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優質常規材料9526為母本,宜陵1B為父本雜交,優選后代與宜陵1A回交而育成的早熟中秈型三系不育系巨風2A,具有耐高溫、高異交率、高配合力,所配雜交稻熟色好等優點,應用前景廣泛。2014年8月通過了湖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的現場鑒定,2015年通過了湖北省審定。
關鍵詞:雜交水稻;三系不育系;巨風2A;耐高溫;選育;審定
中圖分類號:S330;S511.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6)02-0290-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02.004
核心種質資源創新一直是水稻品種選育的瓶頸,特別是水稻不育系更是雜交水稻的關鍵[1]。近年來,兩系雜交水稻培育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在品質、耐高溫等方面取得了較大的突破,但困擾兩系制種的風險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的改進[2,3],而三系雜交稻因其遺傳的穩定性不存在這樣的制種風險。宜昌市農業科學研究院一直致力于三系不育系的研究,力圖將優質、耐高溫、配合力、異交性等特性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培育出符合市場需求的三系不育系[4,5]。
1 選育經過
2001年在湖北枝江以優質材料9526和耐高溫保持系宜陵1B為父本雜交(9526從湖北省農業科學院引進;宜陵1A為宜昌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選育,審定編號為鄂審稻014-2003),2001年底在海南陵水種植F1代,2002年在湖北枝江種植F2代,從F2代群體中選擇優良株系,2003年初在海南F3代用宜陵1A為不育系載體回交,經過多代定向回交選擇,2007年海南發現4766號株系株型好、配合力強、品質優異,在2010年定名為巨風2A,到2014年現場鑒定時已經回交到21代。巨風2A細胞質為野敗,屬于早熟中稻型三系不育系。巨風2A在2014年通過了湖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的現場鑒定,2015年通過了湖北省審定,審定編號鄂審稻2015009。
2 主要特征特性
2.1 不育性
現場鑒定結果表明,巨風2A千株群體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99.97%,套袋105株自交不育度99.95%,花藥呈淡黃色水漬狀,以典敗為主,極少量染敗。
2.2 農藝性狀
由2011年巨風2A生育期基本數據(表1)可知,巨風2A主莖總葉片數13~14葉,株高75 cm,株型緊湊,葉色淡綠,劍葉上舉、挺直。分蘗力中等,稃尖、柱頭及葉鞘無色。平均穗長17.4 cm,每穗總粒數120粒左右,包頸率較輕,千粒重28~29 g。
在宜昌5月1日播種,7月18~22日始穗,播始歷期78~82 d;5月28日播種,8月11~13日始穗,播始歷期71~73 d。巨風2A播始歷期比同期播種的巨風A長12 d左右,屬感溫性強的早熟中秈型不育系。
2.3 柱頭活性測定及開花習性
經測定(表2),巨風2A開花10 d后還有0.21%的異交結實率,開花后前3 d異交結實率分別為86.62%、82.56%、71.71%,第4~6天顯著下降,分別為33.86%、25.19%、10.09%,第7~10天分別為8.67%、3.12%、1.45%、0.21%。由此說明,巨風2A開花后一周內尚具有一定的異交結實率,有利于提高繁殖和制種產量。
巨風2A柱頭外露率83.4%,雙邊外露率31.3%,在噴施920情況下外露率可達90.0%以上。夏季9:00左右始花,10:30~11:00進入盛花, 開穎角度25°~30°,花時較集中,多為午前花。巨風2A在湖北枝江繁殖單產3.75 t/hm2左右,制種單產4.50 t/hm2左右。
2.4 耐高溫性
由表3可知,巨風2A耐高溫性能較好,2010~2014年,宜昌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考察了約800個雜交組合的結實率,樣品多為8月上旬抽穗,正值湖北高溫集中期,結實率多在85%左右,部分組合結實率達到95%;而同時測定的天豐A、巨風A用相同父本測定,結實率多在70%~80%,部分組合只有60%。這一現象在2011年夏季高溫下表現特別突出。
2.5 稻米品質
據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分析(2012年8月初親繁成熟樣品,2014年分析),出糙率77%,其整精米率38.7%,堊白粒率35%,堊白度3.2%,直鏈淀粉13.5%,膠稠度80 mm,堿消值級5.5,透明度1級。米粒長寬比3.1。谷粒長9.7 mm,長寬比 3.36。總體品質較優,多數指標達到了國標優質米標準(整精米率較低可能是隔年樣品和施用“920”后的結果)。
