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仕超 樂麗萍
(廣東白云學院 外國語學院, 廣東 廣州 510450)
?
信用證中模糊條款的識別及風險規避
柳仕超樂麗萍
(廣東白云學院 外國語學院, 廣東 廣州 510450)
摘要:模糊條款在信用證中時有出現,其實質是保護開證申請人和開證行的利益。將信用證中一些不夠清楚明晰的條款定義為模糊條款,并通過具體案例分析了模糊條款出現的原因,以識別其隱含的目的和要求。為使受益人能夠順利跟證交單和議付貨款,針對各類模糊條款分別提出延遲履約、單同相符、遵守慣例、溝通協商、分清類別、選好議付行等規避風險的策略。
關鍵詞:信用證;模糊條款;風險規避
信用證的模糊條款,即指信用證中不夠清楚和明晰的條款。受益人審證時對這類條款常常識別不清、理解不透,導致跟證交單出錯,給企業造成損失。信用證為什么會出現模糊條款?該如何識別和處理這些條款以規避風險?本文從信用證中遴選出下列模糊條款并進行詳細分析。
一、信用證不立即生效條款
通常情況下,信用證一經開出就會立即生效,但是有些信用證的生效會附加一些條件,諸如要獲批授權書后或待受益人收到通知后才能生效,由此產生了信用證不立即生效條款。
(一)條款舉例
例1.THIS CREDIT WILL BECOME OPERATIVE PROVIDED THAT THE NECESSARY AUTHORIZATION WILL BE OBTAINED FROM EXCHANGE AUTHORITY, WE SHALL INFORM YOU AS SOON AS THE AUTHORIZATION OBTAINED.(譯文:本信用證必須從外匯當局獲批必要的授權書后方能生效,待獲得授權書立即通知你方。)
例2.THIS LETTER OF CREDIT IS NOT OPERATIVE UNTIL WE ADVISE PRICE, NAME OF VESSEL, DESTINATION AND FINAL DOCUMENTARY REQUIREMENTS BY WAY OF AMENDMENT.(譯文:直到我們通過修改信用證,通知有關價格、船名、目的港和最后的單據要求后, 本信用證方能生效。)
(二)識別分析
上述例1條款模糊之處在于信用證能否生效取決于授權書能否獲批,但什么時間能夠獲批及能否獲批,信用證沒作出明確說明,受益人也無從得知。這樣規定的原因應該是進口國對外匯進行額度管制,進口方必須獲批外匯額度才可對外付款,如在外匯額度還未獲批之前開證,信用證中作出這樣的規定對買方有利,如果外匯額度批不下來,該信用證就無法生效,開證申請人(買方)的利益就得到了有效保護。
與例1類似,例2條款的模糊之處在于買方什么時間和是否能發出通知,其出現的原因一般是買賣雙方簽訂了長期的大宗貿易合同,分期執行,不固定作價,而是隨行就市。待信用證開出后根據市場行情再確定價格,其目的也是保護開證申請人(買方)的利益,將價格波動的風險完全轉移給賣方,因為以FOB術語成交的貨物,是由買方安排運輸,通知賣方船名和目的港。如果市場價格的變化大,信用證開出后市場價格大幅下跌,開證申請人為了避免損失就很可能不履行合同,不發信用證修改通知書,那么賣方就等不到買方的裝船通知,信用證也將成為一紙空文。
(三)風險規避——延遲履約
信用證中出現例1的“不立即生效條款”,受益人(賣方)可延遲履行合同,即暫不安排備貨,更不能發貨,等開證申請人(買方)通知外匯額度落實后再履行合同;對于例2的條款,受益人應密切關注國際市場行情變化,特別是成交的貨物價格變化較大時,要爭取與買方達成一致,在雙方商定好價格后再進行跟證操作,有效地降低風險。如果在合同的有效期限內,開證申請人仍不能落實信用證,最好通知其改為匯付或托收的付款方式。
二、貨物品名籠統描述條款
信用證上的貨物品名條款中,基本上會詳細規定貨物的名稱、規格、型號、品質等,但有些信用證中也會作出籠統描述。
(一)條款舉例
例3.DESCRIPTION OF GOODS: GOODS AS PER PROFORMA INVOICE NO 2205B0311 DD 050304.(譯文:貨物描述:貨物與2005年3月4日簽訂的形式發票號2205B0311上的一致。)
(二)識別分析
例3的條款中的模糊之處是開證行對貨物名稱的描述太過簡單籠統。信用證上對貨物描述條款作出如此規定,原因是合同上貨物的品名、規格或型號的描述內容太多,有幾十種甚至更多,由于信用證篇幅的限制或是出于開證方便操作的考慮,開證申請人根據合同申請開證時,沒有將名稱和規格等在信用證申請書上一一列舉出來,而是作出上述籠統的描述,開證行開證時也沒作出更改,是因為這樣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三)風險規避——單同相符
