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坤 李松
[摘 要]文化創意產業作為新興產業受到國家及地方政府的重視。從大連藝術學院文化科技創意園的發展現狀出發,分析其對大連文化產業發展的影響,并結合大連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優勢,提出發展大連文化創意產業的路徑,希望能對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文化創意產業;創意園;大連藝術學院;創新創業
[中圖分類號]F06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5)11-0065-02
一、大藝創意園發展現狀
大連藝術學院文化科技創意園,簡稱大藝創意園,位于大連藝術學院老校區,建筑面積為12公頃,第一期啟動面積為4公頃,辦公主體面積為2.3公頃,生活配套面積為1.7公頃。建有會議工作間、電子商務應用平臺、商業交流中心、通信中心、業務商討中心、票務中心、多功能咖啡廳、物流中心等服務設施。公共區域實施全部監控及全天候的安保服務。生活配套空間中更配備有各色飲食、活動健身館、娛樂、單身公寓等設施。
為了使大藝創意園本身以及入園企業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大藝創意園面向全國,優選了一批杰出的合作伙伴協同發展。首批順利進入園區的配套機構包括大連倉峰商標事務所、城市影響力新媒體等十余類二十余家首批官方認定的配套服務戰略合作伙伴。已達成進駐意向的企業包括789手繪工作室、非同軟裝等五十多家創意企業。大藝創意園首批官方認證的合作伙伴主要有:ACCE(大連)艾克教育培訓機構、大連青年創業培訓聯盟機構、大連孵化器協會、大連世策聯咨詢策劃有限公司、大連創新投資公司、大連恒合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大連民生銀行創業投資基金、杭州禾乾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天行健電子商務、大連倉峰商標事務所、大連依科咨詢有限公司、城市影響力新媒體、大連通悅達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大連亞太律師事務所、大連信恒財稅顧問有限公司、大連青年立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大連星海教育咨詢有限公司、博睿人才(大連)有限公司。另外與此同時,來自全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的世界級一線平面設計大師參與的“亞洲平面設計邀請展”永久入駐大藝創意園。
二、大藝創意園對大連文化產業發展的影響
(一)引領文化產業發展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東北地區文化創意產業的從業人員占全國文化創意產業從業人員的8%,處于華北、華東、華南、華中之后,與西南并列第五名。目前,大連成為東北地區首個擁有嚴格意義上符合國家創意產業概念的園區,這對于大連文化產業的發展必將帶來重要的引領作用。
(二)優化文化產業結構
創意產業是目前世界范圍內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變化背景下的新興產業。文化產業結構決定著整個文化產業的運行情況,產業內部的關聯性以及各經濟部門的組織架構情況決定了文化創意產業是否能夠均衡發展,是否可以將多個產業相互捆綁,共同發展。所以要想推動大連區域文化產業發展登臺階、上水平,就需要完善區域內部文化產業的整體結構,同時也要合理規劃文化創意產業的產業結構,這是當前大連市文化產業發展的基礎,是需要優先解決的問題,也是重中之重。大藝創意園的成立,必然會帶動大連市文化產業結構優化轉型以及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
(三)整合各種文化資源
大連有22所高等院校和一批科研院所,有重點發展的軟件業及信息服務業,有在國內影視界頗具影響的創作團隊,有盛名海外的夏季達沃斯會議、勁爆給力的大連國際馬拉松賽、豪情四射的大連國際啤酒節、激情燃燒的大連藝術博覽會、奇思異想的大連國際沙灘文化節以及碩果滿枝的櫻桃節等,同時在動漫游戲、數字會展等領域也都取得了重大進展。大藝創意園的建立和發展,借助各種信息平臺,整合各種文化資源,無疑將會給大連文化產業帶來一種全新的發展思路和經驗借鑒,促進大連現有文化資源的融合,為高校作為文化產品的孵化載體、校企文化產業合作提供了新的模板。
三、大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路徑
(一)加快舊城區改造,增添文化創意新元素
避免城市文化命脈中斷的方法就是把文化創意產業與城市舊區改造融合貫穿,將有價值的建筑賦予新的生命使其保存和延續下去。而且通過過去與未來、民俗與現代、國內與國外、古典與時尚的交融,為城市增添豐富多彩的內容,使其更加迷人、更加繁華、文化底蘊更加深厚、時代感更強。比如:英國的泰晤士河南岸、德國的魯爾區、紐約的蘇荷區、日本的小樽運河等,這些區域都被創意產業重新包裝,通過改造并重新加以利用,使這些建筑的人文遺產被很好地保存了下來,并且融入了現代文化,形成了傳承與創新的融合,既守護了歷史又煥發出勃勃生機的文化創意。
