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婷茜 邱松



摘要:色彩是塑造個人形象的重要載體和平臺,也是人們追求個性化、差異化生活需求的具體體現。本文以“森女”這一特殊人群為例,通過對其精神追求(價值觀)的定位,依據其生活背景進行色彩的研究和提取,并創建出一套適合于個人形象研究的“色彩庫”,進而為相應的個人形象產品設計服務,最終形成以探索個人形象產品為目的的色彩設計方法。
關鍵詞:色彩設計 個人形象產品 森女 精神追求 生活背景
引言
個人色彩理論最初于上世紀80年代從美國引進。時至今日,通過色彩進行形象塑造的方法已被廣泛接受,從各界名人到普通大眾,都開始利用色彩來改變自身形象。隨著科技與文化的快速發展,人們的個性化需求日漸突出,個性化產品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個人色彩體系也因此不斷得到完善。將來,對于個人色彩體系的研究不僅依賴于個人的外形特征、職業習慣和生活類型,更需要與人物性格、價值觀以及精神訴求相配合。
色彩具有獨特的溝通功能,它能夠在第一時間傳達出個人的形象信息,同時影響信息接收者的心理感受。通過研究色彩設計、個人形象產品設計,以及二者之間的關系,創建出一套專屬于特定人群或個人的色彩規范及其應用方式,是本文進行個人形象色彩研究的整體思路。并期望能對以后的個人形象塑造、個人色彩規范等相關研究提供借鑒和幫助。
一、色彩與個人形象產品設計的關系研究
1、形象設計與個人形象產品設計
形象設計,是綜合人的內在形象和外在形象所進行的藝術塑造。外在形象包括人的自然體型、相貌膚色等等;內在形象包括道德情操、文化修養、理想追求等等。個人形象設計的目的就是通過外在的形象設計表現出個人豐富的內在形象,在人際交往中達到引人注目的效果,給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形象設計是基于日益完善的時尚產業鏈和時尚產業應用技術而不斷發展起來的藝術門類,它所涵蓋的專業方向主要偏向于服裝設計、化妝美容以及視覺營銷等學科,屬于視覺傳達設計的范疇(圖1)。而工業設計領域、尤其是產品設計方向的專業人士很少關注與個人形象有關的設計,即與塑造個人形象相關的產品設計和研究很少。事實上,人們隨身攜帶的工業產品,例如手機、眼鏡、手表、水杯、背包等等,它們同樣可以通過品牌、造型以及色彩等因素,削弱整體形象或者為形象增色。在本文中,將這類影響個人形象的隨身用品統稱為個人形象產品。
2、色彩與個人形象設計的關系
由于服飾和隨身用品在個人形象的展示中起到主要的作用,而色彩又是這類產品設計的重要因素,因此色彩是個人形象的載體,是塑造個人形象的平臺,同時也是人們對個性化生活的追求以及需求差異的體現。
從個人形象的各個要素出發均可以發現色彩的重要性。
(1)不同膚色:美國的卡洛爾 杰克遜女士發明了“四季色彩論”,這個理論把人的膚色按照四季來區分,春季型和秋季型膚質的人膚色偏暖,春季型搭配輕快的暖色會更加活潑靚麗,秋季型則需要沉穩的暖色來彰顯成熟華貴;夏季型和冬季型膚質的膚色偏冷,前者用相鄰的冷色調可以提升素雅的氣質,后者用純正飽和的冷色調能強化干練成熟的形象。
(2)不同性格:不同的人物性格與色彩的冷暖、明度密切相關。充滿熱情、鮮明、活潑性格的人與生動鮮明的暖色系相諧調;與冷色系的色彩相諧調的人則大多具有文靜、內斂、嚴謹、傳統等性格心理特征。
(3)不同職業:較嚴謹型的職業在職業裝上需要有特定象征性的或是沉穩的用色,而較開放型的職業就可以根據個人喜好用色。比如醫生穿白大褂以示嚴謹,而設計師的服裝應鮮艷多變,使其顯得有活力和創意。
