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春燕
?
財務報表舞弊的形式及審計策略
文/李春燕
摘要:近年來,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舞弊問題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上市公司的虛假會計報表會傳遞錯誤信息、損害他人利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嚴重危害社會發展與經濟繁榮。鑒于此,本文分析了財務報表舞弊的形式,并提出了幾點財務報表舞弊問題的審計策略,以期能規范企業財務信息披露,維護社會正常經濟秩序。
關鍵詞: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舞弊;審計策略
在當今中國證券化程度大大提高的前提下,財務報表信息是廣大中小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了解上市公司的重要途徑。財務報表舞弊的危害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不利于上司公司自身的長遠發展;二是誤導財務報表信息使用者,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會計師事務所作為獨立于政府和企業之外,具有法定社會職能的第三方,既是企業財務狀況和經濟成果的鑒證者,也是社會經濟活動的監督者。因此,強化會計師事務所的財務報表舞弊審計職能和技巧十分必要。
(一)往來科目舞弊
其他應收款和其他應付款被稱為會計報表中的“垃圾桶”和“聚寶盆”,前者隱瞞潛虧,后者隱瞞利潤。上市公司通過這兩個往來科目舞弊達到隱藏費用、調節成本或者隱藏利潤,偷逃稅款的目的。
(二)存貨舞弊
存貨舞弊常見的手段有操縱流通環節,虛增成本;操縱盤點環節,虛構存貨,隱瞞盤虧事實;故意錯誤地存貨資本化,以達到虛增存貨資產,減少當期費用,最終達到虛增當期利潤的目的。
(三)收入舞弊
上市公司通常采用擴大銷售核算范圍、提前確認收入或記錄有問題的收入和利用財務報表合并技術等手段來達到虛增收入及利潤的目的。
(四)費用舞弊
提前或延后確認費用是上市公司費用舞弊的慣用手段。常見做法有:將本該計入“待攤費用”的支出一次性計入當期損益;一次性大額、全額計提壞賬準備、資產減值準備,來年再采取有關辦法收回,同時沖減上年費用,調劑各年利潤;減少無形資產的攤銷期限,從而增加攤銷費用。
(五)非經營性損益舞弊
上市常常通過債務重組、非貨幣性交易、公允價值確認等手段制造非經營性收益進行利潤操縱,具體舞弊手段有:在債務重組業務中原應計入資本公積的債權人豁免的債務金額直接計入營業外收入;將關聯方之間的非貨幣性交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通過高估或低估相關資產的公允價值來達到調節利潤的目的等等。
(一)采取專門的舞弊分析程序
大量研究認為,舞弊分析程序是十分有效的審計工具,尤其是在檢查財務報表方面其作用更加明顯。財務報表舞弊屬于管理層舞弊,而管理層舞弊具有組織性,由于會計數據之間具有一定的聯系性,因此管理層有能力掩蓋舞弊。但是財務報表舞弊不可能被全部掩蓋,審查人員可以通過分析程序來發現舞弊痕跡。
(二)靈活運用非常規審計程序
常規審計程序不是根據某一審計類型設計的,如果只是按照常規審計程序開展審計工作,往往很難突破舞弊人員預先設置的障礙或防范措施。審計師可以改變常規審計程序,運用非常規審計程序,針對管理層舞弊現象,利用有針對性的審計程序。如可以改變常規實質性程序的內容、時間、范圍等,以獲取可靠的數據信息、擴大樣本規模,從而提高舞弊審計的效果。舞弊風險因子分為個別與一般風險因子兩類。其中,個別風險因子是組織或團體控制范圍之外的因素,如行為人的道德品質和動機等;一般風險因子是行為人進行舞弊的機會、發生的概率以及發現后首發的性質和程度。舞弊發生的條件就是一般風險因子與個別風險因子的結合。因此,審計師審計時還應注意個體方面的行為,不僅要從加強內部控制消除無比機會,還要通過消除動機防范管理舞弊。
(三)強化審計人員的職業懷疑理念
審計師通過質疑的思維方式評價所得證據的有效性就是職業懷疑態度。審計師應保持“管理層中性”的假設,既不能假設管理層誠實,也不能假設管理層不誠實。這一規定為提供了與審計客戶管理層的合作依據。但是,需注意“中性假設”方案的實施也可能造成了大量審計方案的失敗,同時也否定了SAS NO.99對“管理層中性”的否定假設。我國舞弊審計程序在這一方面并沒有明確的規定,因此,在一些高風險的審計領域中,我們可以借鑒SAS NO. 99的做法,重新規定注冊會計師可以實行“有錯推定”的假設。
綜上所述,近年來,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舞弊問題越來越頻繁,上市公司的虛假財務報表不僅會導致公司的最終倒閉,還會嚴重阻礙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通過實施采取專門的舞弊分析程序、靈活運用非常規審計程序和強化審計人員的職業懷疑理念等強化財務報表舞弊審計策略,減少財務舞弊現象,促進上市公司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蘭瀟驍,張心瑜.上市公司財務舞弊及其審計對策研究[J].現代商業,2012(29).
[2]劉素珍,謝雙.上市公司財務表內舞弊及其審計對策——基于證券監督委員會行政處罰公告的分析[J].綠色財會,2012(01).
[3]韋琳,徐立文,劉佳.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的識別——基于三角形理論的實證研究[J].審計研究,2011(02).
[4]王丹.淺論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及其應用[J].經濟師,2010(06).
作者單位:(深圳市財政金融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