2.6 抗病性
2014年經宜昌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在枝江病害接種鑒定表現為感白葉枯病(7級,S);遠安稻瘟病圃自然誘發鑒定為感稻瘟病(7級,S)。說明巨風2A對稻瘟病有一定耐性,這非常有利于所配雜交稻的抗稻瘟病病級達標(表4)。
2.7 配合力表現
2008年開始對巨風2A進行了測配,一般配合力較強。用中稻恢復系所配的雜交組合生育期一般屬于中遲熟中稻,生長勢較強,耐高溫性較強,后期自然落黃、不早衰。
中墾錦繡華農武漢科技有限公司用巨風2A做母本、鄂恢108為父本培育出的巨2優108參加了2013-2014年的湖北省區域試驗。2013年比Q優6號增產4.77%,全生育期133.5 d,與Q優6號相當;2014年比Q優6號增產6.63%,比豐兩優4號增產7.74%,全生育期142.3 d,比豐兩優4號長1.7 d。品質達到國標3級。兩年平均產量9 489.45 kg/hm2,比對照Q優6號增產5.72%,全生育期138.0 d,比對照Q優6號長1.6 d。稻瘟病9級,白葉枯病7級。巨2優108于2014年通過了湖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的現場鑒定,2015年通過湖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宜昌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選育的巨2優454、巨2優450、巨2優585在2015年參加了湖北省及湖南省區試,表現優異。
3 繁殖制種技術要點
3.1 繁殖技術要點
在湖北枝江繁殖,一般4月5日播母本,4月12日和4月16日分期播父本,父本分2期播種,播差期分別為7 d和11 d。母本用種量30.0~37.5 kg/hm2,秧田采用稀播,播種量225~300 kg/hm2。大田父母本行距一般采用2∶10或1∶8。覆膜育秧,秧齡25~30 d,保證帶蘗插秧,每穴插2~3根秧苗,不育系株行距為13 cm×13 cm,父母本間間隔13~15 cm。巨風2A對“920”敏感,花期相遇田塊一般用量為225~270 g/hm2。第一次15~30 g/hm2,抽穗15%~20%時施用;第二次120~150 g/hm2,抽穗40%~50%時施用,對水375 kg/hm2;抽穗80%至齊穗噴1~2次,45~60 g/hm2。每次父母本噴施“920”后,父本再復噴1次,保證父本抽穗較母本高,便于授粉。由于繁殖母本密度高,有可能發生紋枯病,在施“920”時同時施井岡霉素30袋/hm2,預防紋枯病。趕粉一般采用竹竿趕粉或尼龍繩趕粉,結束趕粉后15~18 d收獲。
3.2 制種技術要點
以巨2優585為例,父本宜恢28585在枝江5月9~12日播第一期、間隔10 d播第二期。父本葉齡5.3葉時浸母本,年份時差20~25 d, 8月17~19日始穗。父母本行比2∶16,父本2.67 m開廂,行距40 cm,株距30 cm,每穴插2粒谷苗;母本行距13 cm,株距13 cm,每廂栽16行母本。母本與父本相接的一行間隔父本20 cm栽插母本,每穴插3~4粒谷苗,盡量多插母本。爭取插足180萬/hm2以上基本苗。“920”用量270 g/ hm2,分3~4次施用。
4 小結
經過多年的觀察,巨風2A具有以下優點:①耐高溫性好。所配品種在高溫環境下結實率高,這是品種穩產高產的重要保障。②異交性很好。制種比同期抽穗的巨風A異交率高15%以上,特別是巨風2A柱頭活性好、延續時間長,非常有利于親繁制種。公司在品種推廣中能夠很好地控制生產成本、增加利潤。③熟色好。所配品種不早衰、自然落黃,解決了早期Ⅱ-32、岡46等類型三系雜交稻的熟色問題。而且巨風2A系列品種灌漿充分、容重高,雜交稻千粒重一般能夠達到30 g以上。④外觀品質好。所配品種稻米堊白度低、透明度高,加上千粒重大,稻米商品品質較好。⑤配合力好。所配品種生育期偏向父本,所以在初期可以預測品種的熟期。而巨風2A是早熟中秈類型,只要選擇熟期合適的恢復系,在選育早熟中秈和遲熟晚秈類型雜交稻上有利用前景。巨風2A從2009年開始廣泛測配,從2010年開始提供給湖北省及外省的多家單位進行利用,據初步統計,2015年利用巨風2A所配雜交品種在湖北省及外省參加各級區域試驗的有7個,近年來總參試數量達15個以上,一個品種通過審定,一個即將進入審定程序。
參考文獻:
[1] 梁心群.雜交水稻三系不育系選育的成效與思考[J].農業科技通訊,2014(10):30-33.
[2] 劉 標,滕友仁,徐向陽,等.對發展我市兩系雜交水稻制種產業的思考[J].種子科技,2007(1):18-19.
[3] 徐國華,張生斌,楊化龍,等.兩系雜交稻制種的風險與對策[J].種子科技,2005,23(1):33-35.
[4] 趙開榮,王學安,傅德金,等.優質水稻不育系巨風A[J].作物研究,2007(3):210-212.
[5] 趙開榮,謝 曲,黎純斌.同步選擇法在優質早秈不育系宜陵1A選育中的應用[J].湖北農業科學,1999(3):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