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立敏 金江哨
?
拆遷安置房項目PPP融資模式的應用探討
文/王立敏金江哨
十八大以后,我國的城鎮化建設工作以“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為指導,進入了高速發展的新時期。隨著城鎮化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拆遷安置房項目的建設工作也在緊鑼密鼓的向前推進。當前公私合營的PPP模式在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中的運用已基本普及,該模式的使用極大的促進了我國社會公共服務事業的發展,給我國拆遷安置房項目的建設工作提供了許多有益的價值參考。本文從PPP模式下建筑企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入手,對建筑企業在進行拆遷安置房項目PPP模式的應用過程中,需要提升的企業能力進行相應了分析與探討,希望能夠給相關的工作人員以參考啟示,推動我國建筑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拆遷安置;房屋項目;PPP模式
(一)PPP模式下建筑企業面臨的機遇
對于建筑企業來說,PPP模式的出現與推行,給企業進一步的轉型發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礎,它推動著建筑企業依照時代的發展、社會的要求,進行企業職能的轉變,讓建筑企業發展從以往只專注于建筑施工的淺層次,轉變為提升企業綜合運營能力的更高階段。在PPP模式下,建筑企業作為重要的社會資本方,國家會通過一定的合作形式,如購買產品、股權合作、特許經營等,授予其對社會公共服務項目進行建設、運營、管理的權利,而在對項目建設進行全過程動態管理的過程中,建筑企業的盈利范圍也會得到相應的拓展,企業的綜合運營能力也會得到極大的鍛煉與提升。
(二)PPP模式下建筑企業面臨的挑戰
在時新的PPP模式下,建筑企業的企業運營方式也從以往單純的承擔建設項目施工的基本運營內容上拓展出了新的投資項目運營內容。綜合的項目營運與單一的項目施工相比其運營難度也在成倍的提升,相應的企業的運營管理壓力也在不斷的增加。同時由于PPP項目的持續時間一般較長,并且大多以社會公共服務項目為主,有較強的社會公益性質,這也對建筑企業在進行融資渠道管理、成本管理控制、后期運營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筑企業亟待進行企業管理工作的調整和企業運營能力的提升。
建筑企業在進行拆遷安置房項目的PPP模式應用時,可以依照PPP模式中政府部門和社會資本的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核心理念,從戰略目標、資本運作、成本管控,這幾個方面來有效提高建筑企業應對PPP模式下拆遷安置房項目建設的能力,保障建筑企業的經濟收益,讓建筑的企業的發展進入良性的運行軌道。
(一)加快戰略目標的調整
建筑企業要依照相應的PPP項目運行機制,進行企業戰略發展目標的調整工作,在對建筑企業的外部市場進行有效細分的基礎上,做好建筑企業綜合運營模式轉型的準備,從整體業務結構、項目管理方式、組織架構體系等多個方面,有計劃、分層次的落實與完善準備階段的工作。建筑企業戰略目標的調整應該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核心競爭力的提升、二、管理體系的加強、三、人才結構的優化。其中人才結構的優化和管理體系的加強是建筑企業核心競爭力得以提升的基礎。具體到拆遷安置房的PPP項目,建筑企業可以通過成立專門的PPP投融資事業部,來進行組織結構的優化,然后以組織結構的優化為契機,進行人才資源的調整,為項目的落實與執行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礎。
(二)增強資本運作的水平
當前PPP模式已經成為了國家首推的社會公共服務項目的建設模式。雖然有國家政策的保駕護航,但是要提高PPP項目的落地效率、實現PPP項目的既定目標,還需要大量項目建設資金的涌入。資金問題是所有PPP項目得以順利進行的基礎,也是建筑企業有能力完成項目建設工作的前提。在PPP模式的發展過程中國家已經認識到項目可融資性的重要性作用。2015年9月,財政部聯合十家企業共同發起設立了PPP項目的融資支持基金,總規模達到了1800 億元,該項基金的出現,極大的促進了我國PPP項目的發展。對于建筑企業來說,一味的等待國家政策的支持,不是長久之計,在進行拆遷安置房的PPP項目建設中,要不斷的提高企業自身的資本運作能力,通過拓寬融資渠道、有效控制成本的方式,為企業構建良好的資本運行網絡,讓建筑企業能夠調動更多的社會資源,以保障拆遷安置房項目的正常運轉。
(三)提升成本管控的能力
對于建筑企業來說,要實現企業資本運行能力的有效提升,不外乎兩條路:一個是向外拓展融資渠道,另一個是對內加強成本管控。在進行拆遷安置房項目PPP模式的成本管控中,因為項目本身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質,其目的是為了給拆遷區的民眾提供良好的住房保障,項目建設和公眾利益之間存在著天然的緊密聯系,因此相對來說該項工程建造的收益也不可能過高。可是逐利是企業經營為主要目的,因此在項目利潤有限的基礎上,建筑企業需要從企業內部管理出發,通過科學合理的成本管理工作,來有效的降低PPP項目建設的成本投入。在直接成本投入的方面,可以通過進行材料供應商的綜合比對,在同等質量的情況下以價格最優為導向,進行材料供應商的選擇,同時在實際的交易過程中,要有意識的讓材料供應商提供相應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以享受更多的稅收優惠;在間接費用方面,建筑企業可以通過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審批報銷制度的完善等,來實現對管理費用的有效控制。
隨著社會公共服務事業的迅猛發展,PPP模式在提升公共服務質量、整合社會資本力量方面的重要性作用得到了越來越多專業人士的認可與推崇,拆遷安置房項目中PPP模式的應用,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對于建筑企業來說,在進行拆遷安置房PPP項目的建造過程中,要切實的從戰略目標、資本運作、成本管理等方面進行企業管理工作的調整,提升企業的綜合運營能力,在保障項目建設質量的基礎上,讓建筑企業的經濟效益得以實現。
[1]姚東旻,李軍林.條件滿足下的效率差異:PPP模式與傳統模式比較[J].改革,2015(02).
[2]袁義淞,李騰.政府風險規避視角下的PPP模式委托代理模型研究[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01).
[3]湯曉宇,金志剛.以區域發展視角引入PPP模式[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5(05).
(作者單位:王立敏 嘉興市秀洲新區開發建設有限公司;金江哨 浙江子城工程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