業外商直接投資、OUT表示服務外包水平(對外服務承包合同完成額),lnFDI、lnOUT表示對變量進行取對數處理。
圖3和圖4說明了在1990—2013年間,中國服務業FDI與服務外包兩個時間序列都處于上升階段,其中服務業FDI與服務外包相比,發展速度較為緩慢。同時也可以從曲線中看出,FDI與服務外包存在一定的同步趨勢,說明兩者之間可能存在一定的均衡關系。
(二)平穩性檢驗
根據計量經濟學方法,如果要對變量進行回歸分析,首先必須保證各變量是平穩的,否則可能存在虛假回歸的問題。對于非平穩的時間序列變量進行回歸分析,首先要求各變量之間存在協整關系,而前提是各變量同階單整,因此首先必須對各變量進行平穩性檢驗。
表1給出了服務業FDI、服務外包額的自然對數與其一階差分的ADF值,lnFDI,lnOUT在零階都不能拒絕存在單位根的原假設,即都是非平穩的,而經過一階差分均能通過5%顯著性水平下的平穩性檢驗,即不存在單位根,所有變量均是一階單整序列。
(三)建立VAR模型
對于lnFDI,lnOUT這兩個具有同樣單位根性質的時間序列數據,滿足VAR模型估算的要求,可以建模。本文根據AIC準則,確定VAR模型的滯后階數為4時最優,當滯后階數為4時,AIC值最小,因此建立VAR(4)模型。endprint
從表2可以看出,與服務外包滯后各期對服務業FDI的影響相比,服務業FDI滯后各期對服務外包的影響程度更為顯著,具有顯著的正負交錯效應。滯后一期的服務業FDI與服務外包對彼此都有負向作用,這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兩者的替代關系,同時也表明服務業FDI對服務外包有更大的影響,又從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兩者具有互補關系。
從AR 根的測試結果(見圖5)中可以看出,所有單位根均落于單位圓內,即所有的AR根模的倒數均小于1,因而設定的滯后4階VAR 模型是穩定的。
(四)Johansen協整檢驗
協整方法是研究非平穩序列之間是否存在長期均衡關系的有效工具。根據協整理論,雖然兩個或多個時間序列是非平穩的,但它們的某種線性組合則可能是平穩的。前面已經確定VAR模型的滯后階數為4,再進一步對該模型的協整數目進行選擇。從表3我們可以得知,跡檢驗和最大特征值統計量結果表明,服務業FDI與服務外包之間在5%的顯著性水平上存在協整關系。
標準化后的協整關系如表4所示,可以得到各變量長期關系的誤差修正項。由表4可知,在長期內,服務業FDI與服務外包之間存在長期變動趨勢。服務外包每增加1%,服務業FDI將增加1.33%。將協整關系寫成數學表達式,令其等于VECM,則:
VECMt=LnFDIt-1.220418*LnOUTt+0.14976*@TREND
再對序列進行單位根檢驗,結果發現,它在99%的置信度下是平穩的,說明以上協整關系是正確的。
(五)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
以上分析表明,服務業FDI與服務外包之間明顯存在長期的穩定關系,但并不能反映變量間的因果關系。本文基于VAR 模型來檢驗各變量間的Granger 因果關系,檢驗結果如表5 所示。
從表5 可以看出,服務業FDI與服務外包之間存在雙向的Granger因果關系。服務業FDI促進了服務外包的發展,同時服務外包的發展也更有利于我國利用服務業FDI。這一定程度上再次驗證了服務業FDI與服務外包之間的互補關系。從F統計量和P值來看,服務業FDI Granger引起服務外包的程度大于服務外包Granger引起服務業FDI的程度。這也從一定程度上說明FDI對于服務外包的發展作用更大。
(六)誤差修正機制(VEC模型)
協整檢驗結果表明,服務業FDI與服務外包之間形成了長期均衡,但這種均衡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一種動態均衡。當均衡系統受到沖擊,平衡被打破時,系統會通過一定的誤差校正機制逐漸恢復到均衡狀態。向量誤差修正模型(VEC)是帶有協整約束的VAR模型。基于此,本文通過建立誤差修正模型(VEC)來考察變量間的短期關系。模型為:
其中VECM為誤差修正項,其系數用來反映相應變量對長期穩定關系的偏離及調整程度,i為滯后期數,本文根據無約束VAR模型的AIC準則選取滯后期數為3,限定變量之間存在一個協整關系,建立VEC(3)模型,如表6所示。
