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永春
?
營改增對文物科技保護單位影響及對策探析
文/李永春
摘要:營業稅改增值稅,是一項重要的結構性減稅措施,是我國稅收制度的又一重大改革,對于進一步優化稅制結構、提高企業競爭力、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將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本文以文物科技保護單位為例,分析了營改增的影響及對策措施。
關鍵詞:營改增; 文物科技保護; 影響
30多年來,我國先后進行了4次比較大的稅制改革。這次“營改增”的實施,是一項重要的結構性減稅措施,是我國稅收制度的又一次重大改革,是我國完善財稅體制的重要步驟,對于進一步優化稅制結構、提高企業競爭力、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和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必將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現以文物科技保護單位為例,就“營改增”的影響及對策作一簡要分析。
文物科技保護單位,主要從事文物勘察研究、保護規劃編制、保護方案設計等工作,營改增對單位稅負、效益、財務等方面都帶來較大影響。
(一)對稅負方面的影響
2016年5月1日起,文物科技保護單位大多被認定為一般納稅人,文物保護方案費、文物保護規劃費,稅率由營業稅的5%改為增值稅的6%;方案設計費、工程圖設計費、工程設計費,增值稅稅率由小規模納稅人的3%改為6%。從稅率上講,如果沒有進項稅可以抵扣,文物保護方案費、文物保護規劃費,稅負增加了20%,方案設計費、工程圖設計費、工程設計費,稅負增加了100%。
(二)對效益方面的影響
文物科技保護單位的業務成本,主要是人員工資和稅費,在人員工資穩定的情況下,稅費增加,單位盈利水平直接降低。例如,當月文物保護規劃費含稅價100萬元,方案設計費含稅價100萬元,在今年5月份營改增之前,營業稅及附加是5.65萬元,增值稅及附加是3.39萬元,當月流轉稅稅費合計是9.04萬元;今年5月1日之后,同樣的項目收入,如果沒有進項稅額可以抵扣,增值稅及附加是13.56萬元,比營改增之前稅負增加4.52萬元,增加比是50%。
(三)對財務方面的影響
增值稅涉及進項、銷項、抵扣、申報、繳納等環節,每一環節都有時間規定和嚴格要求,會計核算的難度和復雜程度都大于營業稅。
(四)對業務管理方面的影響
營改增,表面是稅目、稅率的變化,其實,更多涉及到單位管理方面的變化,比如,合同簽訂的管理、增值稅發票的管理、資金支付方式的管理等,都要隨著營改增作出相應的調整和加強。
營改增后,從單位領導到全體干部職工,都要積極適應新的形勢對單位業務和管理方面的新要求,從思想觀念、工作方式上作出相應調整,重點應增強四種意識。
(一)增強效益意識
營改增以后,如果沒有足夠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可以抵扣,單位的稅負會相應增加,只有切實增強每位員工的效益意識,堅持以效益為中心,事事處處為單位增效著想用力,才能提高單位的盈利水平,保持單位的持續健康發展。
(二)增強風險意識
按照國家稅務總局2014年第39號公告和國稅發[1993]154號文件要求,對外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原則是“四流合一”,即“合同或協議”、“貨物、勞務及應稅服務流”、“資金流”、“發票流”的同一。在真實交易的基礎上,必須保證相關信息一致,實現“四流合一”。如果做不到這些,就極有可能被認定為虛開增值稅發票。虛開增值稅發票罪,入刑金額低,刑罰期限長,稍不注意就可能帶來法律特別是刑事風險,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三)增強管理意識
營改增以后,很大程度上,是考量一個單位的管理水平,對加強單位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一個從事文物保護工作的單位而言,諸多細節都滲透著管理的機能,唯有加強管理,才能從容面對營改增。
(四)增強溝通意識
營改增后,對單位內部各部室之間、單位與相關施工方之間的溝通聯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互之間需要及時溝通信息,單位內部部室要搞好密切配合,因此增強溝通意識非常重要。
營改增后,既要正視和正確對待對單位可能帶來的影響,更要變改革為機遇,以改革為動力,切實在練內功、強管理上下功夫。
(一)在提高業務水平和工作效率上下功夫
一是要加強對業務對人員的業務培訓,同時建立激勵機制,鼓勵業務人員自覺加強業務知識學習,苦練內功,不斷提高業務能力。二是要加強項目管理,采取定任務、定人員、定工作量、定時限的辦法,促使業務部門提高效率。三是要強化月度績效考核,圍繞提高業務水平和提高效率,在原有考核辦法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考核指標,完善業務考核機制和管理辦法,調動大家練內功、提效率的積極性,促使業務部門提高效率,以此提高單位的經濟效益。
(二)在合同、發票、資金支付等細節管理上下功夫
一是加強合同簽訂管理。增值稅是價外稅,在簽訂合同時,應該明確是含稅價還是不含稅價;明確發票開具類型,是增值稅普通發票還是增值稅專用發票;明確付款時間,加注先付款后開票還是先開票后付款。合同簽署前,由法律顧問審核。要保證合同、物資、資金、發票的相關信息一致,實現“四流合一”,防范涉稅法律風險。二是對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實行審批制管理。首先由經辦人填寫“審批單”,包括發票接收方信息、發票開具內容及金額等,然后由經辦人簽字,呈報領導審簽。財務人員憑已審簽的申請審批單,仔細核對信息,認真開具發票。發票開具后,財
下接(第16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