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學合理的生豬養殖模式和生產工藝是有效控制疾病、保護環境、提高生豬健康飼養水平、提高生產效率、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重要保證。對湘西北地區多種生豬養殖模式和生產工藝并存的現狀進行了調研,分析了生豬生產工藝的形式及特點,指出“二點式”生產工藝與適度規模多點分散育肥模式有機結合是適合本地區規模化、集約化養豬,減少環境污染,獲取生豬養殖高產、高效、安全、持續發展的主要生產工藝和養殖模式之一。
關鍵詞:生豬養殖模式;生產工藝;分析探討;湘西北地區
中圖分類號:S81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6)02-0422-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02.039
豬為六畜之首,“豬糧安天下”,養豬業關系到國計民生和社會穩定,在中國多數地區,生豬養殖業仍是農民增收的主要途徑。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生豬產業成為畜牧業經濟的支柱產業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主要農業產業之一,目前生豬產業已進入生產穩定發展、質量穩步提高、綜合生產能力不斷增強的新階段[1]。中國傳統的生豬養殖模式和生產工藝正在發生轉變,向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方向轉化。通過了解湘西北地區地方環境特點和生豬養殖的現狀,結合生產實際情況,探討適合湘西北地區的生豬養殖模式與生產工藝技術,以更好地為地方養豬生產服務,推動地方生豬養殖業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1 生豬生產主要模式與特點
劉德武等[2]對中國的養豬生產模式及現代養豬生產工藝技術研究表明,中國養豬模式有傳統養殖模式、過渡養殖模式、現代養殖模式、生態養殖模式、健康養殖模式等5種。湘西北地區生豬養殖為多種模式并存,主要生產模式包括:①傳統家庭分散飼養。此模式逐年減少,正在向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方向轉型。②“龍頭企業+合作社+養殖戶”模式。如以旺森養殖公司、四通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等農業龍頭企業為代表,成立養殖專業合作社,帶動農戶養豬。③“公司+農戶”模式。如桃源黑豬為湘西北地區優良地方品種,2007年被農業部列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養殖模式采取“公司+農戶”適度規模的綠色、生態養殖模式,利于開發保護這一地方優良豬種。④適度規模的獨立豬場和“豬-沼-茶(果、菜、稻)”生態循環農業模式。該模式以沼氣為紐帶,將種、養業有機聯結起來,如桃源濟慶農牧業發展有限公司和臨澧大唐牧業有限公司等[3]。⑤“生豬養殖+屠宰+肉類食品加工+銷售”一條龍模式。即企業在生豬產業鏈條處于主導地位,對生豬產業鏈條全程控制,企業擁有種豬繁育場、生豬飼養基地、屠宰場、肉品加工廠、專門銷售點(超市和專賣店等)。該模式集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企業通過資本和技術控制,嚴格實施標準化,規模化飼養;生豬產品加工工藝水平高[4],是較先進的生豬現代養殖模式。如以常德惠生肉業公司為代表,公司建有種豬繁育場完成母豬配種受孕及新生乳豬保育程序,將仔豬交予簽約的加盟飼養戶育肥;加盟飼養戶在公司的監察和指導下,將仔豬育肥至100 kg左右后由公司統一回收、屠宰、加工、銷售等。
2 生豬生產工藝與多點分散育肥模式
2.1 生豬生產工藝特點
科學的生豬生產工藝是實現生豬現代養殖模式、生態養殖模式、健康養殖模式等的前提與保證。生豬生產工藝主要分為“一點式”生產工藝、“兩點式”生產工藝和“三點式”生產工藝。各生產工藝多采用配種妊娠、產仔哺乳、仔豬保育、育肥出欄四個階段飼養方式[5]。“一點式”生產工藝是將各階段的豬群飼養在同一地點或同一豬場,豬轉群次數少,飼養管理方便,適合養殖規模不太大的豬場,這是較早的養豬業采取較多的一種方式。“一點式”生產工藝主要不足是不利于疾病控制和疾病傳染鏈的切斷,如規模過大將導致糞污處理量過多、難度加大、環境污染嚴重和疫病暴發風險大等問題,不利于生產規模的再擴大,不利于生豬健康養殖和可持續發展。“兩點式”和“三點式”生產工藝是20世紀90年代發展起來的全新的生產工藝,主要優點是可采取早期斷奶隔離飼養技術,將不同豬群分階段遠距離隔離飼養,可有效地截斷疫病的傳播途徑,提高各個階段豬群的生產性能和豬群健康水平[5],豬場還可有效利用先進的養豬設備和養豬新技術,提高生產效率,降低豬場對污染物的處理壓力,利于環境保護和發展生態健康養殖。