(4)不同精神追求:文藝、小清新的風格近年尤為流行,這類人群的著裝色彩從自然中提取,柔和樸素,多為白色、深紅、藏藍、墨綠等純度較低的色彩,一般為大面積的單色,配色對比鮮明,表達了他們對自然的崇尚,以及對簡單生活的追求(圖2)。
從各界名人到普通大眾,都試圖通過色彩彰顯形象個性。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的風格標簽是藍色,藍色冷靜理性,同時也不失活力,而且是保守黨的代表色,為撒切爾夫人塑造出了優雅而穩重的形象,也傳達了她剛柔并濟的個性特征。(圖3)
總統競選的候選者們大多身著深藏青色正裝,系紅色領帶,因為紅色可以彰顯強烈的意志,深藏青色則給人誠實可信的感受。(圖4)
成龍的著裝用色多為柔和的暖色系,如米色、灰色,為他塑造了簡約大氣的個人風格,符合他隨和熱情的公眾形象。(圖5)
在產品的色彩設計中,根據整體形象進行配色的案例也有很多。粉嫩色系的手機殼可以強調可愛年輕的人物形象,材質精美、與服裝色彩相符的手表能夠襯托人物的著裝風格,淺藍色的眼鏡可以突顯皮膚的白嫩(圖6)。由于產品的色彩規劃需要遵循功能性、環境性、流行性、象征性和工藝性等原則,因此與個人形象設計相配合的產品,能夠通過色彩實現個人的物質需求和精神訴求。
因此,色彩對個人形象塑造具有重要作用,反之,如果從個人形象出發,結合合理的配色方法,可以創造出一套全新的色彩關系。
二、個人形象產品色彩庫的研究與創建
1、色彩的種類提煉和命名規律研究
在色彩學中,色彩首先可以分為彩色系和非彩色系,分類依據是對可見光譜中各波長的反射選擇性。其次根據色彩基本原理,色彩可以按照色相、明度、飽和度三種方式進行分類。
在《色彩設計》一書中,將色彩分成了基礎色、自然色、生活色、心理色和成長色五大類,分類依據是色彩的基本功能和應用特色。每種色彩均提煉自生活中的實物以及相關的聯想。
而在《分類配色色譜》中,同樣依據濃度數值的變化,色彩被分為原色、補色、淡粉色、明亮色、暗淺色、鮮艷色、濃烈色、深重色、黑仄色九種,每種色系中有不同的色彩名詞,例如明亮色中有蛋黃色和秋香綠色,暗淺色中有豆沙色和銹紅色。命名方式豐富,沒有特定規律。
在《設計色彩》中,色彩的分類依據有自然事物、民族地域和生理感受(味覺、嗅覺、聽覺、幻覺)。目前個人色彩主要以四季色彩理論法進行分類。
在中國傳統色彩中,根據陰陽五行論劃分五色,五色之下有豐富的色譜系列。而傳統色彩的命名,從單字名的偏旁,到雙字名的構成,主要發展于中國的文學作品和國畫藝術。日本的色彩命名則主要源于自然,如以花命名的桉色、牡丹色、紫苑色,以草木命名的萌黃、木賊色、海松色,以及以動物命名的雀色、羽色等等,這些名詞新穎豐富、唯美動人。如果說顏色關系到一個產品銷售的成敗,那么名稱就關系到顏色使用的成敗。油漆制造商本杰明
穆爾將其象牙色油漆更名為“古董絲綢”色,兩年內該油漆銷售量就從第二十位勁升到第六位。而從“京仄”、“閱兵藍”、“蒂芙尼藍”等色彩新詞可以發現,關注社會現象、重大事件以及經典品牌同樣可以為色彩賦予全新的內涵。通過文獻的研究可以發現,色彩種類劃分的主要依據分別有四季自然、社會生活、地域風俗、文化藝術、心理感受、生理感受以及人物屬性。而色彩的名稱則主要以形容詞+自然事物/生活現象+基礎色構成。
2、個人形象產品色彩庫的創建
在個人形象的色彩設計中需要了解的個人背景包括:基本性格、文化背景、工作現況、生活方式、日常愛好以及整體的外在形象。因而個人形象色彩的分類依據包括外形、性格、喜好、職業、物質需求、精神追求等等,本文主要側重于依據精神追求來進行色彩庫的創建。