從表6中可以看到,協整關系對服務業FDI和服務外包都產生了反向修正的作用,在以D(LNFDI)為因變量的回歸模型中,誤差修正項系數為-1.735,表明當服務業FDI短期波動偏離長期均衡時,將以(-1.735)的調整力度將非均衡狀態拉回均衡狀態。而在以D(LNOUT)為因變量的回歸模型中,當服務外包額短期波動偏離長期均衡時,誤差修正項系數為-0.257,將以(-0.257)的調整力度將非均衡狀態拉回均衡狀態。另外,服務業FDI的調整系數相對明顯要大于服務外包的調整系數,表明其對經濟的修正力度相對較大
服務業FDI對服務外包在前期有正向的促進作用,隨著滯后期的延長,這種作用更為顯著,說明短期內服務業FDI對服務外包是存在積極作用的。但當滯后三期的時候又出現了負向的作用,這可能是因為服務業FDI本身就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波動較大。而服務外包對服務業FDI都是顯著的負向作用,隨著滯后期的延長,這種負向作用的效果在逐漸降低。
通過對比,可以發現服務業FDI與服務外包是相輔相成的,兩者在短期內呈現出替代關系,而在長期內又表現出一定的互補關系。
(七)脈沖響應函數
脈沖響應函數描繪的是特定變量對各種沖擊的反應軌跡。本文在VAR模型的基礎上利用Eviews7.0畫出服務外包受到服務業FDI的沖擊反應以及服務業FDI受到服務外包的沖擊反應(見圖6和圖7),圖中的橫軸表示沖擊作用的滯后期數(單位:年),縱軸表示因變量對解釋變量的響應程度,模型中沖擊作用的滯后期設定為50。
如圖6所示,短期內服務業FDI的沖擊引起服務外包的正響應,直到第五期開始出現負響應,大約在第八期的時候負向作用最大,后來慢慢緩和,有上升態勢,但仍保持負響應。而服務外包自身的沖擊則使得服務外包一直保持正響應,在第八期的時候,正響應達到最高,隨后一直處于下降的態勢。這說明隨著我國服務業FDI的增加,短期內服務業FDI帶動服務外包的響應為正,長期則為負響應。
從圖7可以看出,初期服務外包的正沖擊引起服務業FDI的負響應,到第三期后才引起服務業FDI的正響應,且逐期上升,在第七期左右達到峰值,隨后一直下降,但仍然保持正響應態勢。而服務業FDI自身的沖擊引起服務業FDI起初有很大的正響應,在第五期后呈負響應態勢,隨后一直響應為負,但有上升趨勢。這說明,隨著我國服務外包的發展,短期內導致服務業FDI有很大的正響應,長期保持正響應的穩定態勢。
綜合以上實證分析可以得出,無論是給服務業FDI還是服務外包,短期內都會對二者有較為顯著的響應且長期都趨于穩定。
(八)方差分解
方差分解是通過分析每一個結構沖擊對內生變量變化的貢獻度,進一步評價不同結構沖擊的重要性。圖8和圖9分別是lnOUT和lnFDI的方差分解圖,橫坐標表示時間(年),縱坐標反映用一個序列的數據預計另一序列時的預測誤差方差百分比,該百分比越大,表示前者對后者影響越大,重要性越明顯。endprint
從圖8可以看出,期初服務外包對服務外包本身的預測誤差百分比為100%,這說明服務外包的增長完全依賴于自身的推動,但其后不斷下降,在第十年末穩定在48%左右,而服務業FDI的貢獻在不斷上升,且在第十期后超過了服務外包本身的貢獻率,并保持穩定;同理從圖9可以看出,期初服務業FDI對自身的預測誤差為100%,說明服務業FDI的增長完全依賴于自身,但其后也不斷下降,第十一期后開始穩定,基本維持在30%—40%之間,而此時服務外包的貢獻率大幅上升,最終穩定在60%—70%,作用明顯。
FDI的流入為我國服務外包的發展注入了資金和新技術,使得國內服務業資金充足,從而促進了我國服務外包的發展。同時,我國服務外包的快速發展,也為服務業吸引外資創造了機遇。兩者相輔相成,長期呈互補關系。
四、結論與對策
(一)結論
1.協整關系存在,長期穩定均衡。對我國1990—2013年24年的服務業FDI和服務外包額進行了變量平穩性檢驗和協整檢驗,得出中國服務業FDI和服務外包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在此基礎上構建VAR模型和VEC模型,對其殘差的同期和滯后期相關矩陣進行分析,發現所選變量間存在同期和滯后期的相關關系。
2.服務外包與服務業FDI互為Granger因果關系。在長期均衡中,服務業FDI與服務外包之間存在雙向的Granger因果關系。服務業FDI促進了服務外包的發展,同時服務外包的發展也更有利于我國利用服務業FDI。