信用證是獨立于合同的文件。UCP600第4條規定:“就性質而言,信用證與可能作為其依據的銷售合同或其它合同是相互獨立的交易。即使信用證中提及該合同,銀行亦與該合同完全無關,且不受其約束”。
根據信用證制單時,多數人習慣看信用證而不看合同。如果生搬硬套,制單時受益人在發票和其他單據貨物的名稱欄目中,只按照信用證的規定填寫“GOODS AS PER PROFORMA INVOICE NO 2205B0311 DD 050304.”( 譯文:貨物根據2005年3月4日的形式發票號2205B0311上的描述。)交單議付時,銀行會認為這是不符點。因此,在碰到這類條款時,受益人不僅要看信用證條款,也要看合同條款,認真核查合同上對貨物品名的描述,并在發票和裝箱單等單據上填寫與合同描述相符的貨物品名,做到“單同相符”,即是“單證相符”。
三、數量與金額的約數條款
買方申請開證時,如果貨物是不可以用如件、雙、打等數量單位準確計算的品種,如大宗的散雜貨物,信用證上就容易出現模糊數量或金額條款。
(一)條款舉例
例4.COTTON CLOTH, QUANTITY: ABOUT 100000 YARDS,USD1.50 PER YARD, FOB GUANGZHOU,CHINA.TOTAL AMOUNT: USD150000.00 (譯文:棉布,數量:大約100000碼,每碼1.50美元,FOB廣州,總值:150000美元。)
(二)識別分析
例4的數量與金額描述中的“大約”字樣是典型的模糊條款,其原因是買方開證時給自己留有余地,目的是降低自身的風險。如上例中的棉布數量不小,如果開證后價格下跌,買方在裝運前就會要求賣方少發貨物,以減少損失,價格上漲就要求多發貨物,使買方的利益最大化;也不排除是根據賣方的要求,方便賣方備貨、交貨、安排運輸及對成本的考慮。
關于數量和金額的增減幅度,UCP600對此有明確規定。UCP600第30條a款規定:“‘約’或‘大約’用于描述信用證金額或信用證規定的數量或單價時,應解釋為允許有關金額或數量或單價有不超過10%的增減幅度”;第30條b款規定:“在信用證未以包裝單位件數或貨物自身件數的方式規定貨物數量時,貨物數量允許有5%的增減幅度,只要總支取金額不超過信用證金額”。
(三)風險規避——遵守慣例
根據UCP600制單時,受益人先要查看信用證的金額、數量及單價的增減幅度條款,關鍵要區分清楚是10%還是5%,其次要分清貨物是否是散雜貨物,發貨后可根據實際發貨的數量計算出匯票和發票的金額,填寫在Amount(金額)欄目里 。
需要注意的是,信用證中“ABOUT (大約)”放在哪一項就只適用于哪一項,不能以此類推。如例4的信用證中“COTTON CLOTH”(棉布)的數量規定為“約100000碼”,但金額只規定“USD150000.00”,金額就沒有10%的增減幅度,發貨時賣方最多只能發10萬碼,不能多發10% 即11萬碼。制單時匯票和發票的棉布金額也不可以超過USD150000.00,超過了就不符合第30條a款規定;同樣,如果信用證金額條款規定“約15萬美元”,而數量卻沒有規定“約10萬碼”,則制單時棉布的數量及金額也同樣處理;如果數量和金額前面均沒有“ABOUT”或“APPROXIMATE(大約)”等字樣,出貨和制單時可根據市場情況作出5%增減幅度的處理。單證員要將以上條款差異區分清楚,避免出錯而造成損失。
四、裝運時間和地點不詳條款
信用證上的裝運條款包括裝運時間、裝貨港(地)、目的港(地)、分批裝運和轉運,容易出現模糊規定的是裝運時間和地點條款。
(一)條款舉例
例5.裝運時間條款
1.LATEST DATE OF SHIPMENT: PROMPT SHIPMENT.(譯文:最遲裝船日期:立即裝運。)
2.LATEST DATE OF SHIPMENT: ABOUT MAY 25,2011.(譯文:最遲裝船日期:約2011年5月25日。)
例6.裝運地點條款
1.LOADING IN CHARGE: CHINA PORTS.(譯文:裝運:中國港口。)
2.FOR TRANSPORT TO: ANY PORT IN SPAIN.(譯文:貨物運至:西班牙的任何港口。)
(二)識別分析
例5中的兩個裝運時間條款,均沒有規定具體的裝運日期。開證申請人要求盡快裝運,應該是要貨較急或市場的供求關系、價格等變化太快,希望盡快收到貨物以規避風險;而“ABOUT (大約)”在交貨日期前面則比較靈活,受益人可在裝貨日期5月25日的前后5天內發貨 。