2.2 “兩點式”生產工藝與多點分散育肥結合模式
“兩點式”生產工藝,是分兩個地方建設符合生豬生產流程的規模化養殖場,保證配種、妊娠、保育、生長肥育及銷售的一體化。分別建設種豬繁殖場和保育育肥場,種豬繁殖場主要進行公豬、空懷、妊娠母豬、哺乳母豬、哺乳仔豬的飼養管理;然后將斷奶仔豬轉移到遠離繁殖場的保育育肥場進行保育豬和育肥豬的飼養,育肥達到目標體重時出欄銷售。采用“兩點式”生豬生產工藝,可凈化豬場,減少不同階段豬共患病相互感染及傳播,利于生豬養殖持續健康發展,養殖效果良好。“兩點式”生產工藝見圖1。
單純“兩點式”生產工藝優勢顯著,但也存在兩方面的不足,一是糞尿污水等環境污染物排出量大,處理難度大,環保壓力大;二是種豬繁殖場和保育育肥場都需要較大的土地面積,中國土地資源緊張,而湘西北丘陵山區土地資源更是如此,因此單純的“兩點式”的生產工藝難以得到廣泛推廣[6]。如將“兩點式”生產工藝靈活運用到具體的生產實踐中,應采用與適度規模多點分散育肥模式有機結合的新方式,更有利于生豬產業的發展。新式“兩點式”生產工藝與多點分散育肥模式見圖2。
以惠生肉業公司發展生豬養殖業為例,公司建有種豬繁殖場,飼養種豬、哺乳仔豬和斷奶保育仔豬,育肥場則實行多點分散育肥模式,根據種豬繁殖場出欄仔豬的規模,不斷發展育肥豬養殖加盟戶,育肥豬場選址建在湘西北多個地區,各育肥豬場相距幾千米至幾百千米,養殖規模根據不同育肥點的實際情況及環保要求建設200~500頭的適度規模育肥豬場,育肥加盟戶按公司制定的標準建設豬場欄舍,并依據各地養殖條件農牧結合,采用“養殖-沼氣-種植”模式、生物發酵床處理模式、“水泡糞+固液分離”模式、豬糞發酵后肥田等多種糞污處理方式的生態養殖模式,減少了環保壓力。養殖過程中公司統一提供飼料、獸藥、疫苗,派專業技術人員統一提供技術指導和服務,育肥期滿達到公司要求的出欄體重時統一收購。此模式可不斷擴大公司的養殖規模,有效地控制豬病的發生,降低了傳染病的流行風險,從源頭對產品質量進行了控制。增加了養殖加盟戶的經濟收入,提高了養殖效益。
2.3 “三點式”生產工藝
“三點式”生產工藝,是分三個地方建設生豬養殖場。種豬繁殖場主要提供早期斷奶仔豬;然后將斷奶仔豬轉移到遠離繁殖場生產區的清潔干凈的保育場飼養;保育場在保育過程中保證斷奶仔豬少受病原體的干擾,減少斷奶仔豬疫病的發生,使仔豬健康少病,不僅提高了成活率,而且生長速度較快;育肥場進行商品肉豬育肥至出欄階段的飼養,在遠離保育場的育肥豬場隔離飼養,三階段豬場之間的距離大于5 000 m。“三點式”生產工藝不僅能最大限度地滿足不同階段豬生長發育的飼料營養和環境要求的不同,而且能更有效地控制疫病的傳播。“三點式”生產工藝見圖3。
“三點式”生產工藝在疫病控制和飼養管理上更優于“二點式”生產工藝,但其需要的土地面積更大,投資更多,多數地區推廣“三點式”生產工藝難度較大。可依據地方條件不同將“三點式”生產工藝與適度規模多點分散育肥模式結合,使其更適合中國國情和當前生態健康養殖的發展方向。
3 小結
生豬養殖產業是既消耗資源又污染環境的行業之一,隨著生豬養殖業的發展,養殖規模不能擴大,對環境的污染也越來越大,因此生豬產業向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發展更為迫切。了解本地區的地貌環境及氣候特點,分析地方畜牧業經濟發展特點,政府宏觀正確引導,企業合理投資,采用科學的適合當地的生豬生產工藝,選擇恰當的生豬養殖模式和適度的養殖規模,多點分散,走生態養殖之路,是生豬產業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
參考文獻:
[1] 譚美英,武深樹.從湖南生豬產業發展談現代化養豬新思路新舉措[J].中國豬業,2009(11):23-24.
[2] 劉德武,陳君梅,吳珍芳,等.我國的養豬生產模式及現代養豬生產工藝技術[J].養豬科學,2011(12):28-33.
[3] 李淑紅,朱傳宏,龍 艷,等.以沼氣為紐帶發展循環農業的思考與建議——以湖南常德為例[J].湖北農業科學,2011,50(7):1509-1512.
[4] 張立峰,張越杰.產業鏈組織模式探析——以吉林省生豬產業為例[J].社會科學戰線,2011(8):242-244.
[5] 李文軍,黃若涵.多點式生產工藝在養豬生產中的應用[J].豬業科學,2010(10):104-106.
[6] 孫杰龍,湯海林.“兩點式”生產工藝養豬推廣效果[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2,28(5):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