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開了“外掛”一樣,2016年首月,就有十余家互金業宣布與資本市場對接,火速布局。
《中國經濟信息》綜合報道
2016年以來,以螞蟻金服、陸金所、京東金融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巨頭,就相繼對外宣布了完成了或正在進行融資,足見資本市場對于互聯網金融的看好。首先,在1月16日,京東集團對外宣布其旗下的京東金融與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嘉實投資和中國太平領投的投資人完成了增資協議簽署,融資總額為66.5億元人民幣。據悉,此輪融資后京東金融估值將達466.5億元人民幣。京東金融宣布完成融資兩天后,巨頭螞蟻金服也表示正在進行15億元美元以上的B輪融資。
偏愛資本市場
P2P從未停止過對上市公司的偏愛,不管是直接成為,還是間接成為。在國內監管尚未明確的情況下,將目光移向海外資本市場,是部分平臺當下的策略。
繼宜人貸赴美國紐交所敲鐘后,國內的P2P企業似乎又看到了一條融資出路。據報道,繼宜人貸之后,估值近百億美元的P2P平臺陸金所也準備在2016年第二或第三季度上市,預計融資50億美元。國內P2P平臺信而富也計劃在2016年上半年在美國上市,最多融資2億美元。與此同時,P2P平臺新聯在線與新加坡50強的地產企業Kingsland Development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完成了5000萬元的A輪股權融資。
從行業看,海外資本對P2P平臺的布局,此前已有先例。海外知名投資機構如紅杉資本、IDG、銀泰資本等紛紛重拳出擊中國網貸市場,2015年,點融網、積木盒子、有利網等數十家P2P平臺得到了海外資本的投資。其中,去年8月點融網獲得由渣打銀行領投的2.07億美元C輪融資,更創下了國內P2P領域至今最大單筆融資紀錄。
網貸之家專欄作家老拙就表示,不少平臺通過借殼、收購曲線掛牌“新三板”,比如南京軟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前通過對金蛋理財的100%股權收購,成為“新三板”上市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恒富在線以19%的股份戰略引入“新三板”掛牌企業中瀛鑫并獲后者千萬融資。安心貸收購“新三板”上市公司青島嘉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隨后青島嘉華網收購安心貸30%股權。
而對于P2P行業而言,尋找融資的難度卻在不斷增加。
P2P強大的融資需求來自獲客成本的不斷高抬。據匯付天下2015年度《匯付天下P2P網貸行業報告》最新數據,2015年注冊用戶轉化為成功交易用戶的比例較2014年又有下降,最新不足三成,僅為28.9%,用戶轉化率偏低導致了大量P2P網貸平臺獲客成本居高不下。報告指出,2016年P2P網貸的獲客成本預計還會繼續提高,主要原因是網貸行業的整體環境變化,特別在2015年底銀監會關于P2P網貸最新監管細則下發后,新規明確網貸行業定位和業務范圍的同時也明確了12條P2P網貸機構不得從事的業務。這必將更加挑戰P2P網貸平臺產品端整合能力,沒有好產品就難以吸引用戶。而從新聯在線獲得融資用途上看,新聯在線總經理許世明也提到,未來很重要的資金用途在于加強品牌推廣建設,爭取改善流量端現狀。
事實上,不少大中型平臺已經從年初開始就準備登陸資本市場融資。融道網、生菜金融副總經理鄭海陽就表示,目前P2P上新三板并沒有太大阻礙,“掛牌新三板的條件就是平臺要存續兩個會計年度,有固定的辦公場地、主營業務突出;此外要有可持續性,就是營業額要有增長的趨勢”,“特別是沒有盈利要求,所以對于P2P而言是最合適的。”
股價受重挫
雖然P2P公司在資本市場表現不佳,但國內一些老牌P2P平臺仍然開始追逐上市地位。2015年12月18日,宜人貸正式在紐交所掛牌,成為國內海外上市的首家平臺。當時這一事件就像一枚深水炸彈,讓互金行業熱鬧了好些天,也讓整個行業都沾了光。但截至2016年1月18日,剛好是宜人貸上市滿月的日子,人們卻看到了一則 “宜人貸上市滿月股價暴跌25%市值蒸發1.47億美元”的新聞。上市一月內,宜人貸股價最低跌至6.60美元。
眾所周知的是,由于國內經濟下行形勢的惡化、貨幣政策的持續寬松以及股票等高風險投資方式的劇烈波動等原因,優質資產的匱乏成為困擾P2P行業以至全社會的投資理財人士的一個難題。不少實力雄厚的大平臺和部分中等規模的P2P平臺因而將目光投向海外,希望引入海外優質資產以解國內可投資產稀缺的問題。絕大部分打出海外淘金招牌的P2P平臺往往雷聲大雨點小,實際上鮮有海外資產真正提供給國內的P2P用戶。
意圖引入海外資產端的P2P平臺比較知名的是陸金所、宜信和積木盒子,然而這三大平臺對于海外資產配置的雄心最終與實際落實沒能匹配,真正做到的少之又少。從這些平臺提供的活期、固收、基金、股票、私募等產品形態上看,涉及海外資產的產品品種很難見得到,積木盒子推出的美股交易是僅有的海外產品之一。進行海外資產配置受制于很多因素,首先海外市場與國內市場在稅收、法律等方面差異較大,這就造成投資人的交易成本較高;其次,國外資產品種多樣、風險各異,在挑選合適的可投資產上需要花費相當大的功夫來進行甄別和篩選,一般人和中小機構在專業性上遠遠達不到要求;最后,更大的障礙是國內的政策制約。眾易貸CEO韓明遼指出,目前國內外匯管制政策限制了國內外的資金流動,尤其是在現如今政府面臨巨大資本外流的背景下,連通海外市場并不順利。而且,目前的P2P監管政策直接打破了不少P2P平臺資管化、投行化的美夢,“P2P監管意見稿對網貸行業的業務范圍采取了負面清單的限制,當前許多平臺推出的銀行理財、券商資管、股票、基金、保險或信托產品均在禁止性業務范圍之內,監管層為了讓P2P回歸信息中介迫使不少大平臺收縮業務”韓明遼說,監管禁令徹底切斷了P2P平臺往信用中介發展的道路。
隨著經濟環境的改善和信用基礎設施的健全,加上國內的網貸市場尚存的巨大的挖掘空間,國內緊張的資產供給狀況有望得到改善。至于海外市場的開拓,尚需要國家的政策支持和P2P行業在監管框架內的金融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