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患者單藥順鉑同步放化療臨床研究*
張倬彬,羅彪,姜秋蘭,侯雙雁,廖曉寧
(右江民族醫學院附屬醫院,廣西百色533000)
摘要:目的:探討單藥順鉑同步放化療在鼻咽癌患者中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選取2010年2月至2012年3月接受治療的51例患者相關資料進行分析,將患者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組采用單藥順鉑聯合放化療治療,對照組采用常規放射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治療組治療后HAMD評分為(7.2±3.5)分,低于對照組(12.2±2.3)分(P<0.05);治療組治療后Fugl-Meye評分為(40.2±40.5)分、MBI評分為(65.5±7.4)分,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57.7%治療效果理想,高于對照組(36%)(P<0.05);治療組8例出現口腔黏膜炎,占30.8%,低于對照組(60%)(P<0.05);治療組8例白細胞減少,占30.8%,低于對照組(60%)(P<0.05);治療組7例出現皮膚反應,占28%,低于對照組(52%)(P<0.05)。結論:鼻咽癌發病率較高,臨床上采用單藥順鉑同步放化療治療近期療效理想,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鼻咽癌;順鉑同步放化療;臨床研究
文章編號:1006-6233(2015)10-1633-04
基金項目:*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計劃基金,(編號:廣科攻136919)
文獻標識碼:B
鼻咽癌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疾病,這種疾病產生的因素比較多,而且發病的因素復雜多變,患者在患有鼻咽癌時會出現流鼻血、耳鳴、聽力下降、頭痛等癥狀,使患者痛苦不堪。最近幾年,順鉑同步放化療被廣泛地應用于鼻咽癌的治療中,并取得理想效果。為了探討單藥同步放化療在鼻咽癌患者中的臨床治療效果。選取2010年2月到2012年3月接受治療的51例患者相關資料進行分析,分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0年2月至2012年3月治療的51例鼻咽癌患者進行臨床分析,將患者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組有患者26例,其中男22例,女4例,患者年齡為(33~65)歲,平均年齡為(53.7±9.8)歲,其中19例Ⅲ期,7例Ⅳa期;對照組有25例,其中男14例,女11例,患者年齡為(40~66)歲,平均年齡為(56.7±0.8)歲,其中16例Ⅲ期,9例Ⅳa期。兩組在治療方案、護理方法等完全知情,患者年齡、分期等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在同步放化療之前,對患者身體各項指標進行評估,在PDD化療開始的第1天,就要對患者實施同步放療,采用的順鉑(費森尤斯卡比(武漢)醫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4945)劑量為30mg/m2,每一周一次的靜脈滴注方式,持續使用7次。其中鼻咽部病灶及陽性的淋巴結兩處施用的放療總量是70GY,頸部預防性放射治療分配的放療量是50Gy,每周5次,每一次的放療量大小為2Gy。每一周在放療后針對性的進行血常規檢查,對其中口腔粘膜、白細胞、血小板、腎功能、肝臟功能等進行計數統計。必要時對患者采取止吐、鎮定、預防感染方面的措施。對于消化道劇烈反應患者采用鹽酸格拉司瓊(北京四環科寶制藥有限公司,北京四環科寶制藥有限公司)止吐,對于白細胞或血小板低于正常水平者且不良反應嚴重者將停止用藥。
1.3療效標準: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腫瘤治療評價相關標準,分為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穩定、和無效四個級別,完全緩解(CR)指的是患者癥狀消失,身體的各項機能恢復正常;部分緩解(PR)指的是患者癥狀得到緩解,病情比剛住院的時候有好轉;穩定(SD)指的是患者癥狀局部消失,患者能夠進行自主地活動;無效(PD)指的是患者病情沒有出現好轉甚至出現了死亡。
1.4統計學分析:所有數據同規格采用SPSS10.0軟件處理,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具有差異統計(P<0.05)。
2結果