事實上,人的精神追求仍然外化于其生活方式,同時性格喜好上也會有所反映。選定某一特定人群或個人,分析他們居住的環境、使用的物品、特殊的愛好等等,找到相應的圖片,從中提取色彩,結合這類人的性格氣質,調節色彩的明度和純度,設計一套全新的色彩名詞,從而創建出一個專屬的個人形象色彩庫。
以“森女”為例,“森女”一詞源自日本,這類人群崇尚簡單,追求自然舒適的生活。森女注重內心需求的本我,與高壓的現代社會之間的抗衡。搜集森女的生活背景圖片,將每張圖片的主色提取出來,由于森女以13歲到20歲的年輕女孩為主,因此應適當增加色調的明度。然后根據情景特征命名,名稱構成為形容詞+情景特征(+基礎色),形容詞選用濃淡、溫涼、薄厚、古舊等偏書面化的字,情景選取生活實物,基礎色中的綠色從淺到深以葉、草、林、森分別命名。以下是三個色彩系列:
森女的個人形象色彩庫中,每一種色彩內涵都能夠滿足森女的精神追求。色彩的提取選取了最直接的方式,命名也以森女的生活實物為素材,達到了直觀感性的效果,同時不乏自然文雅的氣質。
三、個人形象產品色彩庫的應用研究
1、與個人形象相配合的產品色彩應用原則
產品的色彩設計既要考慮到時尚性又要符合產品的特性、功能與使用環境,成功的色彩設計應把色彩的審美性與產品的實用性緊密結合起來,取得高度統一的效果。
(1)色彩開發基本原則:如果產品選用一種以上的色彩,那么首先在決定主色時,要注意增大同色系的亮度差。其次,考慮配色的位置和面積比。從總體比例來說基調色約占70%、輔助色約占25%、強調色約占5%按這種比例搭配出的效果最好。
(2)產品特性與功能:產品的材質、體量、用途等要素由使用對象而定,產品色彩要配合使用需求。
(3)產品的使用背景:產品色彩的使用在與整體形象相配合時可以依據點、線、面的法則。
2、個人形象產品色彩庫的應用
延續上述案例,以森女為素材創建了個人形象色彩庫之后,將這套色彩應用到森女使用的產品之中,研究具有特定形象意義的色彩對于打造個人形象的作用及效果。
選取遮陽傘、眼鏡框、隨身杯三種常用隨身物品為應用實例。
3、個人形象產品色彩設計的研究方法拓展
(1)魚骨圖分析法:魚骨分析法是一種發現問題“根本原因”的分析方法。選用對策型魚骨分析“如何設計森女的個人形象產品色彩?”,發現解決問題的根本切入點。
(2)隱喻誘因技術法:通過對森女相關產品的整理,融合圖片語言與文字語言,聯接出森女的構念,描繪出心智地圖,找到更豐富的需求層次。
通過以上對用戶研究和設計研究方法的借用,能夠探索出更具科學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色彩研究方法。
四、結論
色彩對個人形象的塑造和傳達有重要作用,依據個人形象背景進行色彩提取,可以創造出一套個人形象色彩庫,在塑造個人形象時,直接選取相應色彩庫的色彩,方便快捷。森女是當代比較流行的小眾族群,形象特征鮮明,色彩提取相對容易,適合色彩庫的創建研究。在用色彩來傳達精神追求的探索中,以實際場景為素材,命名也由生活實物構成,最后的效果直觀而感性,能夠最直接的刺激受眾的感官,達到了色彩的溝通目的。這種方法作為色彩庫的創建規律,可以作為今后色彩設計研究的參考模型。當然,本文在對色彩的研究中也有很多不足,如產品的色彩設計部分分析的不夠深入,最后在產品色彩的應用部分也比較淺顯,在與服飾色彩的配合上沒有做深入探討,這是今后的色彩研究中應該加強的工作。色彩是設計學科中將理性和感性研究結合的十分緊密的一個領域,非常需要對生活素材的觀察、搜集和分析,大量的實踐和思考是學好這門學科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