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忠孝
[摘 要]電子商務特別是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有利于中小企業擴大海外市場,降低國際貿易成本,簡化中小企業國際貿易流程。目前,旅順口區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應用和企業內部管理信息化總體水平偏低,缺乏與上游企業的協同聯動和對電子商務應用平臺建設的長遠規劃。電子商務發展滯后的主要原因包括:企業經營管理者對電子商務認識不到位,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匱乏,資金投入不足,缺少物流配送體系。為了推動旅順口區中小企業發展電子商務,提出構建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加大對跨境電商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加快跨境電子商務園區建設,采取跨境電子商務保稅模式,在海外建立“順品”海外倉,加強與跨境電商服務企業合作,創新監管模式,加快相關政策落地,創造有利于跨境電商發展的軟環境等對策措施。
[關鍵詞]旅順口區;中小企業;電子商務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5)11-0039-03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以及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電子商務已經成為中小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一種有效途徑,有利于中小企業擴大海外市場,降低成本,特別是跨境電子商務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一、電子商務對中小企業發展國際貿易的作用
(一)有利于中小企業了解和開拓海外市場
在電商環境下,全球出現了統一的虛擬交易市場,商品和服務的信息在全球公開、實時傳遞,一方面減少了信息的不對稱性;另一方面,可以促進全球資源的優化配置。中小企業不再受地理環境的局限,利用互聯網可以將市場擴展到傳統貿易方式下不能到達的區域。同時,中小企業可以通過網絡及時了解行業的最新資訊,尋找新的商業機會和合作伙伴,開辟新的發展空間。
(二)有利于中小企業降低國際貿易成本
開展電子商務可以使企業迅速獲得客戶的需求信息,根據客戶需求安排生產,使企業實現零庫存,避免了大量產品積壓產生的成本。中小企業在互聯網上發布電子供應信息,減少了廣告宣傳、發放印刷品等費用,降低了宣傳成本。開展電子商務還可以減少中小企業對基礎設施的投入,提升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優勢,從而吸引更多的國際買家。
(三)簡化中小企業國際貿易流程
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的國際貿易手段,優化了國際貿易流程。中小企業不需要花費巨額的廣告費用和眾多的銷售人員,就能參與到國際市場競爭中,接觸國外客戶,不僅縮短了交易前的準備時間,同時也極大地降低了交易費用。電子商務簡化貿易流程最突出的一點體現在單證的流轉上,與傳統的外貿相比,電子商務使得外貿單證流轉至少減少了12個步驟,最大限度地優化了單證運營流程。
二、旅順口區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應用現狀及主要問題
(一)應用現狀
為了了全面解旅順口區中小企業應用電子商務的情況,對旅順口區食品、生物醫藥、機械、橡塑制品及刀劍漁具制品等行業共17家制造企業的電子商務發展情況進行了實地調研。
1.電子商務應用率偏低
目前,旅順口區多數中小企業的電子商務應用水平偏低。在受訪企業中,有75%的企業選擇通過電子商務來開展部分業務活動。大部分企業的商務活動主要集中在信息發布、信息共享、客戶服務與溝通的初級階段;一部分企業已經開始進行網上采購、網上銷售等活動,有20%的企業通過互聯網進行網上采購,但業務規模較小;有30%的受訪企業開始在阿里巴巴和天貓等電商平臺上進行網上銷售,銷售額占銷售總額的10%—30%。
2.多數企業尚未實現信息化管理
所有企業實現了互聯網普及,30%的企業建立了內部局域網,但企業內部管理的信息化總體水平還有待提高。從系統應用情況來看,多數企業在財務管理、進銷存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應用情況較好,其它的系統應用情況都不理想。少數中小企業由于受到資金和技術力量的制約,還沒有實現企業內部管理的信息化。
3.缺乏與上游企業的協同聯動
一般來說,在供應鏈中的地位越重要,與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協同共享程度就越高。調研顯示,由于目前大多數受訪企業所參與的電子商務應用還處于信息發布與傳遞階段,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開始注重網上營銷,開始與客戶、下游企業的聯動,但仍缺乏對上游企業的協同共享。
