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


[摘 要]國家級城市新區作為國家戰略的重要體現,在統籌發展和先行先試上承載著探索改革與創新的重要使命。大連金普新區是2014年批復的四個國家級新區之一,其擔負著引領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任務。未來新區建設應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升產業集群競爭力,積極探索土地開發利用模式的創新。
[關鍵詞]金普新區;發展戰略;機制創新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5)11-0086-03
一、大連金普新區發展現狀及特點
(一)現狀
金普新區位于遼寧省大連市中南部,范圍包括大連市金州區全部行政區域和普蘭店市部分地區,總面積約229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達158萬。新區地處東北亞地理中心位置,對內是東北地區海陸聯運中心,通過哈大運輸大通道和東北東部鐵路連通整個東北地區;對外是東北亞國際航線的要沖,是我國東北地區走向世界的??臻T戶,也是與東北亞國家經貿往來和開放合作的重要樞紐。2013年,金普新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782.2億元,位列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之后, 居全國十個國家級新區第三位(見圖1)。
國務院對金普新區的戰略定位是“建設成為我國面向東北亞區域開放合作的戰略高地,引領東北地區全面振興的重要增長極,老工業基地轉變發展方式的先導區,體制機制創新與自主創新的示范區,新型城鎮化和城鄉統籌的先行區。”這些都表明了金普新區在大連乃至東北振興戰略中的重要地位。從獲批至今,新區通過加快復制推廣上海等自貿園區成功經驗,促進區域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全面提速。目前,新區在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總值、實際利用外資和出口貿易等方面在大連地區都占到了舉足輕重的地位(見表1)。
(二)特點
1.新興產業集群化發展
國家級新區的主導產業選擇規律主要有兩點:或者搶占產業制高點,將高端制造業、現代金融、現代物流等戰略新興產業作為區域的主導產業;或者重視產業集群發展,將園區化集約式發展作為產業集群發展的重要“利器”,以集群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通過完善產業集群的基礎設施,提升集聚功能,實現區域產業布局的合理發展。目前,大連金普新區是大連市新興產業核心集聚區,集群化發展態勢明顯,初步形成了高端裝備制造業集群、整車及核心零部件產業集群、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和港航物流產業集群,具備了在相關領域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
2.物流運輸網絡發達
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的核心港區坐落于新區內,建有10萬噸級集裝箱、30萬噸級原油和礦石、大型糧食和汽車滾裝等現代化專業泊位。目前,新區內有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39個,與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個港口有貿易往來,承擔了東北地區70%以上的外貿貨物運輸和90%以上的外貿集裝箱運輸。大連港在東北地區重要節點城市設立了內陸無水港,開通了多式聯運。哈大鐵路、哈大客專、東北東部鐵路和沈海、鶴大高速公路貫穿新區。另外,大連周水子國際機場所在地與新區毗鄰,正在建設中的大連新機場就坐落在金普新區內。完善的海陸空物流運輸網絡為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3.多中心發展模式
國家級新區的建設多采取“多中心、組團式”模式。通過對產業中心或城市組團功能的塑造,從而實現整體布局和功能的優化,實現生產、居住與生活服務等方面的綜合平衡。大連金普新區的建設是以金石灘國家旅游度假區、臥龍灣國際商務區、雙D港新興產業園區、先進裝備制造業園區等為中心,從而帶動整個新區的經濟發展。
二、大連金普新區發展面臨的問題
(一)科技創新問題
金普新區的發展原則和目標都傾向于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致力于發展高附加值服務業,但就目前來看,新區并未能很好實現這一目標,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可持續發展“瓶頸”面臨新的挑戰。目前新區高新技術產業的增長主要依賴幾大工業園和少數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技術產品種類有限,中小型高技術企業群的發展速度相對滯緩,企業總體規模偏小,尚未形成有效的產業集聚效應,高技術產業本身產業鏈條長、帶動作用大、引致效應強的影響力還沒有充分顯示出來。與國內其它新區相比,高新技術產業主要分布在生物制藥、電子信息、精細化工等行業,整體科技含量不高,產品的附加值相對較低,部分依賴技術進口和消化吸收,國際競爭力不強。此外,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還沒有有效對接,科技成果轉化不夠,拓展創新協作的空間還比較大。
(二)建設資金問題
新區建設從無到有,勢必要投入巨額的資金。盡管現在地方政府都有自己的城市投資公司,就是所謂的城投公司,但僅靠城投公司募集的資金投入對于動輒上百億的建設資金來說,無疑也是杯水車薪。金普新區在成立的時候國家并沒有給予資金上的支持,只是在政策上享有一些特權。目前,新區各級政府資金主要來源于銀行貸款和土地出售。“借新債,還舊債,債債不清;拆東墻,補西墻,墻墻不倒?!边@是目前新區建設資金的真實寫照。一個新的功能區的開發,僅僅依靠土地開發和銀行貸款等融資渠道并不是長久之計,新區的開發建設一定要有新的融資模式。
