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與寶能的股權之爭,逐漸在跨年的氣氛中被退下了頭條。前者從最初的被動和恐懼,到如今的氣定神閑,反倒是熬得寶能如熱鍋上的螞蟻。
這一最初無論怎樣看都是一個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戰役,雙方博弈的過程卻有些狗血。我們權且將寶能稱為“野蠻人”,但王石的行為似乎比野蠻更野蠻。
最初,王石以“不歡迎”來“警告”寶能不要覬覦萬科大股東之位之舉宣告無效之后,王石先是將自己在公司的內部講話公之于眾,其中,就充斥了對寶能的批評。后續包括央視在內的各大媒體開挖寶能的“負面新聞”,雖然無法證明是否為萬科推動,但客觀上的確是其一手造成的。在寶萬之爭擺到臺面上之后,寶能僅僅是進行了為數不多的幾次回應,措辭也無非是“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對于萬科和王石的“非議”,一筆帶過。
目前來看,王石似乎已經贏定了。“無限期”的停牌、不太給力的資本市場,加上王石所引導的輿論,即使不采用增發等保留手段,也給了萬科足夠的資本來嚇退寶能。不出意外,寶能定會在適當的時機與萬科和解,從而不致走向雙輸的結局。
但回顧寶萬之爭的前前后后,萬科為了一個所謂崇高的目的,而使用了一個并不值得稱道的手段。以及,王石所透露出的對民營企業(家)的真實看法。
王石不止一次說過,對混合所有制的鐘愛,大部分原因是為了“安全”。這種安全可以理解為包括他作為公司的掌舵者的穩定,和公司在平穩發展上的一貫性上。所以,他對寶能的抵觸遠超外界的想象,即使后者口頭承諾不會變更其掌舵的地位。
作為中國最成功的企業家之一,王石深知如何在中國這片商業的熱土上尋找到適合自己的生存之道的重要性。某種程度上,王石今天面臨的尷尬境地,是他頗為穩健的做事風格使然。
王石在天山峰會上隔空向寶能喊話:“所以民營企業,不管我喜歡你,不喜歡你,(但)你要想成為萬科的第一大股東,我就告訴你,我不歡迎你。”在講話引起爭議后,王石不得不致歉,稱“如果看不起民營企業,那是連自己也看不起了。”
王石所用的邏輯是因為對方是民營企業。而早先公開的他在萬科內部的講話中,他刻意強調的卻是寶能的“商譽”和不太好的做事風格。
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作為企業家,王石一直有一大票的粉絲惟其馬首是瞻,更有眾多的權威人士為其背書。他們最擅長的就是自圓其說。
然而,面對寶能的野蠻“入駐”,王石變得失措和口不擇言,讓他通過慈善和傳道所積累的形象大打折扣。而更深層次的,是那些惟王石馬首是瞻的人們,對民營企業存在意義和未來價值的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