4.缺乏電子商務應用平臺建設長遠規劃
受訪企業的電子商務應用平臺主要基于兩種模式,一種是建立獨立企業網站,另一種是加入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在受訪企業中,獨立網站大部分是靜態網站,網站設計技術簡單,網站功能單一,主要用于企業宣傳,展示產品和服務,發布信息等,缺乏業務系統的支持。加入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的企業,主要是利用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實現企業宣傳、商情發布與獲取、在線業務洽談、客戶服務與溝通,但是實際運用效率極低,有的企業因為費用高,效果不好,又退出第三方平臺。企業對電子商務平臺的建設缺乏長遠規劃,只注重短期效益,電子商務應用目標不明確。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企業經營管理者對電子商務認識不足
旅順口區多數中小企業的經營管理者缺乏互聯網知識,對電子商務只有片面性的理解,不能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來開展企業營銷。另一方面,電子商務是一個龐大、復雜的社會經濟、技術系統,設計內容和知識復雜,導致經營管理者放棄了學習和使用。在調研中發現有的企業管理者認為難以實現對于電子商務業務人員的監管,最后干脆辭退電子商務人員,回歸到傳統銷售模式。
2.缺乏電子商務專業人才
調研中,企業普遍反映缺乏電子商務人才,特別是缺乏專業化、高水平的電子商務人才。究其原因,第一,旅順口地區中小企業難以投入大量資金引進高水平的專業人才,受到成本制約,很多中小企業將網站外包給網絡公司來建立和管理,很難適應新信息技術下的電子商務發展。第二,受電商發展大環境的影響,更多人才選擇去浙江、江蘇、上海等電商發展較好的地區。endprint
3.資金投入不足
中小企業普遍規模較小、資金實力較差、融資渠道較窄,在發展電子商務時普遍缺乏資金,在技術開發方面投入的資金不夠,導致很難掌握核心技術。另外,很多中小企業發展電子商務沒有長遠目標,一方面希望開展電子商務獲得較高利潤,但另一方面沒有投入大量的資金,導致發展電子商務的效果不理想,最終使有些中小企業不得不放棄電子商務。
4.缺少物流配送體系
電子商務的發展離不開物流配送體系的發展和完善,目前,旅順口區的物流配送體系還沒有形成,企業的物流成本較高,甚至有時根本找不到物流企業進行商品的配送而被迫放棄交易。而物流配送體系的形成,物流成本的降低,需要有強大的產業園區的支撐。旅順口區做海產品加工、出口的企業較多,但多數分布零散,沒有相關的產業園區,沒有形成集群效應,導致相關企業的物流成本偏高,電子商務發展受限。
三、推動旅順口區中小企業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構建外貿綜合服務平臺
一方面,依托國家級開發區——旅順經濟開發區的優勢資源,由政府集合區內企業一同構建具有旅順地域特色的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同時吸引跨境電商龍頭企業入駐旅順口區,建立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跨境電商產業鏈。另一方面,支持本地制造企業利用跨境電商促進產品分銷,整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聯動,增強供應鏈管理和運作能力,融入跨境電商的全球產業體系。外貿綜合服務平臺除了本身系統的建設,客戶資源、產品價格的競爭外,外部資源的對接尤為重要,要結合旅順本地對外貿易現狀,開拓國際市場;還要整合國內相關資源,與海關、商檢、外匯管理、銀行信貸、運輸、保險、港口和商務主管部門連接,實現全程服務,助力跨境電子商務發展。
(二)加大專業人才培養和引進
消費者需求、合適的員工、電子商務培訓、物流投遞服務的范圍和融資獲得的便利性是促進跨境電商發展的決定因素。目前,旅順口區跨境電商市場面臨網站建設、推廣產品、品牌建設、處理跨境支付、國際物流和倉儲等方面的挑戰。企業普遍表示愿意出資開展跨境電子商務業務,苦于沒有相應的人才支撐,應加大對懂電商、懂市場、懂外貿高端復合管理與技術人才的培養與引進。鼓勵旅順口區高校加強與區內企業的交流與合作,多渠道、多方式培養適應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專業人才、復合型人才和高端人才。由政府出臺相關吸引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傾向性政策,完善城市功能,通過打造良好的創業環境、生活環境、城市文化來吸引人才、留下人才。
(三)加快跨境電子商務園區建設