(三)城市發展問題
一個新區的建設必須先有產業的集聚,才有新城的建設,如果違背這個規律,新區的建設和發展就會出現問題。金普新區雖具有新興產業集群的優勢,但一些企業只實現了地域的集群,并沒有形成上下游的產業鏈關系,呈現產業集群“集而不聚”的現象。同時,由于新區部分區域(如原普灣新區)過早過度地進行了新城建設,導致成片的樓盤被閑置,建好的小區里幾乎看不到人。
三、促進大連金普新區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在依托金普新區引領東北新一輪振興發展中,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重點在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確立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建立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完善財稅金融等扶持政策,形成強有力的創新投融資體系,建立健全各類創新服務平臺,加強創新基礎條件建設,全方位主動開放,提高科技創新國際合作水平。endprint
1.以產業創新作為金普新區創新發展的重要載體
新區應結合國家政策導向和新區發展定位,積極促進金融業、健康產業等的發展和業態創新。通過政策傾斜、多元參與、整合資源、官民共建等方式,吸引金融總部和新型機構布局;基于目前的基礎醫療服務與高端醫療資源缺口,利用新區旅游度假、溫泉療養、戶外健身等方面的優勢資源,大力發展健康產業。
2.以智力支持助力金普新區創新發展
縱觀國內外新興產業核心集聚區的發展,基本都是遵循“一批高端人才——形成一批創新團隊——催生一批新興產業——培育一批經濟增長點”的發展模式。應通過造就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扶持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建設重點領域創新團隊、建設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等有效方式,以高層次人才培育為著力點,推動金普新區科技創新并帶動產業結構調整。
(二)鼓勵產業地產商和龍頭企業對新區進行開發建設
金普新區若想解決目前建設資金的問題,可以鼓勵產業地產商參與新區建設。產業地產商不同于一般商品住宅開發商,他是以工業地產進入,通過自己的渠道獲得融資并取得地塊,在這個區域內的交通、道路、排水、上水等基礎設施,甚至配套多少住宅區、多少商業區、多少學校區,都由政府統一規劃后交由產業地產商來開發,資金全部由其自行解決。而產業地產商可以通過物業出租、工業地塊出讓等方式獲得盈利。
另外,如果在新區開發建設過程中需要貸款,一些財政貼息的指標可以擴大。新區在招商引資、特別是國家重點布局的產業項目立項的時候都可以有一定的政策傾斜。
(三)提升產業集群競爭力,推進新型城鎮化
金普新區應充分利用現有產業基礎和研發能力,發揮臨港靠海區位優勢,推進制造業與服務業、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延伸產業鏈條,打造區位特色突出、國際競爭力強的產業集群。以集成電路研發設計和加工制造為核心,打造國際一流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以生物制藥、新材料、新能源產業為核心,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以數控機床及關鍵件、專用設備、汽車及零部件制造為核心,打造高端裝備制造業集群;以空海航運、保稅物流、國際貿易、現代商務、科教研發、創意設計、金融保險為核心,打造現代生產性服務業集群;以休閑購物、旅游度假、影視娛樂為核心,打造高端生活服務業集群。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突破口,加快建立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自主創新體系,促進創新資源高效配置和綜合集成,全面提升產業集群的國際競爭力。圍繞支柱產業發展,實施一批具有帶動作用的重大創新工程和創新成果轉化工程,培育一批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型企業。
另外,新區還應積極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合理承接老城區疏解人口。以人口密度、產出強度和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準,與行政區劃相協調,科學合理編制新區發展規劃,推進產城融合,重點沿哈大交通走廊和黃海、渤海沿岸,構建規模等級合理、功能作用明晰、內部空間結構完善的城鎮格局。推動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為加快推進新區的新型城鎮化,新區還應探索推進新型城鎮化的土地集約利用體制機制,提供空間支撐。創新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機制,建設集體土地流轉先行先試區。
[參考文獻]
[1]冷靜.青島西海岸新區與我國其他國際級新區比較及發展對策[J].青島行政學院學報,2014(4):117-124.
[2]侯萬浩.全域城市化背景下大連普灣新區產業發展戰略研究[J].地方經濟,2014(5):215-216.
[3]于洪平.大連全域城市化的內涵及對策[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2011(10):15-18.
[4]姜銘,雷仲敏、曲卉青.我國城市新區發展建設的思考與探索[J].青島科技大學學報,2014(9):5-9.
(責任編輯:郭麗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