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軍霞



[摘 要]運用系統功能語言學理論和語料庫,對我國企業簡介英譯文本和外企簡介英語文本進行對比,分析兩者在語場、語旨和語式上的異同,經研究發現二者既有共性,又有差異。二者均描述了企業的業務、產品及服務事項,但前者在語場、語旨和語式上均略遜于后者。因此,在英譯企業簡介時,應借鑒外企簡介英語文本,考慮中西文化差異及海外客戶的閱讀預期,采取相應的翻譯策略以更好地體現文本的交際功能。
[關鍵詞]外向型企業簡介;功能語言學; 語料庫;英譯
[中圖分類號]H08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5)11-0146-03
一、前言
出口是拉動我國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一,企業簡介的英譯文本是外向型企業對外宣傳的重要窗口,無論是在產品樣本上還是在企業網站上,高質量的簡介有助于展示企業形象、推廣產品和服務,然而,許多企業的英文簡介僅僅是中文版的“翻版”,即從中文直譯而來。企業簡介屬于呼喚型文本,旨在向讀者提供必要信息,使其對企業的產品和服務感興趣,從而將其轉化為潛在客戶。但是,由于文化差異,中外商人在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上存在諸多差異,如果將企業簡介直譯成英文,很有可能會給外國讀者帶來困惑。尤其是一些在國人看來可有可無的信息,也許對于外商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直譯,則會造成信息的缺失。因此,翻譯企業簡介時,有必要參考英語國家的相關文本,使譯文在內容和語言表達形式上符合外商的習慣,從而獲得潛在國外客戶的青睞,進而拓展外貿業務。
目前學界已經對如何英譯企業簡介進行了探討,張艷輝等(2010)根據目的論提出,企業簡介漢英翻譯應立足于譯語讀者,并運用靈活多變的翻譯策略和方法來達到預期功能;黃仕會(2012)從譯者的主體性角度出發,認為要根據中西價值觀和語言風格的不同而靈活地翻譯企業簡介;譚定鐘等(2012)依據德國功能翻譯理論,探討了企業簡介翻譯存在的問題及原因;石春讓等(2012)則通過對中外企業簡介的語料進行比較和分析,認為二者在詞頻和詞語搭配等方面有所不同??v觀研究現狀,目前鮮有單獨針對外向型企業簡介進行有關英譯的研究,也很少有從語域理論的角度對語料庫數據進行系統性解讀和分析,本文旨在這方面進行一些探索。
二、研究語料和方法的選取
本文選取的研究語料是30家知名的中國外向型企業和30家聞名的外國企業的官方網站上的簡介文本。中企來源于外貿500強(2014年),包括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匯鴻國際集團、浙江土畜產進出口有限公司、浙江糧油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五礦進出口公司、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中國首鋼國際貿易工程公司、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武鋼集團國際貿易總公司、浙江物產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等;外企來源于財富500強(2014年),有Exxon Mobil、Chevron、Ford Motor、Mckesson、Boeing、Vodafone、Bunge、Coca-Cola、Schlumberger、DuPont、Ingram Micro、Fluor、Raytheon等,大多為英美企業。自建中企簡介語料庫、中企簡介英譯文語料庫和外企英語簡介語料庫,并基于功能語言學的語域理論,通過AntConc軟件對語料庫數據加以分析,揭示文本之間存在的差異,分析英譯涉外企業簡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尋求相應的翻譯對策,從而指導翻譯實踐。
三、比較分析
根據韓禮德的系統功能語言學理論,語域是指“語言的功能變體”。功能學派將語境分為文化語境和情景語境,具體的情景語境來源于文化語境。語境包含三個部分:話語范圍、話語基調和話語方式,即語場、語旨和語式。同樣的情景在不同文化中卻有著各不相同的語篇表現或語言表現, 相同情景類型可能被賦予不同的意義潛勢, 其根源就在于文化的差異性。因而,語篇不僅與情景相關, 而且與文化相關(彭利元,2008:111)。同時,語境的三個因素分別制約著語義系統的概念意義、人際意義和語篇意義。
(一)語場
話語范圍(語場)是指語言片段所出現的規約性場景,包括交談的話題、場景中的說話者或參與者的所有活動(韓禮德,2015:32)。企業簡介的話語范圍一般包括企業的基本信息,以及產品和服務等。
從表1可以看出,中企簡介英譯文語料庫的篇幅是外企英語簡介語料庫的1.5倍,說明其文本偏長。同時,前者的平均句長較后者多4.6詞,可見其句子比較長,不太利于閱讀,這有可能是受到源語的影響,因為中企簡介語料庫的平均句長達到33.18詞。因此,這樣的中企簡介英譯文本可能不大符合國外讀者的閱讀預期,恐怕難以吸引外商的眼球,更難起到良好的宣傳效果。
接下來運用AntConc軟件對語料庫的高頻詞進行統計和分析。由于篇幅所限,這里僅列出前30位高頻詞。
因為名詞可以反映文本的基本信息,從表2的中企簡介語料庫和中企簡介英譯文語料庫的高頻名詞來看,兩者大致對應,但順序有所不同,可見英譯文本基本上是逐字翻譯的,并沒有根據海外客戶的閱讀預期而加以調整。受中文文本的遷移影響,中企簡介英譯文語料庫偏重于企業的性質和發展(China, group, development)、業務和產品(business, products);相比之下,外企英語簡介語料庫則更看重產品與技術(products, technology)、客戶與服務(customers, service),以及企業的創新能力(innovation)。因此,外企英語簡介文本對于客戶更具吸引力,在概念意義的表達上更為出色。