例6中的裝運港條款中只是籠統地規定為中國港口,沒有清楚地規定具體的中國的某個港口,原因可能是貨源地尚未定好;目的港規定為“西班牙的任何港口”,如開證申請人尚未確定其買家的情況下暫時會作出這樣的規定,待買家確定后再予以確認到貨港。信用證中這樣規定的優點是比較靈活,避免了在裝卸港未確定的情況下先規定港口名稱,而出貨和到貨時卻是另外的港口,從而造成不得不申請修改信用證的麻煩。
(三)風險規避——溝通協商
如果信用證上出現例5中的 “盡快裝運”條款,可根據UCP的規定處理。UCP600第3條規定:“除非確需在單據中使用,銀行對諸如“迅速”“立即”“盡快”之類詞語將不予置理”。受益人最好通知開證申請人改證,確定合理的裝運日期。對于“大約5月25日”的裝運日期條款,UCP600第3條規定:“于或約”或類似措辭將被理解為一項約定,按此約定,某項事件將在所述日期前后各五天內發生,起迄日均包括在內。受益人可以在5月20日至5月30日這十天內安排發貨裝運,提單上顯示的裝船日期是5月20日至30日的某一天,就符合了UCP的規定,至于具體哪一天裝運,最好與買方溝通商定。
有些信用證上沒規定“最遲裝運時間”條款,實際業務中該如何操作?按照UCP600的規定,信用證的有效日期即是裝船日期。在這種情況下,受益人最好根據合同規定的裝運時間發貨或與開證申請人協商好發貨日期,不要拖到信用證的到期日才發運,盡管這樣做沒有違反UCP600的規定,但如果發貨時間太遲,買方收貨就延遲,賣方收款也會延后,這樣對買賣雙方都不利 。
對于例6中裝卸港的問題,受益人出貨前一定要與客戶確認好裝卸港的名稱,出貨后應按實際的裝貨港和卸貨港名稱提交提單和保險單等相關單據。
五、產地證類別不分條款
產地證是進口國海關征收關稅,實行差別化貿易政策的重要單據。中國出口常用的產地證格式有一般原產地證、普惠制產地證(FORM A)、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優惠原產地證明書(FORM E),請看下面日本開來的信用證上的產地證條款。
(一)條款舉例
例7.MANUALLY SIGNED CERTIFICATE OF ORIGIN IN TRIPLICATE(3).(譯文:手簽的產地證一式三份。)
(二)識別分析
該條款只規定提交簽名的原產地證3份,但要求受益人提交哪種產地證,是一般產地證,還是FORMA產地證,或FORM E 產地證,信用證中沒有明確規定。出現這樣的條款可能是由于開證申請人或銀行的疏忽導致的,但這并不意味著出口商提供任何一種產地證都沒問題,因為進口商用錯誤的產地證去報關,海關肯定不受理。
(三)風險規避——分清類別
對于產地證種類不分的條款,受益人不能混淆中國出口到不同國家適用的產地證類別,對發展中國家出口要提交一般原產地證;對發達國家出口要提交FORMA產地證;對東盟國家出口要提交FORME產地證。因此,受益人首先要弄清楚貨物出口到哪個國家,分清產地證的類別。如例7的產地證條款,在收到信用證后可通知日方修改該條款,明確規定出具FORMA產地證。如果不改證,應辦理提交FORMA產地證。如果是出口到其他國家和地區,則應根據目的地辦理相對應格式的產地證,否則即使銀行審單時過了關,但貨物到達后卻無法報關,則開證申請人還是會要求重新辦理提交正確的產地證。
六、任何銀行議付的條款
議付行是受益人交單議付貨款的銀行,信用證中經常對議付條款作出如下規定。
(一)條款舉例
例8.ANY BANK BY NEGOTIATION AGAINST THE DOCUMENTS DETAILED HEREIN AND BENEFICIARY’S DRAFT AT SIGHT DRAWN ON US.(譯文:憑信用證詳列的單據和受益人向我行開具的即期匯票,在任何銀行議付貨款。)
(二)識別分析
例8條款沒有明確規定受益人交單給哪家銀行議付貨款,目的是便于開證行付款,如果開證時規定某一家議付銀行的名稱,一般是指定與開證行合作關系比較密切的銀行作為議付行,約束受益人必須提交單據給指定的銀行議付信用證項下的貨款,這樣的規定受益人有可能不會接受。該條款也有可能是根據受益人的要求而作出的,即開證行不指定某家銀行為議付行,受益人可以憑信用證要求的單據,在任何銀行議付貨款。
(三)風險規避——選好議付行
對于例8中的規定,受益人要注意的是不能完全按照信用證的規定,隨意把單據交單給任何一家銀行,特別是國外不熟悉的中小銀行議付貨款,以防范議付風險,如果議付單據出現“不符點”等問題時,就有可能遭到拒付而陷于被動的境地。
受益人如果是在中國境內交單議付,最好交單給合作關系密切的國內的大銀行議付貨款。如某公司經常通過中國銀行做國際結算業務,最好就交單給中行,這樣處理既沒有違反信用證的規定,而且當單據上出現“不符點”時,中行會提示修改,遇到其他問題也便于協商解決,對受益人比較有利。