旅順口區與韓日隔海相望,吸引了一大批韓日企業來區內落戶,特別是2015年6月我國與韓國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為旅順口區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帶來了重大機遇。大連金普新區的設立,就是要推動中韓自由貿易區的建設,由此推動中國(大連)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建設,旅順口區要提前布局,做好平臺建設。推動在旅順經濟開發區建設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區,與金普新區相呼應,通過完善園區功能,實現電子商務企業辦公、倉儲和物流的集中運作,推動韓日企業在園區落戶。大力引進跨境電子商務交易性企業、服務性企業、物流企業和支付企業等,提供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的交易、運營、倉儲、包裝、分揀、通關、物流運輸一條龍服務。
(四)采取跨境電子商務保稅模式,建立跨境商品展示交易中心
由政府出面,協調海關等相關部門,開展跨境進口電子商務報稅模式,將進口貨物保存在海關特殊監管區或報稅監管場所,由國內客戶通過網絡下單,1—2天就能將貨物送達客戶,按照行李和郵遞物品進口稅征稅(即征收行郵稅),低于50元稅款的可以免稅,整體可以減少30%的稅負。
建議在旅順建立遼寧大連(旅順)跨境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以“線下展示交易中心+線上購買平臺”的O2O運營模式,在世界范圍引進優質商品,采用“三個一”的運營模式,即“一中心、一平臺、一體系”,打造一個集“體驗、交易、檢測、配送、交流”為一體的綜合性O2O跨境報稅及完稅進口商品服務平臺。
(五)建立“順品”海外倉,加強與跨境電商服務企業合作
目前,旅順口地區的優勢產業包括裝備制造業、港口物流業、軌道交通業,具有雄厚的發展基礎,可以由旅順口區政府協調相關企業,向海外市場推銷“旅順產品”,設立“順品”海外倉,將“旅順產品”提前存儲到海外當地倉庫,直接從當地倉庫進行分揀、包裝、遞送,縮短時間,節省物流成本,提升用戶購物體驗。“跨境電子商務出口零售未來一定是‘海外倉+自營”,阿里巴巴旗下菜鳥網絡公司已經著手建立覆蓋五大洲的海外倉儲網絡和航空干線資源通道,在全球各個重要城市設置倉庫節點。外貿電商蘭亭集勢繼2014年初歐洲海外倉投入運營后,宣布其首個北美海外倉投入使用。目前,旅順企業單獨設立海外倉暫時還有一定困難,可以考慮先期與第三方平臺合作。
專業的跨境電商綜合性服務企業可以讓傳統企業的跨境電子商務走得更快更遠,跨境電子商務真正的難關在于運營和管理層,其中包括市場定位、商業模式設計、產品組合、營銷宣傳、供應鏈管理、客戶服務、線上線下配合、電商人才等內容,這些都可以通過第三方跨境電商服務實現,因此,與綜合性或專業性跨境電子商務服務企業或平臺合作可以加速跨境出口電商產業的孕育和發展。
(六)創新監管模式
目前,旅順口區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最大的瓶頸在于如何推動跨境電子商務的快速通關通檢和建立高效的物流渠道。針對跨境電子商務的特點,需要政府部門制定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海關監管規范、進出口商品檢驗檢疫監管規范,探索一次申報、分批核銷以及對電商企業實施誠信管理、差別化監管等便利化措施,以推動跨境電子商務的健康快速發展。其中包括實施分類分級、差別化的管理模式,簡化手續;實施誠信管理,強化電子商務企業主體責任建設,推動企業自主檢測;開發建設公共信息服務平臺等。
(七)加快相關政策落地,創造有利于跨境電商發展的軟環境
跨境電商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除了所擁有的政策環境外,他們更關心的還有人才稀缺的問題、倉儲配套服務、租金運營成本等,應搭建跨境電商人才校企合作平臺、提供培訓支持、搭建代運營平臺、加快成立方便跨境電商小包出口的國際郵件互換局,加快交通硬件設施的建設。政府要通過完善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生存環境,重點培育在國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龍頭企業,通過龍頭企業帶動旅順口區整體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政府按要以促進跨境電子商務整體發展為目的,除少數設計國家安全、重大經濟利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行業外,盡量減少開展跨境電子商務的相關許可、審批等行業壁壘,營造寬松的管制環境,在政策上,出臺一些有針對性的扶持方案,主動去培育一些具有發展電子商務潛力的中小企業。
[參考文獻]
[1]趙宇萱.常州地區傳統企業電子商務現狀調研[J].現代經濟信息,2014(4):433-434.
[2]李國豪.中小企業電子商務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科技經濟市場,2015(2):135-136.
[3]張丹瓊.電子商務對中小外貿企業的影響分析[J].電子商務,2014(2):62-63.
[4]胡鵬.中小企業的電子商務發展戰略[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2015(1):78-80.
(責任編輯:張彤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