(二)語旨
話語基調(語旨)是指參與者之間的關系,包括語言使用的正式程度和關系中的情感量值。正式程度的體現形式包括語氣、情態、稱呼和人稱代詞(韓禮德,2015:32)。企業簡介的話語基調體現出企業和客戶(讀者)之間的關系。endprint
從表2可以發現,中企簡介英譯文語料庫中第一人稱代詞的頻率遠低于外企英語簡介語料庫,we的頻率(每百詞)為0.42,our的頻率為0.56,而后者we的頻率(每百詞)為1.92, our的頻率則高達2.51。中企簡介往往從企業的角度出發,敘述視角多采用第三人稱,看似如新聞報道般客觀,卻容易傷及讀者的面子。而外企簡介在構建企業身份時一般將自身作為語篇社區的一個成員,敘述視角多采用第一人稱,有利于在社區成員之間建立親和關系,從而容易被讀者(潛在客戶)所接納。
由表3可知,外企英語簡介語料庫中表示可能性的情態動詞的使用頻率(0.09%)高于中企簡介英譯文語料庫(0.03%),這樣說話人和受話人之間可以留有更大的余地,便于保全雙方的面子。另外,中企簡介英譯文語料庫大量使用表示傾向性的情態動詞(0.22%),而外企英語簡介語料庫則主要使用表示職責的情態動詞(0.13%),明確向客戶保證其在產品和服務等方面的能力,容易建立客戶對其信任感。
所以,就人稱代詞和情態動詞而言,中企簡介英譯文語料庫在人際意義方面不如外企英語簡介語料庫來得有人情味和有責任感。
(三)語式
話語方式(語式)是指語言活動所采用的交流渠道(韓禮德,2015:32)。下面通過文本結構和詞匯密度來對比分析中外企業簡介的語式。
與中企簡介相比,許多外企(BP、Chevron、General Motors、Ford Motor、General Electric、Schlumberger、Honeywell International)英語簡介附帶一系列小標題,如our company, what we do, our strategy, our people, our values and our brands(BP簡介),又如our company, our team, our brands, our technology and our commitment(General Motors 簡介)。這種文本結構清晰,層次分明,一目了然,讀者能夠快速查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因而交流更便捷。
由表4可以看出,中企簡介英譯文語料庫的詞匯密度(66.5%)高于外企英語簡介語料庫(61.9%)。詞匯密度是指實詞的頻率比率,一般反映出文本信息量的大小和文本難易程度。英語實詞由名稱、主動詞、形容詞和副詞構成。外企英語簡介語料庫的詞匯密度相對來說較低,說明其文本信息量和難易度相對較低,從而提高其可接受性。受漢語文本的遷移影響,中企簡介英譯文語料庫的名詞頻率較高(42.6%),而代詞則使用得少一些,因而,詞匯密度偏高,文本難度相對較大,恐不易為海外讀者(客戶)所接受,也不利于交流。
四、中企簡介英譯策略
從上述的對比分析來看,中企簡介英譯文語料庫和外企英語簡介語料庫既有共性,又有差異。二者均描述了企業的業務、產品及服務事項,但前者在語場、語旨和語式上均略遜于后者。因此,在英譯企業簡介時,有必要考慮中西文化差異及海外客戶的閱讀預期,采取相應的翻譯策略以更好地體現文本的“呼喚”功能。
(一)重構語篇
鑒于海外客戶的文化背景,英譯時建議適當調整語篇的結構和內容,或重組,或增添,或刪減,以便充分表達文本的概念意義。
1.精簡并重組語篇。受中文文本的影響,許多中企簡介英譯文太過冗長,諸多信息雜陳,層次不夠清晰,不利于目標讀者閱讀。翻譯時建議參照外企英語簡介文本,對其進行簡化和歸納。甚至可以嘗試添加數個小標題將文本內容分類,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便于與讀者交流。
2.增添技術和創新信息。中企簡介一般從宏觀的視角進行敘述,并且極其概括,很少涉及技術及創新層面,而這在外企簡介中是司空見慣的,因此在英譯時建議添加這方面的信息,以吸引國外客戶。
(二)提高人際功能
1.英譯時的敘述視角盡可能使用第一人稱,用we或者our company做主語,直接與讀者對話,從而縮短雙方的距離,更好地體現文本的人際意義。
2.在情態動詞的使用上,建議英譯時盡量選用表示職責的詞匯以顯示企業的責任感,或者選用一些表示可能性的詞匯以保護雙方的面子。
(三)降低文本難度
1.英譯時建議參考外企英語簡介文本,盡可能縮短句子的長度,以符合海外讀者的閱讀習慣。
2.為增強交流效果,英譯時建議多使用人稱代詞和指示代詞,以減少名詞復現的情況,從而降低詞匯密度,進而減輕譯文的難度。
[參考文獻]
[1]韓禮德.作為社會符號的語言 [M].苗興偉等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2]胡壯麟,朱永生,張德祿等.系統功能語言學概論(修訂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3]黃仕會.譯者主體性在企業簡介翻譯中的體現[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2(10):30-33.
[4]石春讓,林慶揚.基于語料庫的中企簡介翻譯研究[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9):180-182.
[5]彭利元.情景語境與文化語境異同考辨[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8(1):108-120.
[6]譚定鐘,嚴峻.功能翻譯理論觀照下的企業簡介翻譯問題[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2012(5):85-89.
[7]張艷輝,陳少康.目的論視角下的企業簡介漢英翻譯[J].中國電力教育,2010(9):210-212.
(責任編輯:董博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