七、“黑名單”條款
近年來由于各國間經常會出現政治和經濟方面的沖突,歐美國家銀行開出的信用證中會頻繁出現所謂的“黑名單”條款,即對某些國家、公司和個人進行懲罰,禁止或限制付款的條款。
(一)條款舉例
例9.ANY PAYMENT TO THIS LETTER OF CREDIT ARE ADVISED THAT THE U.S. GOVERNMENT HAS IN PLACE SANCTIONS AGAINST CERTAIN COUNTRIES, RELATED ENTITIES AND INDIVIDUALS, CITIBANK, N.A INCLUDING ITS BRANCHES AND, IN CERTAIN CIRCUMSTANCES, ITS SUBSIDIARIES, ARE PROHIBITED FROM EXCHANGE IN TRANSACTIONS WITHIN THE SCOPE OF SUCH SANCTIONS.(譯文:對于該信用證的任何付款,美國花旗銀行,包括它的分行,在某種情況下,包括其分支機構收到通知,禁止對受到美國政府處罰的國家、機構、個人進行支付。)
(二)識別分析
對于敵對的國家,或在政治、經濟上與美國有沖突的國家,美國經常實施經濟制裁措施。例如,2011年以來美國和歐盟因核問題對伊朗實施經濟制裁,包括對伊朗能源和石化機構進行制裁,美國還禁止美國銀行與全世界跟伊朗央行做交易的任何金融機構有金融往來,制裁“便利伊朗與世界金融機構交易”的外國金融機構,“無論這些金融機構設在何地”。此外,美國對伊朗國有的海運公司也進行制裁,對向伊朗石油開采、外運提供便利的第三國企業實施制裁,同時對敢于向伊石油貨輪提供保險的外國公司實施制裁。又如2014年5月以來,美國又因克里米亞問題開始對俄羅斯一些有影響力的人物以及能源、工程和金融服務行業實行制裁。對列入黑名單的個人、公司和機構采取的措施包括凍結在美國的資產、禁運、禁止金融交易等。但是開證行開出信用證時,信用證上不可能具體列出受到制裁的對象的名稱,出于結算安全的考慮,開證行在信用證上作出以上模糊籠統的規定, 目的是明哲保身,開脫責任,將結算的風險轉移給受益人。
(三)風險規避——規避制裁
對于美國和西方國家采取的制裁措施,作為受益人無力改變,建議采取以下措施規避結算風險:一是接單前盡量通過各種渠道了解開證申請人(買方)是否在“黑名單”上榜上有名,是否與受到制裁的對象有關聯,再決定是否接單,把貿易風險降至最低;二是盡量避免使用美元、歐元等硬通貨結匯轉而以人民幣等貨幣結算,因為近年來中國政府已與多國達成貨幣互換協議,逐步擴大人民幣作為國際貿易結算貨幣的范圍;三是信用證結算,出口企業應堅持使用即期信用證結匯,盡量不做遠期信用證,將風險降到最低。
綜上所述,信用證模糊條款盡管內容各異,成因也各不相同,但其共同的特點是開證行在開證時,根據申請人的要求,有意對數量、金額、船期、產地證和議付行等條款不作明確、具體的規定,目的是為開證行和開證申請人(買方)開證后的運作留下回旋的余地,將風險轉嫁給受益人,其實質就是保護開證行和開證申請人的利益。因此,受益人在審證時應仔細分析模糊條款出現的原因,看清其背后的真實目的和要求,要善于規避風險,做到單證一致、單同一致、單據與慣例一致,就能化被動為主動,為順利跟證交單創造條件,從而更好地維護自身利益。
[參考文獻]
[1]屈海英.透析信用證軟條款[J]. 桂林航天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3):39.
[2]余世明.國際商務單證實務[M].暨南大學出版社,2007:23,32,35.
[3]國際商會中國國家委員會.ICC 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UCP600)[M].北京: 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6 : 2.
(責任編輯:喬虹)
中圖分類號:F74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6)03-0036-04
[作者簡介]柳仕超(1964-),男,湖北武漢人,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 國際商務、商務英語;樂麗萍(1975-),女,江西撫州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