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春婷



[摘 要]吉林市位居東北亞經濟圈的腹心區域,處在長吉圖戰略發展的重要節點上,為提升區域競爭力,搶抓區域發展先機,亟須加快物流園區建設。從自然條件、經濟條件、物流行業基礎、優惠政策四個方面分析,吉林市建設物流園區已經具備良好條件。
[關鍵詞]吉林市; 物流園區; 建設條件
[中圖分類號]F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5)11-0088-02
吉林市位居東北亞經濟圈的腹心區域,處在長吉圖戰略發展的重要節點上,為提升區域競爭力,搶抓區域發展先機,亟須加快物流園區建設。本文從自然條件、經濟條件、物流行業基礎、政策優惠四個方面分析吉林市物流園區建設條件,為吉林市物流園區建設提供理論支撐。
一、吉林市物流園區建設的自然條件
1.地理區位條件
吉林市位于長白山東部,長白山向松嫩平原過渡地帶的松花江畔,周圍群山環繞,三面近水。南面和渾江市、通化市相鄰,東面與朝鮮族自治州交匯在一起,西面則是跟長春和四平市相接,而北面處于與黑龍江省交界處。總面積27120平方公里,其中,市區3636平方公里,現轄4個城區(船營區、昌邑區、龍潭區、豐滿區)、4個縣級市(磐石市、蛟河市、舒蘭市、樺甸市)、1個永吉縣、1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1個經濟技術開發區。吉林市是東北亞經濟圈的核心城市,處在長吉圖戰略發展的重要節點上,是圖們江口岸通往內陸的必經之路。重要的區位優勢為吉林市經濟發展提供了強而有力的保障。
2.氣候條件
吉林市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溫熱多雨,秋季涼爽多晴,冬季寒冷多雪。吉林市的年平均氣溫為3.9攝氏度,年降水量600—800毫米,全年日照2400—2600小時,自然災害少。
冬季的嚴寒會對物流中的運輸與倉儲帶來不利影響。
3.交通條件
公路方面,吉林市遍布國道、省道、縣道、鄉道、專用公路、村道,總長為14524.53千米,總量3800余條。其中,202國道和302國道是重要的交通樞紐。
鐵路方面,吉林市開往京、上、廣等城市的始發列車均開通,而且還有通向俄羅斯、朝鮮的國際列車,鐵路運輸非常便利。水運方面,目前吉林市內共有7個碼頭和5條水運航線,目前通航的5級航運線路全長89千米,從松花江貫通吉林市,水上運輸比較發達。
4.礦產資源條件
吉林市礦產資源極其豐富,有1082處礦化點,223處礦產資源地,被開發的礦種有23種。共探明礦產58種,占全省探明儲量71種的81%,工業用煤蘊藏量非常豐富,年開采量為80000噸,據初步測算,至少有 25 年以上的開采量。豐富的礦產資源為物流園區的建設與運行提供動力支持。
二、吉林市物流園區建設的經濟條件
1.經濟總量
吉林市是吉林省第二大城市,國務院批準的甲級開放城市,經濟基礎雄厚。近些年來吉林市國民經濟總量持續平穩增長,2014年全年更是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730.2億元,比上年增長6.0%(見表1)。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258.6億元,增長4.7%;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1306.4億元,增長5.8%;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1165.2億元,增長6.5%。三次產業結構的比例關系由上年的9.6:48.9:41.5調整為9.5:47.8:42.7,第三產業比重提升1.2個百分點,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2.行業發展狀況
(1)農業
吉林市積極貫徹落實國家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農業生產發展態勢良好,2014年,糧食喜獲豐收,糧食總產量為413.4萬噸。
(2)工業
吉林市工業基礎雄厚,工業經濟穩步增長,工業質量較高。截至2014年吉林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90戶,實現生產總值3231億元,比上年提高2.8個百分點;2014年全市規模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156.5億元,增長0.5%;實現利潤總額67.3億元,增長11.1%;實現出口交貨值31.6億元,增長24.5%。
(3)商貿業
吉林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在2010年為684億元,到2014年增長至1197.1億元(見圖1),預計2015年將實現1300億元。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物流逐漸從企業的生產環節中分離出來,逐步完成了從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的轉型,構成了具有第三方物流功能的新業態。目前,吉林市物流產業的承載功能不斷增強。
三、吉林市物流園區建設的行業基礎條件
近些年吉林市物流業發展環境不斷優化,政府扶持力度加大,物流業呈現穩定快速發展態勢。
據調查統計顯示,2012年吉林市社會物流總額比2011年增長了19%,社會物流總費用則增長了10.1%,分別達到了4947.1億元和439.8億元。同時,運輸費用增長了8.2%,管理費用增長了20.7%,保管費用增長了20.8%;而且,每萬元社會物流總額支出總費用降低了48.6元,物流運行的質量和物流運行的效率都在逐年提高。
目前,吉林市有物流企業469家,其中有88家是物流園區、物流中心、大市場等綜合物流企業,53家是倉儲企業,328家是運輸企業,吉林市目前在建設規劃的物流中心有7大類31個。據不完全數據統計顯示,從事物流相關行業的人員有5萬余人,其中物流崗位從業人員有3.5萬人;倉儲面積達582.9萬平方米,容積2296.5萬立方米;鐵路專用線73條;貨運車輛1.7萬輛。2014年實現全年貨物運輸量7295萬噸,增長9.9%;貨物周轉量239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8.3%。
四、吉林市物流園區建設的政策條件
1.國家對物流業的優惠政策
2009年,國務院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意見指出: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推進現代物流業發展,研究制定東北地區物流業發展專項規劃,統籌建設一批重點區域物流園區。
2009年國務院批復《中國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規劃綱要——以長吉圖為開發開放先導區》中指出,建設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將以琿春為開放窗口、延(吉)龍(井)圖(們)為開放前沿,以長春、吉林市為主要依托,實施邊境地區與腹地聯動開發開放,率先突破、率先發展,形成具有較強實力的經濟隆起帶和對外開放的先行區,帶動吉林加快發展振興。
2014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頒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內貿流通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指出,物流業的發展將得到政策支持。
2.吉林省對物流業的優惠政策
吉林省結合地稅工作實際,進一步落實稅收優惠政策促進吉林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從投資拉動、項目帶動、創新驅動、改善民生四個方面提出30條意見。其中指出對于符合條件的中小物流企業將承攬的運輸、倉儲業務,分給其他單位并由其統一收取價款的,以取得的全部收入減去付給其他運輸企業的運費、倉儲費后的余額為營業額計算征收營業稅。
3.吉林市對物流業的優惠政策
吉林市把物流業作為重點發展產業,給予重點支持。如對于本市和周邊各市的物流節點的配送體系、重點物流企業和重大物流圈的建設予以大力支持。對物流企業投資者提供方便和服務。實行相關的優惠政策,加大對物流企業的信貸支持,取消物流企業的行政審批制度,或者相關行政部門簡化辦證手續。
[參考文獻]
[1]關于促進東北老工業基地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實施意見[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4/3453364.html.
[2]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林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流通業發展的實施意見[EB/OL].http://www.jl.gov.cn/zwgk/gwgb/szfwj/jzf/201010/t20101008_808666.html.
[3]趙雪.長吉地區物流節點體系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
(責任編輯:郭麗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