2.1兩組治療前后相關指標評分比較:本次研究中,兩組患者治療前HAMD評分、Fugl-Meye評分、MBI評分等差異不顯著(P>0.05);治療組治療后HAMD評分為(7.2±3.5)分,低于對照組(12.2±2.3)分(P<0.05);治療組治療后Fugl-Meye評分為(40.2±40.5)分、MBI評分為(65.5±7.4)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者患者治療前后各指標評分對比
2.2兩組療效對比:本次研究中,治療組57.7%治療效果理想,高于對照組(36%)(P<0.05),見表2。
2.3兩組不良反應比較:本次研究中,治療組8例出現口腔黏膜炎,占30.8%,低于對照組(60%)(P<0.05);治療組8例白細胞減少,占30.8%,低于對照組(60%)(P<0.05);治療組7例出現皮膚反應,占28%,低于對照組(52%)(P<0.05),見表3。

表2 兩組患者療效對比

表3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3討論
鼻咽癌是一種比較普遍的惡性腫瘤,其發病的原因受到內部和外部環境的影響,發病的原因比較多變,在我國不同的地區發病的原因也是不同的。根據研究統計[1~3],在我國南方地區發現鼻咽癌患者較多。除了我國之外,地中海地區與北非鼻咽癌發病率也比較高。鼻咽癌患者主要病理類型為:低分化的鱗狀細胞癌,且多數患者容易發生頸部轉移,低分化的鼻咽癌對臨床的放化療治療非常敏感。目前,治療鼻咽癌主要采用的放射療法,常規的治療方法能夠起到病情緩解的效果[4],但是不能治本,而且會產生副作用,不利于患者的身體健康。所以,探討治療鼻咽癌的有效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最近這幾年,同步化療的治療方法普遍應用在鼻咽癌的治療中,而且效果還比較顯著,在我院的此次研究中,治療組的治療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這個結果能夠與其他的研究結果呈現一致。這種治療方法與其他的治療方法相比具有自身的優點,其具體如下:①化療藥物能夠直達病灶,可以直接作用于腫瘤干細胞,從而能夠起到滅瘤作用;②化療藥物能夠讓腫瘤同步化,從而增加放療的敏感性[5];③化療藥物能夠有效地干擾腫瘤細胞受到輻射后損傷的修復作用;④化療藥物能夠有效地防止腫瘤向遠處轉移。本次研究中,治療組治療后HAMD評分為(7.2±3.5)分,低于對照組(12.2±2.3)分(P<0.05);治療組治療后Fugl-Meye評分為(40.2±40.5)分、MBI評分為(65.5±7.4)分,高于對照組(P<0.05),此次研究結果與其他相關文獻的數據顯示相似。
順鉑是臨床上使用較多的一線化療藥物,使用順鉑治療為基礎,進行同步放化療能夠有效緩解轉移,使得患者的無病生存時間延長。從上面的臨床研究分析中能夠了解到,依賴順鉑治療,還是有一定的副作用[6],但是由于鼻咽癌對單藥順鉑同步放化療敏感度高,起到的局控緩解作用明顯。因此,臨床上建議鼻咽癌患者治療時可以推行順鉑單藥同步放化療方案。有學者研究發現在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療中兩種不同方案-順鉑單藥與順鉑加氟脲嘧啶聯合的療效相近似,局部有效率相近,而順鉑單藥在發生惡心、嘔吐于口腔黏膜等發生不良反應方面的概率較低。本次研究中,治療組8例出現口腔黏膜炎,占30.8%,低于對照組(60%)(P<0.05);治療組8例白細胞減少,占30.8%,低于對照組(60%)(P<0.05);治療組7例出現皮膚反應,占28%,低于對照組(52%)(P<0.05),這個結果和相關研究結果類似。
參考資料:
[1]付杰,胡超蘇.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期放化療及輔助化療的臨床研究[J].中國癌癥雜志,2010,20(5):369~373.
[2]孫志華,鄭紅敏,張凌云.單藥順鉑在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療中的臨床應用分析[J].現代腫瘤醫學,2012,33(24):3809~3811.
[3]李泳梅,張濤,白麗娟,等.同步放化療順鉑單藥與聯合方案治療局部晚期算咽癌的療效觀察[J].寧夏醫學雜志,2012,34(10):1013~1014.
[4]周利勝.西妥昔單抗聯合放化療治療63例進展期鼻咽癌的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3,8(31):1112~1113.
[5]覃玉桃,王仁生,馬姍姍,等.腫節風結合PF方案治療鼻咽癌的臨床療效觀察[J].廣西醫學,2013,35(10):1317~1318.
[6]郭亮,張平,匡嘉麗,等.鼻咽癌放療后鼻竇炎的臨床干預方法及效果[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3,12(16):1307~1308.