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亭笑
摘要:自20世紀中葉西洋樂器傳入中國以來對我國的音樂教學造成的沖擊相當大。而中小學生的器樂教學是首當其沖,重中之重。進入到21世紀以來,隨著我國音樂教育機制的進一步改革,中小學中的器樂教學逐漸普及并被教育部正式列入九年義務教育教學大綱,作為中小學音樂教育的重要內容。音樂作為一門聽覺藝術,當然更注重聽覺,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器樂的音樂更加符合音樂藝術的情感體驗。在器樂的學習過程中能夠充分調動起學生身體各個器官的協調性,器樂的訓練更加容易提升中學生的音樂素養,學生學習接受音樂更加高效。器樂教學有著相當大的優勢,能夠快速系統地整體提升中小學生的音樂素質。陶冶中小學生的審美情趣。本文重點解讀中小學器樂教學中的樂器選擇、教學方法問題。
關鍵詞:音樂教育 樂器選擇 樂器演奏
目前,適用于中小學器樂教學的樂器主要有西洋樂器、簡易的民族樂器和簡單的打擊樂器,所以選對樂器是非常重要的,選擇樂器應從音色、音準、難易程度方面考慮,對于對音準等方面沒有要求的打擊樂器,我們鼓勵師生自制簡易的打擊樂器,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動手能力。教師應根據所教中小學生的年齡層次和學生的喜好方向并結合大綱中器樂教學的內容要求,以及學校能提供的場所設施、學生家庭經濟條件等選擇教學的樂器。教師需要正確的教學方法可以促進器樂教學的進程,縮短實際教學目的的實現過程。結合當今的器樂教學現狀筆者總結提出以下幾種器樂教學的方法,以供廣大器樂教學工作者參考學習。
一、教師講解示范法
這種方法在器樂教學中是最傳統基本的方法之一,具體實施起來需要老師統籌樂曲,向學生解析樂曲的重點、難點和基本演奏方法,教師本人要科學而規范地為學生師范演奏曲目,給學生以立體生動的親身體驗,結合兩個方面的言傳身授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優勢在于既能形象的現場示范,又能當面講授,讓學生既能領悟樂曲的演奏要領,也能及時糾正錯誤,提升學習的效率,這種的器樂教學方法主要適用于各種古典樂器的教學,因為古典樂器有常備的曲目素材庫,方便教師的備課和學生的系統學習。
二、興趣教學法
興趣教學法指的是以一種寓教于樂的方式將所需教授的知識、思想與趣味性融合為一體。在陪伴同學們吹吹打打、玩玩唱唱的興趣游戲中獲得收益,根據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少年兒童學習和認識未知事物的最初始的原因就是興趣,少年兒童學習知識的層次是從開始的興趣進化為樂趣最后變為志趣層次,興趣是學童對音樂學習產生的最直接、最原始的萌芽。興趣就像扎根在兒童心中的一枚種子,在接觸到某些樂器的獨特造型和優美的音色時,會產生強烈的好奇心,但是這種好奇心是不穩定的很容易就會轉移和消失,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或家長來幫助學生加深和鞏固興趣的印象,使學生的興趣長久的保存下來,他們在興趣的初級階段會對外界事物的內在本質產生探索的欲望,興趣的產生和保持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需要教師和家長掌握中小學生學習的心理規律采取適當的引導方式,進而選擇學習某些樂器。在樂器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和家長有意識的引導會使學生由最初始的興趣階段進入到中層次的樂趣階段,到了這個學習階段以后學生會喜歡學習的過程,將學習的過程當做是樂在其中,在這個階段往往不需要教師和家長的過多督促和監督,學生會自主的去學習。最后一個階段是志趣,當學生順利進入到這一層次便意味著學生已經成長到自己有思想、有主見的階段,他們會有自己對學習的想法,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這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完全自主選擇的學習,這種教學方法適用于年齡較小的學生學習使用,因為小的學生才更容易產生興趣并易于在趣味游戲中接收到知識,而這一方法的重點和難點就是在第一階段如何將學生的興趣長久保鮮的延續下來并持續到后面的兩個階段。
三、器樂綜合教學法
器樂綜合教學法就是將每種不同的器樂教學手段與各種訓練方法有效地結合起來,這種方法能最快速而有效的提升中小學生的獨奏能力與合作能力,因此這種方法又被稱之為器樂合奏綜合教學法,這種方法的具體實施步驟為:1.教師先為每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樂器并運用各個樂器自己的訓練系統進行訓練,這個過程要持續到學生對該樂器的掌握達到很好的深度,2.當每個樂器的學生各自的專精樂器已經掌握一定深度,再將不同的樂器學生集中起來進行合奏練習,讓學生體會到獨奏與合奏的不同之處與相似之處,提高他們的縱向學習思維和與他人的團隊合作精神。3.這種方法的實現需要學生積極配合扎實自己的專項樂器,需要自己反復練習鞏固和提高自己的演奏水準,這種方法適用于高年級并有樂器基礎的學生。音樂教師通過大量的音樂演奏活動,讓中小學生掌握樂器演奏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其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思想品德與高尚的情操。
音樂教師想要融會貫通這些分類的器樂教學法,首先必須扎實和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教師熟悉自己所教樂器,掌握器樂演奏的技巧,才能為學生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規劃出教學日程。其次,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精研教材,良好的課前準備才能讓教學活動有條不紊的展開,備課是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備課的好壞直接決定一節課的成敗,因此課前的準備是非常重要的。最后,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對學生學習樂器的現狀有一定了解,只有詳細了解學生的各自水平與天賦才能制定出針對性的教學策略,才能稱之為因材施教。現今,中國教育依然處在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型的過程中,在實施的過程中依然有許多不足和問題,本文的寫作以期能對素質教育有些許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