3.脈沖響應分析表明,服務業FDI對服務外包的正沖擊引起服務外包的負響應遠遠大于正響應。這表明,服務業FDI與服務外包之間存在替代關系;另一方面,服務外包對服務業FDI的正沖擊引起服務業FDI的正響應遠遠大于負響應,又說明服務外包與服務業FDI之間存在一定的互補關系。但不論怎樣,兩者長期都保持著穩定的響應態勢。方差分解表明,短期內服務業FDI對服務外包的貢獻率低于其自身貢獻率,但長期來看,服務業FDI的貢獻率超出了服務外包自身的貢獻率,服務業FDI的貢獻率大。服務外包的方差分解結論相同,進一步體現了長期內兩者之間的互補關系。
服務外包與服務業FDI在短期看來存在一定的替代關系,而長期來看,兩者是互補的,互為促進。服務業FDI對服務外包的發展作用明顯,服務外包也在一定程度上對于合理利用外資,調整外資結構等方面發揮著重大作用。保持服務業FDI的持續增長,加快發展服務外包,促進產業升級。
(二)對策建議
1.鼓勵外商直接投資服務外包行業
在服務外包行業中,要鼓勵外資通過綠地投資或者并購的方式進入外包行業中,以更好地促進服務業的開放。服務業FDI進入到服務外包行業,對于擴大我國服務外包企業的規模、增強自身競爭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與此同時,服務外包行業的發展又通過產業集聚效應進一步吸收更多的資金投入,從而提高我國服務業利用FDI水平。
2.引導FDI進入到現代服務業
服務業利用FDI并不是越多越好,若FDI過多地集中于房地產等傳統行業,而在現代服務業中投入較少的話,在一定程度上會削弱服務外包行業的發展,因大多數服務外包行業都是基于非傳統服務業的基礎上。長期如此,便會影響兩者協調發展,也不利于服務貿易發展和經濟發展。因此,應制定正確的產業引導政策,加大對新興服務業的投入力度和開放程度,不斷改善投資環境,有利于增強這些產業對FDI的吸引力,同時也促進這些行業服務外包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林娟娟.國際外包與對外直接投資的替代關系研究——對中國數據的實證分析[D].蘭州大學,2008.
[2]劉慶林,廉凱.FDI與外包:基于企業國際化模式選擇的對比分析[J].經濟學家,2007(2):22-25.
[3]盧鋒.我國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問題研究[J].經濟研究,2007(9):49-61.
[4]邵賽君.中國服務外包對服務業發展影響的實證研究[D].上海社會科學院,2013.
[5]王春艷,程健.中國服務業FDI與服務貿易進口的替代關系[J].技術經濟,2013(10):106-111.
[6]王新華.中國服務業外商直接投資與服務貿易的關系——基于VAR模型的實證研究[J].世界貿易組織動態與研究,2010(1):19-24.
[7]汪文超.中國服務外包與服務業FDI關系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08(7):1-2.
[8]王詔怡,劉艷.我國服務業FDI與服務貿易關系的實證研究:1985—2008[J].工業技術經濟,2011(8):72-78.
[9]徐松,戴翔,鄭嵐.中國服務業FDI與服務貿易的關系實證分析[J].生產力研究,2009(5):120-123.
[10]竺彩華,鐘茂潔.中國承接服務外包中的FDI因素研究[J].世界經濟研究,2008(9):60-65.
[11]Frank Stahler.A Model of Outsourcing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J].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7,11(2):321-332.
[12]Eiichi Tomiura.Foreign outsourcing, exporting, and FDI:A productivity comparison at the firm level[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7(72):113-127.
[13]Arti Grover Goswami.Vertical FDI versus outsourcing: The role of technology transfer costs[J].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2013(25):1-21.
(責任編輯:張彤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