大連藝術學院老校區擁有大量的老教學樓、老場地等,體現了大連藝術學院從辦校到現在的歷史、風格和藝術特色,也成為大連藝術學院發展的見證。這里的教室、辦公和展覽場地都很寬敞,適合通過內部改造來發展新的產業。這也是對德國魯爾區的成功經驗的借鑒。
但是縱觀整個大連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現狀,這種舊區改造的做法似乎不容樂觀。對旅游資源的過度開發遠遠超過對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也使得在維系歷史文化名城方面任重而道遠。創意產業通常選擇某些特殊的城市環境,對于城市中心區的廢棄建筑和工業廢棄建筑所具有的特殊空間要素和外觀表現出特別的興趣,同時也提升了這類城市地區的價值,并有助于推進它們在后工業城市中的整合進程。
(二)建立產業聯盟,搞好文化產業園區建設
大連的文化創意產業要實現大發展大繁榮,靠企業單打獨斗是沒有前景的。創意文化產業聯盟作為一種雙贏的戰略模式,已經成為企業開展組織創新合作、整合資源、形成核心凝聚力、提高自身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和非常有效的創新組織形式。這是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形成核心凝聚力、增加文化自信力、形成國際競爭力等方面的關鍵,同樣也是目前大連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關鍵所在。
另外,產業園區已經逐漸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引擎,帶動著區域整體實力的提升。文化創意產業園具有復合性,包括設計、商業、交通、物流、農業、旅游、教育、工業、餐飲及住宅等方面,如大藝創意園就配套設置了公共會議室、O2O電商平臺、商務中心、光纖通信、業務洽談室、票務中心、咖啡廳、物流代辦處等服務設施;公共空間實現全監控系統及24小時安保服務;生活配套空間實現了各色餐飲、運動健身、休閑娛樂、單身公寓等人本化服務,帶動該區域內多個產業快速發展。澳大利亞因為建了一個悉尼歌劇院,成功吸引了世界上無數的人慕名而來,成功帶動了該地區旅游、餐飲、交通等行業的發展,這就是產業園區的帶動力量。
(三)積極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文化產業”的發展,依靠的是人,最核心的就是人的創造力的釋放和解放。最早在2014年9月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就發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2015年3月的全國兩會以及2015年9月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又多次加以重申?!半p創”是推動發展的強大動力,我國有13億人口,9億勞動力資源,每年有700多萬高校畢業生,人民勤勞而智慧,蘊藏著無窮的創造力,必將匯聚成發展的巨大動能。文化創意產業更是由創造力支撐起來的事業,越來越多的人投身到文化的創新和創業之中,便能催生出新供給、釋放出新需求,成為促進文化產業進步的重要力量。
政府要積極鼓勵大眾創新創業,鼓勵高校院所、文化產業園區、科研單位分離孵化企業,加快文化創意產品的轉移轉化;同時,加快引進文化產業方面急需的國際高端人才和團隊回國創新創業;并大力扶持大學生和社會青年人才創新創業,建立政府、高校、社會機構等多層次大學生和社會青年創新創業幫扶資助體系,開辟專門的創業空間,開展業務指導培訓。
正如李克強總理在大連高新技術產業園眾創空間考察時提到的,要集眾智才能辦大事。把文化創意人員要當成創業創新的“種苗”,政府和社會要為其提供成長的土壤,而且不僅自己茁壯成長,還要攜手更多創業者匯成一望無際的“森林”。
目前,文化創意產業園在大連的發展才剛剛起步,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也面臨很多問題,已經引起政府和產業園經營管理者的重視,并且正在尋求有效的解決辦法。未來一定會形成符合本地發展特點的,且行之有效的產業園管理思路和模塊,開發出相對完整的文化創意產業園管理理論,并借助國內外文化創意產業園的先進實踐經驗發展得更快更好。
[參考文獻]
[1] 王旭東.科技點燃“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激情 [N].西安:西安日報,2015-09-02.
[2]張志剛.大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九個自信 [N].大連:大連日報,2014-08-26.
[3]厲無畏.文化創意產業推動城市創新驅動和轉型發展[J].科學發展,2014(2):5-10.
(責任編輯:董博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